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与人观后感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我们知道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但这只是书本上文字告诉我们的 , 看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 , 我才明白“世界是物质的” ,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影片中说 , 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结构 , 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 , 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 , 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的高级物质形态 , 而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 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好 , 它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向我们诠释了世界是物质的 , 生物起源于物质 , 物质是人类起源的基石 。
在中学课本里 , 我们学习了生物的起源 , 明白了单细胞生物到智能的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 。孰不知地球源于太阳 , 太阳才是真正的生命的缔造者 。宇宙是那么地神奇 , 在众多星球中 , 它选择了地球 , 给了它生命 , 这更是奇迹 。看了影片 , 我们明白了 , 这种奇迹其实也是有它一定的必然性 , 因为地球特殊的构造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机遇 。
自然界中 , 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维系着整个宇宙 。太阳为地球创造了生命 , 但由于力的存在 , 或许曾经地球也被这种力毁灭过 , 又诞生生命 。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 , 向我们揭示着那些奥秘 。宇宙创造了人类 , 人类发展了 , 又去研究宇宙 , 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科学家们研究太阳系的行星 , 只想发现有没有生命存在 。然而 , 研究结果表明 , 即使是和地球最相似的金星 , 也未成为另一个生命的摇篮 。太阳创造了生命 , 但它也可以毁灭生命 , 它的强光、强磁场及射线等都是非常可怕的 , 都是可以将生命彻底毁灭的 。
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也是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进化得来的 , 地球的演变最终产生了生命 。地球上环境的完善也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 , 它留给我们了足够做美梦的温馨长夜 , 然而它却由于质量太小而只能成为一颗死行星 , 或许这就是宇宙的选择 。
太阳系那么多颗行星 , 但却只有在地球上发现了大量生命存在的痕迹 , 这是宇宙的选择 。人类的出现带来了人类文明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
宇宙也在不断发生着我们无法感知的变化 , 虽然这种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灾难 , 但这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 它使所有物质力量在一种恰到好处的抗衡中实现最充分的物质演化 。太阳仅剩下四十亿年的光辉 , 这期间 , 人类不知又将有怎样的发现 , 也不知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对抗太阳的巨大演变 , 让生命的奇迹得以延续 。而四十亿年 , 对于宇宙是短暂的 , 但对于人类却是漫长的 , 人类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 。
物质世界是那样地美妙 , 在宇宙漫漫长的演变中人类只是那精彩的一段 。或许人类的诞生 , 正是宇宙安排的 , 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神秘的宇宙一直是我们人类所向往的 , 正是因为宇宙如此神秘 , 人们才不断地去探索它 , 研究它 , 希望能够找到宇宙的真相 。事实上 , 宇宙与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 但目前 , 人的智力还无法去解开宇宙真实又神秘的面纱 。今天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 将《宇宙与人》这部科教片 , 认认真真的看完了 , 可以说里面所讲的知识几乎涵盖了目前人类所能发现的关于宇宙奥秘的基本知识 , 但对于宇宙的探索还远远不够 , 浩瀚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说 , 也许永远是个谜 , 但不管怎样 , 它教会了我们 , 人类在宇宙面前永远是渺小的 , 人类应该有所畏惧 , 应该知道无论科技如何发展 , 技术如何进步 , 有许多非人力所能及的力量存在于宇宙之中 , 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好好的生活 , 寻找自己内心的价值所在 , 并为之奋斗一生 。应该说 , 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 , 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 , 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 , 创造出了人类 , 更创造出了人类的智慧 , 这也许就是生命和宇宙的美丽所在 。宇宙的形成 , 这个问题迄今仍有多种说法 , 其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有较多的观测来支持 , 又被称为“标准宇宙模型” 。时间在流逝 , 人类在进步 , 人们对宇宙太空的认识也越来越多 , 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宇宙的不凡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150亿年前 , 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 , 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 。而且 , 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 , 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 , 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 。