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历史人物吗? 在范仲淹的故事中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范仲淹是历史人物吗? 在范仲淹的故事中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切中时弊,力图新政,利泽民生,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
中国是泱泱大国,同时也是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自然在曾经的岁月里经历过无数的天灾人祸 。天灾多会造成人祸,历史中大多数的农民起义不都是因为政府对灾民赈济不力么 。为了避免民间反抗影响朝政,朝廷多会派遣相关大臣前去灾区,对公家粮仓和当地粮价进行宏观调整 。
而在宋朝,曾有一次某地区受灾严重,该地百姓甚至连买米做饭的钱都没有 。恰好当时范仲淹被朝廷调任到了当地,但一直心系百姓的他却下令,继续涨米价,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来跟大家聊聊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他是怎样在百姓心目中树立起良官形象的呢?他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丁丑日出生在徐州节度掌书记的官舍,父亲范墉因在他两岁时病逝,母亲谢氏为了能够继续抚养他,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因此改随继父姓,更名为朱说 。
大中祥符四年(1011)得知家世,毅然离开母亲,前往应天府求学 。寒窗十年,作为儒士的他在儒学经典和儒家思想的洗礼下,也拥有了慷慨济世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朱说的身份考上进士,但他从官以后,希望自己和后代都不忘祖祖辈辈的从官信念,于是便改回范仲淹的名字 。天圣四年(1026)八月因母亲去世,辞官回家为母亲守丧 。当时他住在南京应天府的周边,好友晏殊也在,便邀请他到府上教学,因此他在曾经的学府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先生 。教学期间,勤勉督学,使学风焕然一新,顺便也使自己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
天圣六年(1028)十二月被仁宗召回京城 。但是他为人过于正直,认为朝廷大政不应被太后掌控,便多次劝谏太后还政于仁宗,并且认为朝廷百官不应该朝拜太后 。晏殊见状,连忙劝诫,可他不为所动,最终惹怒朝廷,落得被贬的下场 。范仲淹一生都是在被贬和被召回两种情况下交替进行的,因为他执意坚持对错,而不懂变通,甚至就因为直言的性子,在八、九年间曾三次被贬 。
在政治上,他可能因为性格问题而不受待见,但他在战场上的作用可不得忽视 。宝元元年至庆历三年(1038-1043),他曾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被派往西边边疆,去改革军事制度 。由他指挥的西北战线固若金汤,令夏人不敢冒犯,致使那时还有这样的说法: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
虽有不如意,但还是能见得在范仲淹的心里是装着国家,装着百姓的 。所以我们再看,为什么这样的范仲淹会不顾灾民的死活而执意在赈灾期间涨米价呢?
皇佑元年(1049),年长的范仲淹被调任杭州,不巧,正好遇上江浙一带的饥荒,百姓甚至连饭都吃不起 。遭遇天灾饥荒,地方官府必然马上开粮仓对百姓进行救济,而且这还是有范仲淹坐镇的官府,可是地方粮仓也就那么些存粮,还是不够百姓们分食 。并且更有甚者,当时的杭州米商还继续高抬米价,企图发国难财 。有考证称,当时一斗米就要将近一百二十文钱,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人都是支付不起的 。
百姓没粮吃,范仲淹看到也着急,对此事日思夜想,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法 。不过很快,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办法,那就是下令再涨米价 。本来米价就高抬不下,百姓苦不堪言,还继续涨价,岂不是雪上加霜,要了百姓的命么?难怪当时骂声一片,要知道宋朝文官咄咄逼人的架势,被骂成一无是处都还算是轻的 。最后范仲淹还是排除重重困难,顶住了舆论压力,硬生生地将米价在提高了一个价位 。
一段时间后,杭州的米价奇迹般回落,受灾百姓们欣然大悟,纷纷开始夸赞范仲淹的妙举 。其中原因很简单,但又是万万想不到的 。当时杭州对大米供不应求,加之供给方还不愿轻易卖米,自然造成死循环,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而要想米价下降,那就必须使当地供给的米足够多才行 。范仲淹放出杭州米价高的信息,周边地区甚至其他更远地区的米商得知后,都可能会认为能在杭州大赚一笔,于是其他地区富足的米粮就这样流入杭州 。
米商们应该都没想到他们就这样中了范仲淹的“计”,杭州米量大涨,而范仲淹又在这时加大公家粮仓的放粮力度 。百姓们自然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公粮,这也使外地米商们为了难 。再把米运回故乡,显然不太划算,所以为了能把带来的米卖出去挣点本金,商人们只能无奈降价 。一来二去下,杭州的米价很快便恢复如此,购买和生产的滚轴再次转动,这场饥荒也就这样被化险为夷了 。这也就是范仲淹能在后来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和感激的原因了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范仲淹曾写下的名句,他文能写诗词文章,武也能镇守边疆 。这次涨米价事件中,虽然也有赌的成分在,但他可是一生心系国家和百姓的范仲淹,必然是在重重思虑后才走下这步棋的,事实证明他赢了 。真是不得不再次夸赞他为一代品行优良的好官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