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失意文人的诗歌情怀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忆昔二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

其中所描述的人民安乐、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戛然而止,“渔阳鼙鼓动地来”,致使“九重城阙烟尘生”——“安史之乱”爆发了,伟大的唐朝自颠峰急剧向下滑落,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幕历史大戏,至此灯光一下子黯淡了 。但是,江山代有英杰出 。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时代,又会有新的英雄因时依势而出,五彩眩然,英姿勃发,令人目不暇接 。
这是胜唐时期的~~!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
译诗:
八月秋半的边地,胡人拉满了弓弦,
惊散了雁群,哀哀飞向云天外 。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
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
要知道北方正当烽烟遍地,
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
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

鉴赏:

《早雁》是一首借物寓意之作 。杜牧生活的晚唐社会,正是唐帝国的多事之秋 。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居住在塞北的回纥奴隶主贵族军事集团,乘唐王朝腐败之机,向南骚扰,大肆屠杀掠夺,使得边地人民四处流散,无家可归 。诗人看到南迁的征雁,触景兴怀,表达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句,交代了地点、时间、鸿雁惊飞的原因和受惊的程度 。"虏"是对敌人的蔑称,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虏弦开",写出了箭上弦、刀出鞘的紧张气氛,语意双关,既指胡人挽弓射猎,也指胡人发动军事骚扰边地人民生活 。"云外惊飞四散哀 ",承上句而来。胡人剑拔弩张,那些鸿雁遭受到"虏弦 ",而惊飞四散 、哀鸣 。"云外"二字甚有份量,表现"秋半"天高云淡,也准确地把握了雁既不高飞入云,也不平头掠过的习性,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 。一个"惊"字,就是上句"虏弦开"的结果。"惊"字写出了鸿雁的震恐,也反衬了敌人的嚣张,隐而不晦,含而不露 。雁飞本来有序,队列齐整,故人们爱用"雁阵"、"雁行"、"雁序"来比喻或赞美它 。而眼下,则是雁惊飞后"四散",零落而成了孤雁,发出声声凄厉的哀鸣,闻之酸楚难堪 。那"云外惊飞四散哀"的鸿雁,不也是边地人民受侵扰后流离失所的情景吗?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是续写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时的情景 。这两句与"云外惊飞四散哀"相呼应。惊散后的孤雁从皇宫上空掠过 。"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仙掌 ",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更加浓了孤独清寂的气氛 。那失宠者幽居的冷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着愁绪,传来几声失群征雁的哀鸣,使人更觉阴沉凄凉 。"孤影过"、"数声来" 。绘形绘声,哀惋欲绝,极其细腻感人 。通过这些景物、气氛的烘托,可以隐约传达了唐王朝的衰朽颓落,生动地表现了边地人民流离失所,飘零孤苦的境遇 。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二句,雁是侯鸟,秋季南迁,春天北归 。诗人由征雁的南飞而想到它们的北回:鸿雁本应随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家乡,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在金河的土地上,凶残的敌人到处横行霸道,鸿雁是不可能返回故土的呵!这是设想鸿雁有家归不得的深沉感叹,诗人对鸿雁的嘱咐,实际是对逃难同胞的亲切叮咛 。这里还包含着作者对统治阶级坐视人民的灾难,不能赶走侵略者行为的有力责问 。当时并不是没有仁人志士起来挽救这种危急的局面,杜牧就是胸怀报国壮志中的一个 。可是,昏庸腐朽的唐王朝,根本不听志士的良策,使得百姓们无家可归,只得客居他乡 。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二句 。"潇湘"指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据传雁到了湖南衡山回雁峰即止,不再往南,就在这一带停歇,次年飞回北方 。诗人深表同情地告慰南飞的鸿雁,不要厌弃潇湘人烟稀少,那儿水中长着很多菰米,岸上长着很多莓苔,可供你们充饥度日,勉强住得下去 。这也是为逃难中的百姓所作的设想和安慰,寄托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爱抚 。这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描绘了雁南飞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真实旨意,形神兼备 。诗起句叙事领篇,接下写鸿雁惊飞四散哀的场面,再写诗人 。表面写失群的雁,实际上抒发自己对失落的人民的关切 。对孤雁哀鸿的抚慰关切,风格委婉细腻,清丽含蓄,想象丰富,意境无穷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