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演化过程 大熊猫吃肉吗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大熊猫都有错误的认知,认为它们是因为在演化时丢失了品尝鲜味的基因,所以变得不爱吃肉,而吃竹子 。
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有研究发现,大熊猫遇到腐肉时,依然会大快朵颐 。当它们在啃食竹子,遇到竹鼠时,也会为自己加餐 。但是大多数时候,大熊猫都对外表现出一副人畜无害地模样,挺着圆滚滚地肚子啃竹子 。
那明明喜欢吃肉的大熊猫,为什么平时要以素食为生呢?
大熊猫的演化
我国科学家在目前大熊猫生活的区域发现了一具史前大熊猫的化石,据分析,该化石来自于800万年前的始熊猫 。相对于大熊猫而言,始熊猫体型较小,只有大熊猫的1/3,而且始熊猫全身颜色灰不溜秋,没有如今大熊猫黑白分明的颜色 。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800万年前始熊猫并不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在当时它所处于的环境中,生活着体型硕大的剑齿虎,以及好斗的独角犀,还有数量较多的原始鬣狗等 。在这种环境下,始熊猫需要伪装色来保护自己 。
依靠着猥琐发育,始熊猫存活了下来,并演化成了小种大熊猫 。和始熊猫相比,小种大熊猫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 。
此时的地球已经迎来第四纪大冰期,而秦岭一带由于南北各有高大山脉阻隔,使得来自寒冷区域的水汽无法到达这里,因此秦岭以南地区成为了当时的生物避难所 。
此时有大量生物从其他各处来到这里避难,不仅有许多食肉动物,还有许多食草动物 。在生存竞争压力下,小种大熊猫开始依靠竹子为食 。
其实竹子并不是适宜食用的食物,这是因为竹子营养价值低,且纤维较多,依靠竹子很难填饱肚子 。但由于此时当地竹子众多,而且竹子恢复速度快,再加上其他动物抢占了大量生态位,以至于它们只能依靠竹子为食 。
我们知道,始熊猫曾经是食肉动物,而食肉动物的肠道较短,食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 。这也使得小种大熊猫在消化食物时,植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以至于微生物还未完全将营养物质分解,食物残渣就被排出体外 。
所以大熊猫只能拼命吃,每天吃10多个小时以上才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生存 。
再者,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到来,使得生物竞争严峻,以至于很多生物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了,其中包括剑齿虎、蓝田人等,而依靠吃素的大熊猫却存活了下来 。
由于当地已经没有了大熊猫的天敌,所以大熊猫在演化时可以保持较大的体型,也抛弃了保护色,开始出现了黑白分明的颜色,此时就演化成了巴氏大熊猫,体型更大,看起来更强壮,但却是素食主义者 。
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天敌,所以大熊猫逐渐舍弃了食肉动物的奔跑速度和灵敏度,演化成了憨态可掬的大胖子,不仅行动迟缓,就连吃东西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
濒危的大熊猫
虽然大熊猫依靠食素撑过了冰河世纪,但由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减少,再加上人类的猎杀,以至于大熊猫数量直线减少,一度达到濒危状态 。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国把大熊猫奉为国宝,并且将其作为特级保护动物保护了近几十年,如果其他动物有大熊猫的保护力度,可能早就摆脱濒危生物的称号了,为什么大熊猫依旧很濒危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大熊猫的繁殖率了 。
大熊猫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未成年时要现场围观大熊猫片(呵呵),才能学会交配 。然而大熊猫发情期间才3天,如果错过了这三天,自己又不知道该去哪里学习,以至于无法交配 。
在野外,大熊猫在未成年时会围观亲代的交配情况,但在动物园中,很多大熊猫没有机会观摩 。但是饲养员们找到了一个好方法,给它们观看大熊猫片,这才使得它们的自然交配率从30%左右提高到了60% 。
大熊猫繁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两三年才繁殖一胎,每胎只有一个或者两只,繁衍速度非常慢 。因此我们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保护大熊猫几十年,大熊猫数量也没有显著上升,仅仅是摆脱了濒危的标签,依旧属于近危生物 。
总结
虽然如今的大熊猫食素,但它们并不能很好地消化素食,尤其是竹子,这是由它们的肠胃结构决定的 。如今饲养员们会定期为大熊猫加餐,比如:牛奶以及苹果等高营养物质 。
【大熊猫的演化过程 大熊猫吃肉吗】 尽管目前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精力保护大熊猫,但由于大熊猫较低的繁殖率和繁殖速度,使得它们数量并没有显著上升,还需要我们持久不断地努力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