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之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应该是最早应用于体检的一项肿瘤标志物,而且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指标与肝癌有关 。
但是,是不是:


今天,就讲讲这个我们最常听到的肿瘤标志物 。
什么是甲胎蛋白? 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英文缩写是”AFP“,一般化验单上都是用这个表示;
之所以叫胎儿球蛋白,是因为AFP是由胎儿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妊娠早期由卵黄囊产生,妊娠晚期由胎儿肝脏产生;
怀孕30 周左右AFP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胎儿肝脏的肝细胞逐渐失去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出生后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会迅速下降;
成年人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含量非常低,通常低于20μg/L 。
那为什么会跟肝癌扯上关系?
AFP是由胎儿合成的,胎儿的肝脏细胞是未发育成熟的幼稚细胞,而肝癌的肝细胞也是未分化成熟的幼稚细胞,所以也会分泌大量的AFP 。
AFP高意味着什么? 当然第一个想到的是肝癌,但是,还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1、肝脏发炎了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重症肝炎恢复期也会表现为甲胎蛋白不同程度的增高,因为炎症损伤的肝细胞会自行修复,再生的细胞也比较幼稚,就会分泌甲胎蛋白 。
注意:
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转氨酶的升高,而且甲胎蛋白的升高不会很高,一般也就几十 。
2、怀孕了


胎儿会分泌AFP,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中,引起母亲AFP升高 。
注意:
怀孕期间AFP会升高,但也有一定的范围,异常升高或降低都不正常:
升高与神经管缺陷、小于胎龄儿、早产、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羊水少、新生儿窒息等有关;
降低与唐氏综合征有关 。
3、得了其他肿瘤了
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
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 。
所以,AFP增高并不一定都是肝癌,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B超、CT、MRI(核磁)等,最后确诊还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 。
另外,一般肝癌的AFP会高于400μg/L,至少也要持续高于200μg/L 。
注意:
肝癌AFP不一定会高,因为恶性程度太高的肝癌,肝细胞也不会分泌AFP 。
最后,总结一下:
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是肝癌,尤其是轻度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甲胎蛋白不高也不一定不是肝癌,定期行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也是必要的;
【肿瘤标志物之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肝炎病史或肝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测甲胎蛋白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