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带来苏轼的《西江月·重九》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江月·重九
?宋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
注释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 。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
戏马:即戏马台,位于徐州南 。东徐:即徐州 。
黄花:菊花 。
红粉:歌女或侍女 。
白话译文
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 。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 。
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 。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 。
赏析
赏析?一
该词上片写别情,开头两句写景由近及远:“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这两句词行文结构上的整齐对仗,也为这首词的意境铺开增加了无限的美感 。然而,空间上的开阔却和时间上的收缩不同,后两句词人开始交代事件:“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这两句应题说明了送别一事,通过时间上由远及近的对照,借“当年”徐州聚会的热闹气氛与“今日”送别友人的凄清情景作比较,更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寂寞和失落的悲凉心情 。上片营造出的词人送别友人时的矛盾心理,很好地暗示了他与徐君猷的感情之深,于是下片起韵先说道:“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这两句词人站在朋友的角度言语,他深知朋友还不想离去,重阳节后菊花就快开放了,但是由于离别两人无法共赏秋菊,这便是“恨”的由来 。此时的词人已经不似过去那样对离别伤感断肠,历经人世风霜和厄运的苏东坡此时已经可以笑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仕途上的沉浮进退 。人的一生就在俯仰之间,醉酒当歌,及时行乐,这才是把握与朋友短暂相聚的最好办法 。所以词人一个“莫恨”便打消了“凄凉南浦”的婉约惆怅,“黄花未吐”“红粉相扶”两处相应的意象,在字面上也通过饱满的暖色色彩渲染了全词的温热的氛围 。结尾两句词人点出心意:“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等酒喝得差不多了就不用再上山看茱萸了,人生就是转瞬间古今变换了 。重阳节其实应该赏菊,还应该遵循旧风俗佩带茱萸香袋以辟邪气、求长寿 。此时词人却认为这一切都不必要,人间一切都在俯仰之间,相聚总是短暂的,别离是令人悲哀的,不用拘泥于这些习俗 。干脆纵情畅饮一番,直到尽兴酒阑 。这种略带凄凉意味的超旷情怀与苏东坡早先写下的众多送别词都不同,这样的情怀也正是词人身处人生最低谷时的真实内心独白 。看惯看穿了身边发生的一切,词人以空间上极广、时间上极长、内心极开阔的心理去面对喜乐,面对顺逆,面对一切 。
赏析?二
该词首句写眼前,系实境;次句写远眺,系虚境;第三句由远眺而思忆远方弟弟 。“当年”在徐州同游戏马台,“今日”在黄州孤居长江边,于对照中落实心境的“凄凉” 。过片以“黄花”点出重九 。“莫恨”、“且教”,菜叶网,语似旷达而实含惆怅 。结末二句反用杜甫诗意,给全词弥漫上一股浓浓的人生虚无之感 。
【西江月苏轼赏析 苏轼诗词西江月】
推荐阅读
- 李世民为什么不怕李渊 李渊为什么不直接让李世民当皇帝
- 清明上河图是汴梁还是汴京 清明上河图汴梁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 炒丝瓜正宗做法
- 怎么做煎带鱼外酥里嫩
- 2022牛气冲天押韵句
- 2022芒种说说朋友圈句子
- 玻尿酸填充鼻唇沟原理
- 内蒙古和蒙古国的区别 内蒙古和蒙古国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