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预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预售模式?

9月份订的一件预售羊毛衫[/k0/],到现在还没发货,这让在北京工作的博主们一脸无奈:北京降温了,就算到了也穿不了 。
更让她无法理解的是,预售商品越来越长的发货时间,在电商平台上似乎越来越普遍 。
时尚博主的出场
一件春装可能要到夏天才能到货,一件秋装可能要到冬天才能收到 。我的耐心已经耗尽了!
为了追求新颖的款式,很多热爱时尚的年轻人选择购买预付款,但一两个月的等待时间往往消磨掉他们的兴趣,甚至可能遭遇“霸王条款” 。
预售是指商家提供产品或服务方案,通过平台预售产品工具聚集消费者订单,按照事先约定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种销售模式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了争夺消费市场,减少库存损耗,快速回笼资金,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始了预售模式 。尤其是在每年的“双11”,这种模式成为电商“攻城略地”的法宝之一 。
然而,采访人员近日调查发现,预售商品发货时间长、“霸王条款”不退不换、不退款、消耗买家预期价值等问题 。已经成为预售模式被消费者诟病的几大问题 。
买家:发货时间长,苦 。
卖家:找个对象很麻烦 。
作为一个博主,她已经很久没有在社交平台更新内容了,因为她买的预售衣服还没到 。
时尚博主的出场
这些店还在办厂吗?是棉花没收吗?羊毛还没织完吗?为什么普通衣服要等一个半月?“衣服很好 。如果是一些必需品的话,可能是搞错了 。我得改买些其他商品,我需要再花一笔钱 。”
她认为预售的适当等待时间可以理解 。毕竟有些商品的生产和运输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预售时间过长就很难接受了 。
【淘宝预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预售模式?】23岁的韩立也有类似的困惑 。她从大学开始就经常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购物 。最近,她发现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实施了预售制度 。本来三五天就能到货的货,现在至少要两周甚至一个月 。“东西到了,马上就用不上了 。”
韩立的一个朋友曾经给家里的宠物狗买了一件衣服 。等他收到货的时候,小狗已经长成大狗了,衣服也成了摆设 。
除了送货时间长导致商品无法发挥实际作用,漫长的等待也让部分消费者“苦不堪言” 。
在京研究生陈墨(音译)曾经对《网络名人》中店铺的服装情有独钟,但等待45天预售款的经历让她彻底放弃了新颖独特的网络名人风格 。
学生陈墨
预售期太长,等拿到手穿在身上,估计很快就过时了 。更讨厌的是,我们每天都要查看订单,看今天有没有送到 。
对于预售时间过长的问题,湖南永州市一位做女装生意的卖家周颖解释说:“主要是生产周期长 。一件女装的生产周期大概是7到10天,有些商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设置好 。一方面是过滤掉购买和退款的用户,降低商品退货率,提高成交率,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另一方面也能为商家赢得更多时间,找到更合适的代工厂 。”
电商服装厂商爱媛在广东东莞做生意多年,对预售时间的延长深有体会 。据她介绍,卖家根据商品预售量组织生产前,需要花时间寻找原料供应商和加工厂,以及比较合作厂家,选择价格最合适、利润最大的上下游合作伙伴 。
“如果上下游厂商没有库存,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备货生产 。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就会叠加,衣服的生产周期就会延长 。”爱媛说 。
然而,周颖也提到:“愿意为一件衣服等待60天的顾客非常罕见 。部分商家之所以设置预售时间过长,其实是一个噱头,实际发货时间可能没那么长 。”
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看来,如果在消费者购买之前,商家已经明确告知了预售时间,且交付时间尚未到期,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既然选择购买预售商品,就说明双方已经达成共识 。如果消费者想缩短预售时间,需要和商家协商 。谈判能否实现,主要看商家是否接受 。
“但是,如果预售时间过长,对消费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有可能在预售商品交付时间到期前,商家因经营不善而‘跑路’或破产,导致其无法履行预售合同 。”赵占领说 。
买家:不退不换是霸王条款 。
卖家:退货率太高影响评分 。
预售商品除了发货时间长,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也是消费者的吐槽点,有的已经因为缺货直接退款 。
采访人员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了10家预售店铺,发现这些店铺的“购买须知”上都写着:“一经拍下,不接受不合理退款、换钱、改色、改号 。中间退款会强制发货,恶意退款、跑单、差评不交易 。”
这一规则,在陈墨看来,是“霸王条款” 。“我等了很久,也退不了 。只要我付了钱,不管大小合适还是质量高,后果都要我自己承担 。卖家规避风险,但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护?”
