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模板8篇

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 。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节教学内容为一首五言诗,共20个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识记,体会意境、理解作者蕴含的感情 。特殊儿童小A要继续培养她对古诗的兴趣,能借助画面大致知道诗所写的内容 。能跟读古诗,会抄写2个字、课外古诗,并试着背诵《遗爱寺》几句 。
二、分层教学目标
普通学生的教学目标——
1.认识整首诗,会写2个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3.在充分朗读古诗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走进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
特殊学生的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前面的古诗,尽可能地指出图中有大致哪些事物 。
2.能较正确地跟读生字、古诗,诵读后能记住一、两句 。
3.会抄写2个字,能从课外古诗中去抄几首山水诗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意识 。
三、教学准备:
字卡、古诗配套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问题 。
1.同学们,你到现在能吟诵哪些古诗?(小A也举手了,我请她也来背背)
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吟诵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优美的画面,还重温了一些道理 。的确,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 。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白居易的新诗 。
2.师配乐诗朗诵(出示全诗)
诗人来到遗爱寺,看到他周围的美丽景色,突发灵感,写下这首诗 。
(图片出示)你能从画中找到哪些景物?(请小A上来找找说说)
3.认读生字 。(请小A读读)
[设计意图:电脑音乐的播放、图片等的出示,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促进了小A对古诗的直观感受 。同时架起教者、其他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桥,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
(二)整体入手、逐步感知 。
1.学生读古诗,出示“弄”字 。
师:这个字怎么来的?介绍会意字“弄”的来历,出示字理演变过程 。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这里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理解字意、掌握、拓展相关知识,这是不断生成过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
2.师:诗人在哪儿玩弄小石头?(请小A到图上来指一指 。)从哪个字知道是在小溪边?出示“临”,你在哪儿见过它?介绍“临”字的演变过程 。
[设计意图:“生活即教育”教师从生活入手,捕捉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小A的辨别能力 。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 。]
3.师:诗人坐在小溪边玩弄小石头心里会————?请大家带着这种语气齐读 。
师:接下来诗人干什么呢?出示“绕”做动作,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
绕字家族还有很多:“有火才能烧,有水才能浇,太阳出来是晓,过节踩高跷,别看长的像意思可不同 。”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法的指导,会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更多有实际作用的知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4.诗人来到遗爱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美美地读第一、二行 。这时候,诗人的耳边响起鸟叫声和泉水的叮咚声 。(教师巡视,指导小A的朗读,进一步正音、补缺)
师:这里藏着你们的老朋友,你们天天见到“语”在古诗中什么意思?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读“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请小A认真地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感悟诗歌的意境,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内心触动深刻,理解加深 。同时也让小A不断地巩固古诗 。]
5.出示填空:这是一首()的短诗,诗以“()”、“()”、“()”、“()”、“()”的点染,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通过”()”、“()”、“()”等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的热爱 。(填完后,请小A跟着同桌一起读 。)
师:让我们身临其境,跟随白居易的步伐一齐来到庐山脚下,学生配乐朗诵诗意,其他学生闭目聆听 。
[设计意图:在填空、音乐中,总结全文,升华了情感 。]
(三)、教后选读、适当拓展
1.读词语 。(请助学小伙伴教教小A)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新知]
2.选背山水诗歌 。(让助学伙伴帮小A找一找山水诗,请小A摘抄几首山水诗)
[设计意图: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要求,达到积累,拓展的目的,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 。教师范读 。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
4、全班齐读 。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
学生谈 。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 。(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4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 。(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 。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小组交流 。)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 。(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 。(指几名学生说 。)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小组交流 。)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 。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学会生字新词 。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3、理清文章脉络 。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 。困苦的遭遇 。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
三、指导分段朗读 。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
课时划分
两课时 。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
(4)用生字组词练习 。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
3、指名反馈 。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
2、全班读一读 。
3、指名分段读课文 。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在1876年成功发明的 。他是怎么发明电话的呢?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 。(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
(2)拆船板做音箱 。
(3)硫酸溅到人腿 。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
教学建议: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
(3)感情朗读 。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活动 。
同学们,现在我们照例开始每节课前的“你说、我说、大家说”活动,今天的说话主题是:花的王国是绚丽多姿,五彩斑斓的,如果能化身为鲜花王子,花朵公主,你愿做哪种花?为什么?
