婵娟在明月几时有的诗歌中什么意思

婵娟在明月几时有的诗歌中的意思: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 大醉,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是什么意思婵娟是中国神话中嫦娥的另外一个称谓 , 通常代指“月亮”或者“月光”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流传千古的名句 , 此处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 , 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在这首词的序中,就明确表达了苏轼的初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初衷是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不过后来 , 引用的人越来越多,词的寓意也就越来越广,扩大到情侣、朋友之间了!
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义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的希冀和渴盼 。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婵娟:美人;这里指月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  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
上片写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 , 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
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 , 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 。
【婵娟在明月几时有的诗歌中什么意思】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 , 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 。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 。
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 , 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 , 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 。
所以“大醉”遣怀 , 表现出世与入世 , 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 。
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
此首中秋词 。
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 。
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 。
胡仲任谓中秋词 , 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 。
起句,破空而来 , 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 。
“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 , 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 。
“我欲”三句 , 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 。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 。
“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 , 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 。
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 。
换头 , 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 。
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 。
“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 。
“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 。
“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 , 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 。
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 , 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 , 自现孤高 。
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 , 自具雅量高致 。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
“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 , “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 。
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 , 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 , 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 , 化景为情 。
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 。
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 。
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 。
“不应”二句 , 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 , 问月,实为怀人 。
用“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 。
这种演绎自然物理 , 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 。
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 , 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 。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
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 , 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 , 无须伤感 。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 。
人生不求长聚 , 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 , 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 , 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
月亮在古诗中的含义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夜光、素娥、冰轮、桂魄、顾兔、玉桂、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
一般说来 ,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的希冀和渴盼 。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古诗词的研究报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怎么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
全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两句是说:“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 。
”其他的意思是: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 , 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
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 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被广为流传 。
现在人们常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
古诗词秋的寓意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 其一: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仙鹤飞在云上,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其二: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 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 , 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 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 , 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 , 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 , 这种自信 , 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的上两句是什么出自哪首古诗,意思是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注释:人固然有悲欢离合 , 月也有阴晴圆缺 。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
既然如此 ,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出自 宋代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古诗 竹 的诗句意思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
意思是:心中不能常记着功劳与过失,要平静对待,要学高山上的松柏那样,挺立在霜雪严寒之中, 过曰子要安于宁静, 对名利要看得淡泊如水,一生一世应该象竹那样,虚怀若谷," 临风亲近快弯腰 ,  亮节时分频点头". 竹子挺拔清季、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 ,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
叶剑英有诗云: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
钱樟明 也写到"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
依旧四季翠绿 , 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
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亦空心."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 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 , 更以文静、高雅、清峻不阿、虚怀若谷、 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 , 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
她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 , 竹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最优雅的品位,成了一种为人崇尚的精神 。
急求寓意美好的诗词[编辑本段]古诗十九首全文和译文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
思君令人老 , 岁月忽已晚 。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 , 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 , 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歌舞女(*汉时倡家女和后世所谓青楼女子是不一样的),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 , 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 , 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麽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 , 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麽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 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 , 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麽不想办法捷足先登 , 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 , 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西北有高楼》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 , 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 , 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声音响亮极其悲壮 , 谁能弹此曲 ,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 , 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 , 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 , 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译文】 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 , 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 , 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 , 朦胧的草叶上 , 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呵! 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在平步青云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