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的释意是什么

诗意:
许多鸟高高地飞得没有踪影,天上孤单的白云也独自悠闲自在地飘去 。诗人和敬亭山互相不满足地看着,只有高大的敬亭山能理解他此时的寂寞 。
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简介: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
赏析: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 , 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 , 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 , 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 , 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 , 直至看不见 。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 。后句“云”为中心词 , 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 。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 。其实 , 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 。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 , 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 , 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 , 脉脉含情 。实际上 , 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 , 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 。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 , 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
解释《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3首古诗词的意思《独坐敬亭山》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
《望洞庭》洞庭湖的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湖面平静好像铜镜没有打磨 。
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似白银盘中托着一青螺 。
《忆江南》1、唐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2、刘禹锡作品春去也 , 多谢洛城人 。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
独坐亦含颦 。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 。
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
3、温庭筠作品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肠断白苹洲 。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
4、李煜作品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昨天晚上的那个梦勾起我多少亡国之恨?。∥颐渭撕凸コ鲇紊显肥币谎娜饶殖∶?。
车如流水,络绎不绝;马似游龙,奔腾跳跃 。
月光明媚,春风拂面,花儿正红 。
急?。。。≡谙叩日憬∮镂氖樗哪昙断虏岬谝豢巍抖雷赐ど健贰ⅰ?.. 《独坐敬亭山》 【注释】 1.?。好挥辛?。
2.闲:偷闲,安闲 。
3.厌:厌弃,厌烦 。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
《望洞庭》 【注释】 1.洞庭:湖名 , 在湖南省 。
2.和:和谐 , 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
3.潭面:指湖面 。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
《忆江南》 【注释】 1.《忆江南》:词牌名 。
2.谙:熟悉 。
3.蓝:蓝草 , 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有哪些?1、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
你看我,我看你 , 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
2、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
3、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 , 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 , 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
5、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
天空中烟雨蒙蒙 , 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上册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唐代)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 (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忆江南作者:白居易(唐代)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四年级课文第一课的古诗词三首有哪些多音字独坐敬亭山_古诗文网作者:李白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望洞庭_古诗文网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多音字有:相、只、和、磨、曾、好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古诗中描写大海的诗句有哪... 您好!【素墨】为你解答!《古诗词三首》多音字组词 ?。簀ìn(尽职) 相:xiāng(相处) ?。簔hǐ(只许) jǐn(尽量) xiàng(相貌) zhī(只身) 磨:mò(石磨) 间:jiōn(间距) 和:hé(和蔼) mó(磨) jiòn(间断) hè(随声附和) huò(和面)古诗三首诗句解释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高飞远去 , 直到无影无踪 。
天空中只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悠闲地越飘越远 。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 , 而敬亭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此时此刻 , 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敬亭山了 。
望洞庭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相互映衬,和谐地融为一体,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
远远望去,洞庭湖里的山水景色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里托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
忆江南江南真美真好 ,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 , 在红日的映衬下花儿红得像燃烧的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同兰草一样碧绿、清澈 。
江南的风景这么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如满意,请采纳!谢谢!
四年级下半学期第1篇课文是什么?四年级下半学期第1篇课文是《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xy4x/200704/t20070401_383685.htm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xy4x/200704/t20070401_383684.htm《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xy4x/200704/t20070401_383683.htm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感悟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都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是人对山水的热爱,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
《独坐敬亭山》描写孤独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诗人刘禹锡描述了美丽的洞庭湖的景色;《忆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写了江南的美好风光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的释意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