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 ,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宇宙的万物 , 大至一个星体 , 小至一粒尘埃 , 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 , 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 。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 , 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 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 , 至今科学尚未发现 。但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 , 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故可以知道终究有一天 , 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 , 开始于望远镜的发明 。400多年前 , 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 , 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透过各种探索 , 人们发现 , 太阳其实是一个火球 , 体积相当于11个地球 。太阳在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地燃烧 , 发出光和热 , 照亮了地球 , 也照亮了生命之源 。太阳在燃烧中衰减 , 在不可知的未来 , 太阳可能有燃尽的一天 , 到时宇宙将是一个黑暗的世界 , 这也意味着地球的毁灭 。阳光是万物之本 , 失去阳光 , 便失去了生命 。不远又不近的太阳源源不断提供着地球生命所需的光和热 , 液态水为地球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 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 , 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伙伴们 。这种种的一切 , 促使了生命产生 。动植物的生长 , 人类的进化 , 都离不开阳光 。最早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藻类 , 它们吸收阳光 , 释放二氧化碳 。几亿年下来 , 植物制造的氧气则是使世界锦上添花 。由于各种分子运动 , 4亿前在天空中形成了臭氧层 , 也在这个时候 , 生命从海洋向陆地延伸 。当氧气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 , 动物也在进化 , 发生突变 , 所以世界上的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 , 也就有了人类的出现 。在人类之前 , 恐龙作为这个地球的统治者 , 存在于地球之上几亿年 , 在恐龙灭亡之后 , 人类诞生了 。人类的出现 , 才是世界真正存在的关键 。人类是由猿分离出来的 , 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年 。和其他动物相比 , 人类的各种机能最复杂 , 最神奇 。人类延续了地球的生命 , 也延续了伟大的世界 。有幸成为社会的一员 , 我感到很荣幸 , 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伟大和不平凡 。人类在发现了自然规律之后 , 按照自然的规律 , 一点点的将地球改造成所谓的按人类意志发展的生机勃勃的世界 。然而 , 事物是辩证的 , 人类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 , 也在破坏着自然 , 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 。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 ,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 , 恐怕将来毁灭地球的 , 不是一颗行星 , 而是人类自己了 。“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 , 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 , 否则 , 文明的级别越高 , 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宇宙 , 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奇迹 , 爱护好自己和自己的同类 , 让这个宇宙为这个地球而骄傲! 然而宇宙的进程绝对不是无组织、无目的、无理性的 。在貌似无机与偶然的大自然的事件之后 , 存在着一张神秘而不可见的网 。在这张网上有目有纲 , 这个无形而存在的秩序之网 , 也就是老子所言的“天网” , 就是“天道” , 也就是庄子的“天籁” , 就是黑格尔的“逻格斯”、“绝对理性” , 康德的“先验理性” 。显然这种以“信息”和“能”概念为基础的超越物质和精神的第三类哲学本体范畴 , 实际上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 已经作了某种有意识的消解 。这一观点可称为辩证唯理论 。宇宙的本体存在是理性的存在 。这种理性 , 就体现在自然现象之后的秩序、法则、组织 。这种理性不是被人的思维所主观决定的 。相反 , 人类思维是以符号系统模拟和把握着宇宙中存在的本体逻辑组织 。《宇宙与人》在启迪我们的心智的同时 , 也熏陶着我们的心灵 。影片以不容质疑的语言告诉我们:“宇宙是一首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 。宇宙把物质和智能交给了我们人类 , 而精神和道德的完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完成 。”是啊 , 宇宙给人类创造了取之不尽的物质资源 , 如引力、太阳能、核聚变等等 , 人类只有用宇宙赐予的这些宝藏来改造宇宙和自然 , 才能创造如计算机、通讯卫星、宇宙飞船这样辉煌的文明史诗 , 也才能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否则 , 人类如果用宇宙赐予我们的东西来残害生命 , 破坏自然 , 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如制造核武器、铀弹等 , 人类最终只能走向自我毁灭 。这是人类的悲哀 , 也是宇宙的悲哀 。珍爱生命 , 珍爱自然 , 这是《宇宙与人》给我最大的感受 。我希望我们国家能多多生产出一些这样既具有完美艺术形式 , 又能启迪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的好片、大片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更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 应该崇敬宇宙 , 崇敬大自然 , 人的一生应该有所敬畏 , 爱护大自然 , 爱护身边的一切 , 不要为金钱迷失了人类的应有的天性——自然 , 应该懂得这个世界 , 还有许多超越金钱物质世界的精神领域 , 等待着你我去研究和探索 ,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才是能够代代相传下去的真正宝藏 。宇宙太大了 计科二班龙爷到此一游 计科1班大爷路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