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正式提出应该是1993年2月13日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写到“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素质教育是指什么方面 素质教育是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不足而提出来的;
2. 素质教育是指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提出的 。
那么,什么是“应试教育”呢?
我们一般理解的应试教育应该是指教师只针对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进行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 。因为考试科目通常不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这些科目,所以被认为是“不全面”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最主要的是想解决这个“不全面”的问题 。
那么,把“音体美”也加入选拔性考试中去,不就解决了“全面教育”的问题了吗?
其实现在大部分地区的中考已经把体育加进去了,但体育加入中考后,学校就从初一就开始每次体育课只针对中考考试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这不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子了吗?
同样的道理,如果把音乐和美术也加入中考的话,如果音乐中考的时候要求唱一首歌,可能初一开始的每节音乐课都在教同一首歌;美术中考要求画一幅画的话,初一开始的每节美术课都在画同一幅画 。这样就是“素质教育”了吗?
我想大家的回答应该都是否定的 。
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已经“全面教育”了,为什么还是“应试教育”呢?
其实“应试教育”或“应试学习”本身并没有错,只要大学文凭还有它的价值,只要好的高中更容易考取好的大学,只要上高中和上大学还需要一定的评价标准,就必然会存在“应试”的现象 。
好大学和好高中的数量有限,大家都想进来就必然需要选拔性考试 。
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但只要选拔性考试还存在,考试也必然会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结果” 。
所以,“考试”或者说“教育评价”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好的考试成绩代表着对学生更高的评价,教师没有理由不帮助学生去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应试教育”也就必然存在了 。那么,所谓“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教师或学生,而在于“考试”本身,你怎样考,决定了教师会怎样教,决定了学生会怎样学 。
就拿体育中考来说,如果中考只考“200米跑”和“跳绳”,那体育课就应该把这两个项目作为学习的重点 。如果这两个项目的成绩好就代表学生的体育水平比较高,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问题 。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可能会觉得如果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连铅球都没有摸过、连篮球都没拍过,那么他的体育是不合格的,这样的体育课也是不成功的 。
解决的方式不是问学校老师为什么这样教,而是要问考试为什么要这样考?
如果你觉得足球和篮球对于体育来说必不可少,那么你的考试是不是应该把这些项目放到考试范围里去?如果你觉得田径的基础有必要掌握,是不是也应该加到中考范围内去?
我们现在中考体育一般都是由学生来选择项目,这就导致了学生很可能只会考试的那些项目,如果你觉得只会这几个项目不够,那么,是否应该考虑把考查方式变成考试的时候随机抽取几个项目来考察,这样学生是不是各个项目都必须要掌握?
文化科的考试看起来比体育考试好一些,因为考前你是不知道考试题目的,所以你必须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都掌握好才能取得好成绩 。
但我们仍然认为那是应试教育,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考查了教材内的有限的知识,我们明确了哪些知识点不会考,明确了只考哪种类型的题目,明确了哪些类型的题目就用什么方法去解,于是学习就变成了死记硬背和套公式了 。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缺少了什么?
缺少对知识的追问,我们往往只知道结论性的知识,却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样来的;那么,我们考试的内容是否可以包括基本原理的证明呢?是否可以考察某个理论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或通过什么方式论证的呢?
缺少对知识的扩展,知识与知识之间总是有一些联系的,要么线性结构,要么树状结构;线性结构的知识点之间我们应该要能把它们串起来,知道前后知识之间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树状结构的知识,我们不应该只知道某个要考的知识点,而不去了解与它临近的知识 。
当然,考试内容如果包括对课本知识的扩展,必然会导致考察范围变大,“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课业负担”不等于“应试教育”,“单调重复的课业负担”才是问题所在 。
要培养人才,当然需要一定的课业负担,关键是这种负担要是科学合理的 。
缺少质疑与创新,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从来不质疑,没有质疑也就很难创新;而“创新”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教育目标,我们希望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我们的考试和教育评价方式并不鼓励创新,反而质疑和创新往往会获得更低的教育评价 。当然“创新”并不是一个容易考察的项目,它需要开放性的题目而不是类似于选择题的“标准化测试”,它需要评价者给出主观评价,而很难给出客观标准的评价方式 。于是,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能涉及评价者的可信度问题 。
缺少对“偏科能力”的评价,如果一名初中生掌握了高等数学的知识,但语文考试却不及格,他能被高中录取吗?按照现在的选拔方式,大概率是上不了理想的高中,甚至能不能上普通高中可能都成问题 。但这是人才吗?他不应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吗?如果不允许提前学习,学生就只能把精力放在课本范围内,于是学生之前竞争的就是在相同知识范围内的解题能力;而不能是某些方向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
但,哪一种学习才是更好的呢?是不断重复地练习解题方法和解题速度,还是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认为应该是后者 。
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一学科,你是会做很多的题,还是想学习该学科更多的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真正对知识产生兴趣,必然会出现“偏科”的现象,学生必然会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科目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学习 。但如果在自己能考接近满分的科目上花时间并不能让自己在选拔性考试中获得任何优势的话,这种根据兴趣而进行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只能把时间花在那些自己不太喜欢却“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科目上,这是对“兴趣”的极大伤害,而这种伤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
很多时候,我们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全面教育”,但我们要的是“什么都学一点”的教育吗?
不,当我们说“素质教育”的时候,其实只是想纠正“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的是让教育能真正符合它本该走的方向 。
那么,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呢?或者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很难找到一个关于“教育目的”的标准定义,但我想教育的目的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 培养有基本生存能力的人
2. 培养有独立思想的人
3.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
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顶多培养了“生存能力”,但因为考试内容经常脱离现实,所以导致可能连生存能力的培养都成问题 。
然而,教育的追求不能仅限于此,我们不能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产品”,我们需要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容纳多元文化的存在;而不是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标准答案”的范围内 。
未来社会可能高度机械化,重复性的工作都可能被机器所代替,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他们可以具体创造性,在于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果教育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于在向未来投降 。
创新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要的不是各学科的均衡发展,而是多元化的思维碰撞,是学生自主兴趣的发展,是对质疑与批判的宽容,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不是解题速度 。
明确了教育的目的之后,我们要改变的首先是教育的评价方式,尤其是选择性考试的评价方式,它应该考察知识的产生方式而不只是结论;它应该考察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应该考察课本及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它应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它应该考查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而不只是考试大纲; 。
必须明确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是“减负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不会比应试教育更低,而是让作业变得更有意义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怎么做杠子馍
- 标致车钥匙怎么拆开
- 天花病毒现在还有吗 天花病毒怎么被消灭的
- 微信电脑登录显示操作频率过快
- 苹果手表的意义在哪里 苹果手表有什么用
- 乌鲁木齐市高铁站属于哪个区
- 自行车的保养和维护 自行车保养维护方法
- 酵母发面24小时还能吃吗
- 2205材质化学成分 2205是什么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