陈墨告诉采访人员,她遇到过卖家强制退款的情况 。有一次,她在网上买了一件预售的衣服,等了20多天 。结果她突然被卖家告知没货了,要求退款给她 。对方没有给任何补偿 。
对于这个结果,陈墨“自认倒霉”,选择忍气吞声,因为“如果我给卖家差评,卖家会把我列入黑名单 。我去找了衣服的设计师 。如果被黑了,我以后可能就买不到这个设计师设计的衣服了 。”
出现过预售商品拿不到退款的情况,外观也遇到过 。此前,她在网上购买了一款预售产品,卖家承诺过几天就会发货 。结果,她没有收到产品,而是收到了卖家的退款 。对方的理由是“暂时缺货,工厂做不出来” 。
周颖服装公司
这是商家规避风险,减少投资的一种方式 。当有足够的预售商品可以投入批量生产时,商家就会选择生产销售 。如果预售商品数量少,商家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会选择给消费者退款 。
如果预售的商品太多,超出了商家可以承受的范围,消费者可能会被退款 。
据周颖称,有时商家会在直播或促销时打折出售商品 。低价虽然能吸引消费者,但也迫使商家放弃一定的利润,而有些商家承担损失的能力有限 。如果因为价格低而提前销售的商品过多,那么商家就会要求消费者退款或者压缩选料、加工厂、人工等费用,以控制成本,规避风险 。
“当利润无法覆盖投入成本时,商家只能选择停产,及时止损 。”爱媛说,预售商品是按需生产的 。一方面,商家可能没有多余的库存来换货;另一方面,如果店铺回头率过高,会影响店铺的评分,甚至可能无法继续营业 。再加上一些恶意退货的消费者和同行因素,很多预售商家选择不退不换 。
中国政法大学特约研究员赵占领
消费者下单购买预售商品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买卖合同成立,商家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及时交付预售商品 。除非事先商家和消费者有明确约定,否则商家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要求消费者退款 。否则,如果商家以无货、厂家不生产等原因不发货,就是单方解除合同,构成违约 。
此外,赵占领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有权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或其他方面进行评价,商家不能删除消费者的评价信息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如果消费者选择退货,退款被商家拒绝,或者商家被列入黑名单,那么商家的行为就涉嫌违法 。“消费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此时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
卖家:实行预售制度,规避风险 。
买家:谁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采访人员发现,对于预售模式,一方面消费者频频吐槽,一方面卖家趋之若鹜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生产周期与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加工厂的供应和加工能力密切相关 。无论是原材料供应商还是销售商,为了减少库存带来的消耗和成本,大多选择以预售的形式确认订单,然后联系相关厂家和供应商组织生产 。”爱发现,整个产业链的参与各方都没有预料到商品的销量,导致他们不敢囤积材料或商品 。
“此外,厂家倒闭、延迟发货、物流运输慢、市场不稳定也是商家考虑的因素,而实行预售模式、定量生产正好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爱媛说 。
直播的流行也是预售模式流行的原因之一 。据爱源介绍,直播有很多种,一场直播可能卖出几万或者几十万件商品 。对于厂商来说,短时间内很难生产出这么大的货量,所以只能采取预售机制,增加预售时间 。
爱媛的上述观点遭到了韩立和梅明的反驳——采取预售模式对商家有利,但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那么消费者的权益该由谁来维护?为什么消费者要被动分担商家的风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博士魏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预售模式是不同消费意向的消费者所设定的价格模式 。消费者可以在购买期间自愿自主选择 。但在实际操作中,预售模式本质上是厂家剥削消费者 。
清华大学魏徐波博士
在定价过程中,商家利用平台地位和数据优势,根据消费意愿细分平台受众,根据不同的消费意愿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并不参与与平台和卖家的协商定价,而是被动地接受商家设定的价格和等待时间,使商家成功地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达到追求零库存或极低库存的目的 。
专家:平台责任商家应守约 。
买家:选择信誉好的店铺购买 。
预售模式带来的问题如何规范?平台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在赵占领看来,电商平台会对商家是否明确告知预售时间、预售商品是否在预售时间内送达、预售商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督管理 。但是预售商品需要很长时间,消费者接受这个时间设定,选择购买 。此时,平台对商家进行监管或处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电商平台不是行政部门,但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特殊地位,有管理商家的责任,平台也有管理的能力 。这种管理是基于合同和平台的交易规则,平台也有权制定相关规则 。因此,可以要求商家在选择预售模式时遵守平台规则 。”赵占领建议道 。
刘俊海还提醒,我国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预售商品的相关法律法规,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加强自律,承担相应责任,对不良商家进行整改,与其“割袍断义” 。
从监管的角度,赵占领认为,市场监管总局或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预售模式中存在的乱象进行规范 。
消费者擦亮眼睛做好选择也是不可或缺的 。刘俊海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时,要注意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学会避障,看清广告,认真签订合同,冷静保存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的规定,部分预售商家以缺货为由不退换货或者要求消费者退款的行为,可以视为违反承诺条约 。除了退款,消费者还有权向商家进行赔偿 。如果商家明知是提前销售商品,则涉嫌欺诈 。如果商家欺诈,需要赔付三倍 。
作为卖家,爱源深深理解买家的吐槽:“买家购买预售商品后确实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会面临无货退款的风险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减少购买预售商品,或者选择品牌硬、信誉度高的店铺购买 。”
(应采访对象要求,韩立、陈墨、爱媛为化名)
摘自《法治日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