二、导入课题 。
如果可能的话,老师和前面那位同学一样,也愿意做一朵洁白无瑕、清香醉人的白荷花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借这个机会老师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化身为荷花仙子,亭亭玉立在荷池中,尽情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愿意去的同学请举手 。都愿意,太棒了!现在,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飞进那清晨的荷花池中去吧 。
三、播放课件,生观看,并说说自己找找自己 。
1、学生观看,找找自己,边看边指:满池的荷花中,有你有我,有大家,那么哪一朵是你呢,请赶快找一找,找的时候可以可以指指点点,自由抒发此时的感受 。
2、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形容一下池中的自己 。
从你们充满喜悦的脸上可以看出来,找到自己了,是吧?好了,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自己或我们大家吗?
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
翩翩起舞、争奇斗妍、雪白雪白、娇艳亮丽
……
说得真好,能用积累的词语把自己形容得如此优雅,如此动人,真了不起!想不想知道叶老先生妙笔下的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呢?好,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我们样子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分享 。
四、生自读课文,勾画句子并朗读汇报 。
过渡:荷花们,这些句子美吗,是呀,每个句子都闪烁着美丽的色彩,都洋溢着浓浓的情感 。现在就请大家找出你认为写我们荷花写的最美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想美在哪儿,然后美美地读出来 。
五、生自读课文,勾画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并汇报 。
指名朗读,其他听读感受美,感受到的评议读美 。
他读出美了吗?从哪儿听出来的,没有读出来,应该怎么读 。
1、“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是简笔画)
“挨挨挤挤”我从挨挨挤挤中仿佛看到荷叶,数不胜数,密密麻麻,长势茂盛,富有生机 。(学生演示)“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翠色欲滴的绿,是湿润闪亮的绿,好美啊,“大圆盘”是写我们的小裙子,形状像个盘子,又大又圆,同样很美 。这是一条多么漂亮的短裙呀,穿上它,我们就更漂亮了 。喜欢吗?来,一起读出我们的喜欢来 。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
我觉得这个冒字读得特别美,从冒中,(迫不及待、兴高采烈、激动万分、争先恐后、欢天喜地、迅速地心花怒放、悄悄地不可阻挡的)荷花姑娘荷花王子们,我们玩个文字游戏,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跳”!“探”!“蹦”!“伸”!“钻”!
是呀,我们为什么跳出来,不探出来,不跳长出来,不伸出来,也不钻出来,而非要冒出来呢 。就是因为我们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长出来的,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请问,你们冒出来,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想到外面来透透气!(那就做做深呼吸吧)
我想向人们展示我的美丽!(叶老先生已经感受到了你迷人的美了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8篇】我想让人们都来观赏我!站在岸边的人们正在专心地欣赏你呢!
我想欣赏这美丽的世界!(世界很精彩,请好好欣赏吧)
我想和大家交朋友!(我就是你的好朋友)
我想让游客记下我的美丽!(看,有两位游客叔叔正在用摄像机记录你的美丽呢)
让我们再次用动听的朗读表达大家冒出来时的激动迫切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吧 。
3、(1)所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
启发想象:雪白雪白的花瓣儿,嫩黄嫩黄的莲蓬,碧绿碧绿的叶子,配在一起,真的是鲜艳夺目,美丽极了 。读出你的这种美吧!
花瓣像一张洁白无暇的玉床,嫩黄的小莲蓬像一个可爱的娃娃仰面躺在上面酣睡做美梦呢!这种感觉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妙,快点读出来吧!
