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

周文王姬昌逝世后,其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周武王以弟弟周公旦为辅佐,以姜太公吕尚为军师,召公、毕公等贤臣为重要助手,文修武备,国力日益强盛,积极准备灭商 。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武王在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达到八百家 。大家都认为可以伐纣了,周武王却说:“你们不知道天命,这还不够 。”又过了两年,听说纣王杀害了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少师都抱着乐器逃奔到周这里来了,武王这才遍告诸侯:“殷罪大恶极,我们不能不尊天命予以讨伐了!”
于是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挥师东进 。当大军行至距商都七十里的牧野时,武王举行了隆重的誓天仪式,各路诸侯都来相助 。纣王以七十万大军(固然人数是被极度夸大了的,史学家们认为到春秋时期战争规模不过数千人,到战国时期才有十万人以上的战争)仓促应战,在牧野大战武王 。哪知道纣王的士兵(多为奴隶)毫无斗志,都希翼武王快点打败纣王,他们都掉转矛头反攻纣王 。纣王兵败,自焚于鹿台 。至此,武王彻底打败了商纣王,开启了中国古代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周 。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泯灭商朝势力,不服武王统治的诸侯还大有人在;加上天下在纣王的腐败统治下,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周围的蛮夷虎视眈眈,都想乘机分一杯羹 。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和周公决定实行分封制 。
简单地说,就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周王当作“天子”,是“天下共主”;天子将王族、功臣和一些远古帝王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的级别由高到低区别是公、侯、伯、子、男),叫作“国”;诸侯再将自己国内的土地分封给卿(“卿”是高级大夫)和大夫,卿大夫的封地就叫“家” 。这就是“国家”的本义,也是“封建”一词的来历 。
如武王封姜太公于营丘为齐国,封周公于曲阜为鲁国,封召公于燕 。他还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留在商都为殷侯,同时封自己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监国,这大大安抚了商的遗民,缓和了他们的敌对情绪 。神农、尧、舜、禹的后人也都得到分封 。分封制下的天下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区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天子、诸侯和卿大夫的职位都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庶子可以继续分封为诸侯或者卿大夫 。卿大夫也可以继承,甚至他们的土地也可以继续分封给庶子 。
武王当时分封的诸侯并不多,但后来摄政的周公继续分封,据说总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全天下形成一个比过去的松散联盟严密许多的系统 。由于受分封的诸侯中姬姓王族占绝大多数(姬姓诸侯达五十三家),从而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操纵,扩大了统治范围,有力地稳定了政权 。
武王灭纣后,有感于殷末以来殷商失德,民不聊生,于是把战马放到华山之阳,把军事里运粮的牛放到桃林之虚,把武器都收藏起,表示以后再也不打仗了 。周武王继承文王管理国家的经验,偃武修文,宽严相济,世称“文武之治” 。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