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是什么年代,至道元宝是哪个朝代的货币( 四 )


如果说李邕是唐代行书之冠的话,那麼,李阳冰就是唐代篆书之冠,后人将李阳冰与李斯并称“二李” 。
唐代帝王善书者除唐太宗外,还有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他是睿宗第三子,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工书法 。唐玄宗工隶书、行书,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鶺鴒颂》等 。唐代的隶书成就远逊於汉隶,工於隶书的除唐太宗、徐浩外,还有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等隶书四大家 。
李潮,杜甫的外甥,在唐开元年间以隶书享名 。
唐代的书法艺术不仅在楷书上众派纷呈,树立典范,在草书也形成了鼎盛的局面 。书法家有初唐的孙过庭及盛唐的张旭、怀素、贺知章等著名的书家 。晚唐时随著国势渐衰,书法也没有初唐、盛唐兴盛,但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家杜牧、高闲、裴休等 。
敬客为高宗时人,河东望族,史迹无考,以《王居士砖塔铭》而称於世 。铭是高宗显庆元年,灵芝撰,敬客楷书,明万历年间出土,后石薄而裂为七,藏合阳县官库中 。此铭王昶认为是石 。当时翻刻很多 。翁方纲说:“此刻书法全得禇意,唐揩之最精者 。禇书之妙,乃在上通隶古,旁证欧、虞 。后有作者,未免失冲和之度 。此刻婉润秀整,虽已开后人法门,尚未失河南规矩 。”
宋代书法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 。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 。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於今 。"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 。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 。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 。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 。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
宋代法帖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 。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 。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 。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希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 。《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
宋太宗即位后,才开始书画作品的收藏,购置古先帝名臣墨迹 。命侍书王著整理编刻了一部法帖,赐给大臣 。这部法帖,因为是在淳化年间所刻,所以称为《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第二、三、四卷为五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古代各家的法帖,第六、七、八、九十卷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占了一半,所以宋初的书法风格受到"二王"的影响 。但是,作为临摹而刻制的法帖,毕竟不能与名家书法作品原作相比;而且,王著编刻《淳化阁帖》时,所依据的书法作品也有一些并非原作,而是赝品 。
直到宋四家时(仁宗庆历到神宗熙甯、元丰年间),他们力主由唐溯晋,屏除帖学,宋代书法才为之一振 。
米芾在《书史》中分析说:"李宗谔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 。肥扁朴拙 。以投其好,取用科第 。自此惟趋时贵书矣 。"宋室南渡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其风靡有如此者 。"在这种风气笼罩之下,书法家能够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去继承、革新的就不多了 。所有这些,都限制和影响了宋代书法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