(2)、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
欲开又合,羞羞答答,这是一位文静可爱、娇嫩羞涩的的荷花姑娘啊 。是谁呢,我看看,来(学生摆姿势),读一读,读出你的娇嫩羞涩 。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 。
花骨朵在哪里,我瞧瞧 。好可爱哟,真惹人喜欢 。真想摸一摸,还是算了,那样会伤害他的 。
是什么力量让它如此饱胀?
花瓣你争我抢,使劲往外挤,想向人们展示自己新换的衣裳 。
花蕊着急地探着头,多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
花香拼命想冒出去,非常希望人们闻闻自己沁人心脾、醉人肺腑的味道 。
总之,在这小小的花苞里面,有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在膨胀着,在涌动着 。
师:刚才,我们以欣赏词句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不同的美姿,一共有几种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白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师:读到这儿,有的荷花特别着急,有点不高兴了 。为什么呢,因为她美丽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叶老先生的笔下 。怎么办呢?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请你们大胆地尽情地展示出最优美、最动人的姿态吧 。师边看边描述:
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 。这是一位荷花战士,在站岗放哨 。
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 。哦美丽的姑娘在镜子前梳妆打扮、自我欣赏呢 。
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她在享受阳光温暖的拥抱呢 。
有的相依相偎,像亲密的姐妹在窃窃私语,偷偷说笑 。荷花姐妹在说悄悄话呢 。
刚裂开嘴笑的荷花婴儿 。荷花婴儿在做美梦,都笑出声了 。
六、想象说话,朗读感悟:想荷花 。
过渡:荷花仙子们,你们那洁白无瑕的颜色、婀娜娇艳的姿态,沁人心脾的清香,引来了太阳哥哥,引来了风姐姐,引来了小蜻蜓小鱼儿,还会引来了谁呢 。他们多么希望能和美丽的你们嬉戏玩耍,你们愿意吗?
1、想象说话:你想和他们玩什么?
那就尽情地玩耍吧,快去吧,它在等着你呢,希望你玩的快乐,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荷花们,此时此刻的你们的感受一定和美妙,谈谈吧 。通过朗读表达心中的快乐和幸福吧 。
2、配乐朗读,自由读文,指名朗读,其他听读表演 。
伴着优美的声音,让我们尽情舞蹈尽情欢乐吧,表演 。
过渡:荷花仙子们,在这个美丽的王国里,在这个神奇的舞台上,我们穿着雪白雪白的衣裳,碧绿碧绿的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时而静静站立,遐想连篇,时而甩动衣袖,翩翩起舞,时而切切私语,低声说笑,我们优雅的身影,明艳的色彩,无限的活力,深深地吸引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人们久久地站在荷花池边,欣赏着,赞叹着,听,叶老先生说:齐读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那画家的本来可真了不起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说:这么多的白荷花……
那画家的本来可真了不起 。一个活波可爱的孩子道:男生;这么多的白荷花……那画家的本来可真了不起 。听着人们的赞叹,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说我们是活的画呢,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呀,你想对这位画家说什么呢?荷花们可以窃窃私语,交流交流 。
是啊,白荷花们,正是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你们美丽优雅的身姿,赋予你们勃勃向上的生机,为人类造就这么一幅明艳动人的画卷!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好吗 。
停顿……
正如叶老先生所说: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给同学们上《荷花》一课呢!过了好一会儿,你们……
同学们,叶老先生用精美的文字、饱满的感情按照看荷花、夸荷花、想荷花的顺序,采用总分结合的方法,体现了荷花的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你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去描写自己喜欢的画吗,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吗?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说的三要素,通过阅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 。(知识目标)
2、能理解小说中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学会从情节、人物等分析中归纳主题,培养创新能力 。(能力目标)
3、能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能力目标)
4、学生能结合现实生活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区别“爱美之心”与“虚荣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情节结构,感受小说情节构设艺术特色 。
2、能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学会从情节、人物等分析中归纳主题 。
【教学难点】
1、能把握小说情节特点、人物形象,领悟巧妙构思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
2、结合现实生活,学生能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区别“爱美之心”与“虚荣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悬念设疑,导入新课(2分钟)
她,天生丽质,温柔善良,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不幸的是她生活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那是个道德沦丧、生活糜烂、惟利是图的社会,她不可避免地染上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习气 。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她为了满足一次在舞会上出风头的愿望,却付出了极不寻常的代价 。她是谁?她就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经典之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项链》,一起走近玛蒂尔德吧!
