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的粽子能放多久

端午
安康
端午佳节
粽子作为传统节令食品大量上市
您在选购、辨别、烹煮和食用粽子时也请勿忘“安全”
一定要注重食品质量
那么粽子应该如何选购?
到底“蒸“”煮“哪个更加有营养?
哪些人又确实不适合多吃粽子?
一起跟小九来了解一下吧

剥开的粽子能放多久

文章插图
选购粽子做到“一闻二看”
粽子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粽子,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粽子 。选购粽子叶切记“一闻二看”,闻起来有金属化学味道,或是看起来颜色过于均匀的,可得留心了 。购买粽子时勿过度追求粽叶颜色,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黄发暗 。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遇有闻起来有金属化学味道,看起来颜色过于均匀的要多留心,自己不要购买的同时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打开的粽子室温下别超过2小时
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 。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如您发现购买的粽子和生产经营粽子的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45投诉举报电话 。
剥开的粽子能放多久

文章插图
北京熟透食用,老人、三高应少吃
烹饪粽子时,需要蒸煮较长的时间才能煮熟煮透,尤其是含有杂粮或杂豆的粽子 。另外,速冻粽子因淀粉返生、脂肪凝固等原因,不宜直接食用,应当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冷藏或冻藏过的粽子,食用前也要彻底加热 。
粽子大多属于高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高能量的食物,如甜粽、肉粽等,因此不易消化,不宜多吃 。老年人消化系统机能减弱,为减轻胃肠负担,更应少吃,对于糖尿病、三高、肝胆等疾病患者,在食用时应尤为慎重 。另外,食用时最好搭配蔬菜、汤羹等,以均衡营养,更易消化 。
粽子是蒸的好还是煮的好?
关于蒸粽子还是煮粽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人认为蒸粽子好吃,因为可以保留粽子的营养;也有人认为煮粽子好吃,觉得粽子经过水煮,可以更加入味且糯米会变得特别软,那到底用什么方法更好呢?
当下市场上的粽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现包粽子,另外一种是速冻粽子 。粽子的种类不一样,采取方式也不一样 。
剥开的粽子能放多久

文章插图
速冻的粽子,煮熟即可
市场上速冻的粽子,都是工业化制作,快速把食品冻结,对产品的贮藏温度非常的严格 。这种粽子最好用煮的方式,速冻粽子就和速冻饺子一样,它不需要解冻就可以直接制作,水烧开以后,冲洗干净的粽子,直接进去煮15分钟即可 。
如果是用蒸的方式,因为粽子是在零下18摄氏度保存,里面的冰晶没有水渗透进去,加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
现包的粽子,分两种情况
有的人包粽子,为了保留粽叶的香味,会把它浸泡在盐水中,接着捞出来,放入自己浸泡好的糯米,还有馅料 。这种粽子是需要煮的,因为粽叶煮了以后,香味才会融入到糯米中,吃起来才会比较爽口 。此外,现包的粽子,糯米浸泡的时间如果不是特别长的话,用蒸的方式有可能夹生,因为里面的水分不够 。
煮过的粽叶包的粽子,而且糯米浸泡时间比较长的话,这种直接蒸可以了,因为香味可以保留,而且蒸的话不至于太软糯,也保证了口感 。
如果嫌辨别起来麻烦的话,直接采用煮的方式也可以,像第二种情况,糯米浸泡时间久,粽叶煮过再包,这样制作的粽子还是比较少的 。
哪些人不适合多吃粽子
粽子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健脾暖胃,非常适合初夏食用 。除了追忆屈原的文化传统,端午时节正是农忙时节,古人这时候体力劳动大,天气又热,身体消耗很大,而且古人多是缺营养的状态,这时候吃点补虚的粽子是很好的 。如今呢?我们吃得太好,动得太少,很多都是脾胃受伤,营养过盛的代谢病(高血糖、高血脂等),端午放假可能运动更少了 。而且吃黏黏的糯米食物往往咀嚼不充分,脾胃运化它就需要更多的动力,正常人过节吃一些还好,如果本就是脾胃虚弱的人,负担太大脾胃就容易反抗了 。而且有些人更加不宜多吃糯米粽 。
1、脾胃虚弱,痰湿重的人
平常痰湿重,整天觉得疲倦、没力气,肚子胀闷,经常打嗝,胃酸较多的人,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凉的粽子更要避而远之 。
2、小儿经常口气酸臭、大便臭,容易积食的
3、湿热体质,痰火偏盛的人,舌头黄腻黄腻的
4、老人、病后消化能力较弱的
5、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因为
升糖快(GI值70),比白糖还快,所以糖尿病人和高血脂患者也不推荐吃 。
【剥开的粽子能放多久】粽子好吃可不要吃太多哦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
粘性大不易消化
如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
因此每次可以少吃一点
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等
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