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苏教版及注释

一、《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
3.径:小路 。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
5.坐:因为;由于 。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 , 那么晚了 , 我还在山前停车 , 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 , 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 , 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 , 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 , 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写山 , 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 ,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 , 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 , 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 , 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 , 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 , 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 , 层林如染 , 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 , 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 , 哀伤叹息 , 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 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上册:《夜书所见》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代诗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下册:《咏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春日》 作者:朱熹(宋代诗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诗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嫦娥》 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的古诗一、《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
3.径:小路 。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
5.坐:因为;由于 。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 , 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 , 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 , 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 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 , 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 , 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 , 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 , 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 , 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 , 经得起风霜考验 。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 , 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 ,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写山,写山路 。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 , 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 , 写人家 。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 , 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 , 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 , 倾向性已经很鲜明 , 很强烈了 。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
通过前后映衬 , 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 , 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 , 真是满山云锦 , 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 , 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 , 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 , 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 , 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 。
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
三年级上册的八首古诗唐.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唐 杜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人日思归 隋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
三年级上册,古诗望天门山全解词语注解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 , 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
3、楚江:即长江 。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
4、开:劈开 , 断开 。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
6、回:回漩,回转 。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
7、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8、出:突出 , 出现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
翻译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
三年级上册语文21课古诗的诗意是什么意思1. 诗意是一种超越语言表达力的情感、气概和境界 。
绝非是任何人都可拥有这份诗人气质,这份丰富的感受力 。
诗意内涵的分量也有区别,这取决于诗人的人格境界和诗情魅力 。
诗词是诗人更真实内心的袒露,诗意容不下任何娇柔和造作 。
我们对诗词(境界)的欣赏本质一定是对诗人的某种接受 。
诗经的大象无形、楚辞的袒真壮烈与清俊幽婉、唐诗的优美自爱 。
诗意惟有借助(“纽安斯”)联觉、暗喻 , 唤醒读者共鸣 。
这取决于诗人的写作水平,属于诗人的功力 。
所谓诗意的表达是指在读者(懂诗的人)心中再建你的诗意,这在读者实在是再一次创造 。
这需要诗人的吟唱抒怀不仅构成一个媒介还兼有导引,于是读者的欣赏并非是被动地在接受一幅图画而是有重要的、投入的参与 , 在参与中读者获得了满足 。
诗歌的令人惊奇之处是:诗人的功力表现为——他只要率真酣畅就能唤起懂诗的人共鸣 。
被读懂的就是诗意,诗意是另一种语言 。
诗句中对境界表达的诗意流畅性显示的是艺术家的天才 。
流畅意味着不能是诗句与文句的缝缝补补 。
一首好诗不仅浑然酣畅 , 而且诗境或高远清神智 , 或悠扬曲婉,或磅礴奋志,或爽胸荡气 , 或缠绵绯恻 。
蹩脚的诗人的诗境是断裂、缝补、拼凑过的,读者不得不一次次从意境回到直白无味,然后再被投入新的意境 。
就好像逼迫大笑的人突然中止,然后再次大笑 。
尤其长诗做到浑然酣畅是不容易的 。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屈原的《国殇》都是浑然酣畅的绝句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里的古诗有哪些??(全部)小学语文书上三年级上册古诗有:山行 风桥夜泊 竹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小学语文书上三年级下册古诗有: 夏日田园杂兴 清明 望庐山瀑布 绝句 滁州西涧 明日歌小学语文书上四年级上册古诗有: 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 元日 江雪小学语文书上四年级下册古诗有:有 江南春 春日偶成 小池 池上 小儿垂钓小学语文书上五年级上册古诗有: 寻隐者不遇 所见 题秋江独钓图 清平乐村居 小学语文书上五年级下册古诗有: 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七律长征 清平乐六盘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松林子方小学语文书上六年级下册古诗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示儿 绝句小学语文书上六年级下册古诗有:夏日绝句 如梦令 渔歌子 石灰吟 墨梅 马诗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8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目录 1 江南——汉乐府 2咏鹅——唐-骆宾王 3敕勒歌——北朝民歌(斛律金) 4风——唐-李峤 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唐-孟浩然 9凉州词——唐-王翰 10出塞——唐-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鹿柴——唐-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5静夜思——唐-李白 16古朗月行(节?。?李白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8赠汪伦——唐-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1望天门山——唐-李白 22别董大——唐-高适 23绝句——唐-杜甫 24春夜喜雨——唐-杜甫 25绝句——唐-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7游子吟——唐-孟郊 28江雪——唐-柳宗元 2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30枫桥夜泊——唐-张继 31渔歌子——唐-张志和 32塞下曲——唐-卢纶 33望洞庭——唐-刘禹锡 34浪淘沙(其六)——唐-刘禹锡 3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36池上——唐-白居易 37忆江南——唐-白居易 38悯农(其一)——唐-李绅 39悯农(其二)——唐-李绅 40山行——唐-杜牧 41清明——唐-杜牧 42江南春——唐-杜牧 43乐游原——唐-李商隐 44蜂——唐-罗隐 4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6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47元日——宋-王安石 4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53题西林壁——宋-苏轼 54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55示儿——南宋-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南宋-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范成大 59小池——南宋-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61春日——宋-朱熹 62题临安邸——宋-林升 63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64乡村四月——宋-翁卷 65墨梅——元-王冕 66石灰吟——明-于谦 67村居——清-高鼎 68竹石——清-郑燮 69所见——清-袁枚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第二百二十首——清-龚自珍 内容 1【年代】:汉 【作品】:江南 【作者】:汉乐府 【内容】: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2【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品】:敕勒歌 【内容】: 敕勒川,阴山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 ,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3【年代】:唐 【作者】:骆宾王 【作品】:咏鹅 【内容】: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
4【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作品】:风 【内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5【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作品】:咏柳 【内容】: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6【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作品】:凉州词 【内容】: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7【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作品】:登鹳雀楼 【内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三年级上册古诗苏教版及注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8【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作品】:春晓 【内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9【年代】:唐 【作者】:王翰 【作品】:凉州词 【内容】: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10【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作品】:出塞 【内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1【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作品】:芙蓉楼送辛渐 【内容】: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12【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作品】:鹿柴 【内容】: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13【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内容】: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14【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15【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静夜思 【内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16【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古朗月行 【内容】: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17【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望庐山瀑布 【内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18【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赠汪伦 【内容】: 李白乘舟将欲行...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