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语言是什么话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王朝中国古代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语言是什么话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近期,马伯庸老师的原著《长安十二时辰》被搬上荧屏,深受观众们爱慕,由此还掀起了研究唐朝文化的热潮 。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初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农桑,进展经济,制造了开元盛世,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加上唐朝统治者的开放和包容,形成“万国来朝”的盛景 。在唐朝,周围邻国和藩国纷纷来到长安,都要学习“唐话” 。
在《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第一章《巳正》中记载了突厥人曹破延初来长安的情形:
老吏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曹破延一一回答 。他的唐话很生硬,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词 。
曹破延本是突厥人,他假冒粟特人来长安,虽然汉语不是很纯属,但也能看出他必然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唐朝时期,不仅有突厥人、粟特人等丝绸之路沿线的外国人来到长安,东北亚、东南亚 。西亚等国都有人传长期居住在长安,“唐话”成为外国人来长安的必修课 。本文从《长安十二时辰》的“唐话”,浅谈汉语在唐朝时期的对外进展 。
一、唐朝的“唐话”和万国来朝
中国的文字起源较早,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标志着古汉语的成熟 。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在文字成熟之前,古汉语至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 。按照学术界的说法,中国汉语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
上古汉语是从夏商时期到晋朝,《礼记·王制》曾记载,周朝分封八百诸侯: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秦始皇嬴政统一七国后,才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此后历经进展,才有了上古汉语 。
从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间历史汉语系统得到重构,形成“唐话”,又被称为中古汉语 。唐朝的汉语和近代文言文十分接近,学习起来比上古汉语要容易的多 。
唐朝时期,万国来朝,是我国历史汉语对外进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进展,中亚诸国和唐朝交流频繁,包括突厥、回鹘、吐蕃、波斯以及粟特人建立的康国、曹国、石国等,都有大量的学生和商人来到唐朝 。另外,包括日本、新罗?朝鲜半岛、百济?朝鲜半岛、高丽?朝鲜半岛、泥婆罗?尼泊尔、天竺?印度、林邑?属越南、真腊?柬埔寨、狮子国?斯里兰卡等国,也都有学生和商人仰慕唐朝的高度文明,不远千里来到唐朝,这就有了万国来朝的景象 。
唐朝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繁华,更在于他的包容,繁华的长安城,“万国”百姓杂居,用“唐话”交流成为当时一大奇景 。但他们是怎么学习“唐话”的呢??
二、来唐人员的汉语教育
1.唐朝留学生的汉语教育
首先以日本留学生为例,据《唐太宗实录》记载,贞观年间,日本派遣留学生团体来到长安 。此后,日本先后13次派遣留学生来唐,规模巨大,合计多达600多人,这些人被日本称为“遣唐使” 。这批遣唐使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这些遣唐使的重要留学目的是接受唐朝的文化,然后学成归国,对日本国内进行输入 。
当时唐朝对日本留学生非常重视,从入学开始,基本上就安排最初级的汉语培训,此后,还有组织地安排对中国传统国学、古代、政治等方面的学习 。而这些学习的基础,都是从他们会使用汉语开始 。通过遣唐使,汉语对日本的影响巨大 。举三个例子:
第一,日本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古事记》,记录了日本历史神话、传说和古代故事,成书于公元712年?唐玄宗登基那年 。最为主要的是,这本书全部用汉字写成的,在日本影响巨大,对中国汉语的对外进展也有深远的意义 。
第二,日本天皇是一脉相承的,“天皇”一词,最早并不是日本使用 。唐高宗时期,皇后武则天权势巨大,满朝大臣称唐高宗为“天皇”,称武则天为“天后”,由此,“天皇”这个词才传入日本 。日本每一位天皇都有自己的年号,唐朝时期,日本有了第一个天皇年号,名叫“大化”,取自中国的《尚书》中的:
“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 。”
可见,中国的汉语和政治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深 。
第三,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下图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他从出生就开始接受日本归国的“遣唐使”的教育,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了基本的掌握 。唐玄宗开元4年,阿倍仲麻吕来到中国,竟然在科举考试中考上了进士,在当时算是个“奇迹” 。这能映射出汉语对日本国内年轻人的影响 。
不仅仅是日本,据《贞观政要》记载,唐朝国子监曾接到一个非常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吐蕃年轻人学习汉语 。可能因为文成公主和亲的缘故,贞观年间,唐朝和吐蕃的关系非常亲近 。史载:
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另国中权且罢之,身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猜广日革,至遣子弟入国学而习业焉 。
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后,吐蕃开始派遣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汉语 。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一分为三,高丽、百济、新罗,三国最终纷纷和唐朝交好 。留学生来唐频繁,据《东史纲目》记载:
“新罗自事唐以后,常遣王子宿卫,又遣学生入太学习业,十年限还国,又遣他学生入学者多至百余人,买书银货则本国支给,而书粮唐自鸿胪寺供给,学生去来者相踵 。”
可见,新罗派遣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投入巨大 。
除了上述所说的日本、吐蕃、朝鲜半岛外,还有许多国家派遣留学生来唐朝,有许多史料有明确记载 。例如,《旧唐书》记载:
大和七年?837年正月,渤海国遣同中书右平章事高宝英来谢册命,仍遣学生三人 。
《旧唐书》还记载了南诏国、康国等藩属国派遣留学生来唐朝的事迹 。
2.唐朝商人的汉语教育问题
如果说,外国留学生来到唐朝,是以学习和文化输出为目的,那外国商人来到唐朝,目的就非常纯粹了,他们是为了追逐商业利益 。尤其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外国商旅,他们对汉语学习非常刻苦,毕竟,熟练的汉语能力,直接和自己的商业利益挂钩 。但商人对“唐话”的学习,和留学生有巨大不同 。商人只需要学会简单的商业汉语即可 。在《新唐书·西域传》中,有粟特人学习汉语的简要记载,大致意思是:粟特人世代经商,长期奔走于西域和长安、洛阳之间,对简单的汉语有基本的掌握,并且还世代相传 。
另外,还需要提到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通译 。唐朝和外藩交流很多,需要很多翻译人员,通译在当时是个非常吃香的职业 。不仅在政治上需要大量的通译人员,在经济上也需要 。如果有的商人首次来到唐朝,对汉语掌握不是很纯熟,他会花钱请一个通译来帮助自己 。唐朝时期,长安城有专门做通译生意的,有懂波斯语,也有懂天竺语的 。随着商人们来到长安的次数越来越多,基本上能掌握最简单的汉语 。
唐朝的汉语,通过丝绸之路,对中亚一代影响巨大 。至今,在中亚等地,还能出土汉语印章、石碑等 。例如,2004年,土库曼斯坦曾出土一枚印有汉字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断,应该是唐朝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留下来的 。可见,这一时期,汉语的对外影响,存在许多古代证据 。
三、唐朝时期,汉语对外传播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历史古代上最繁盛的时期,唐朝的长安、西亚的君士坦丁堡、欧洲罗马,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三大名城” 。其中,又以唐朝长安最为繁华,长安在人口、面积、商业繁荣等方面都超过其他两城 。长安的繁华,必定引来许多外国政治家、留学生、商人、僧侣等纷纷来唐,这一时期,汉语展示了他独特的魅力和对外影响力 。唐朝对外汉语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唐朝的政治影响力极大,引来万国来朝,“万国”来到长安,推动了“唐话”的进展 。这一时期,是政治推动了汉语的进展,同时,唐朝汉语的进展,也推动唐朝的政治影响,两者相辅相成 。以至于,现在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等国的唐朝汉语古籍,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影响极大 。
其二,唐朝长安城的繁荣,引来无数外国商人和旅行者,不管是在长安定居还是贸易,学习“唐话”都是必要条件 。这一时期,外国商人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汉语通过商人流通,对外迅速进展,目前,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唐人街” 。所以说,唐朝繁华的商业和唐朝汉语的进展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
其三,唐朝文化的进展,离不开汉语的进展 。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对外交流频繁 。在文化,特别在古典文化、诗词、宗教等领域对外进展迅速 。在唐朝文化进展过程中,直接推动了汉语的对外影响力 。如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仍有许多唐朝时期的汉语著作 。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古汉语是历史劳动人民长期摸索和实践中的结晶 。巍巍中华,汉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影响着全世界 。在繁华的唐朝,汉语借助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迅速对外进展,对世界华语格局的影响巨大,为全球的语言和文化进展,菜叶网,做出了重大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