「设计意图:通过悬念设疑,导入新课,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
二、检查预习(3分钟)
1、教师投影:
(1)请读准下面的红色字的字音
(2) 解释下列词语
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读准音、说出义 。
2、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
学生在小卡片上写出莫泊桑的其他作品,越多越好,并进行交换信息 。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效果,读准字音,扫除阅读障碍;通过小卡片填写、互相传递,使关注更多的优秀名作,为正在举办的校园书香节增添生气」
三、研读课文,仔细品味(23分钟)
1、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教师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要求学生速读三分钟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收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的情节曲线 。(也可以是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2、阅读及精读课文:分析小说精巧的构思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段朗读,教师用多媒体配乐 。
(2)教师提问:在这几个情节中,哪些情节对人物命运影响最大?
学生分组讨论: 丢项链——人物命运的转折点 。
识项链——人物再次受到命运的捉弄和打击 。
(3)教师提问:从文章的内容看,大家不难理解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可以说它是合乎情理的 。有什么根据吗?
教师提示: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后明真相 。
学生相互探讨,并归纳情节中的三处伏笔 。
小结: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按借、丢、赔的过程展开,最后点出是假项链 。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 。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结合课文构思巧妙,教师处处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0分钟)
教师提问:“爱美”与“爱虚荣”、“追求幸福”与“贪图享乐”有哪些本质不同?
学生联系实际,分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师点评:一是看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风采,还是为了炫耀自己;二是看有无相应的经济能力;三是手段,是通过正当途径拥有,还是不择手段占有 。区别“追求幸福”与“贪图享乐”主要看其手段是否正当,前者是通过诚实的劳动或其他合法途径去实现,后者往往是通过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去获得 。
「设计意图:上述内容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让学生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总结 (1分钟)
教师总结:回应开篇,本文的第一句话说:“玛蒂尔德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一个“也”字揭示了悲剧产生的两个原因,既有社会因素,那个奢靡的社会浸染了她;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追求上流社会生活、爱慕虚荣败坏了她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项链》,故事悲剧性的结局,不就是在提醒我们大家:人生切莫像玛蒂尔德一样,让项链变成锁链!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脚踏实地地用诚实与勤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乃至理想吧!
六、课后作业(1分钟)
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谈谈你对路瓦栽夫人这一形象的认识 。(写300左右体会,为下节课做准备)
梦想乃至理想吧!
【教学反思】
小说由于有一定情节,学生比较感兴趣,加上老师精心点拨,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基本上能掌握课文的内容,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明白并深化主题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
4.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的原因 。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课件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的老师吗?那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2、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都不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认识一位他心目中的老师 。把板书补完整,齐读课题 。
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 。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从哪些问题入手去读懂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
3﹑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
(1)检查生字词 。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评价怀特森先生的句子,请找出来 。
出示句子: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
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三、再读课文,走近“的老师”
1、怀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1至5自然段,边读边用“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 。板书:举动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反馈交流
(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 。
板书:编造“猫猬兽”
(2)我们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并按照课堂笔记答卷,却得都得了零分 。
板书:测试得零分
(3)我们这次测试的零分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里 。
板书:记入成绩单
4﹑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编造“猫猬兽”的?从文中找出句子 。
5﹑交流 。
怀特森先生不仅编造了这种动物的名称,还说出它的生活习性及灭绝的原因,并且还把头盖骨给同学们看 。
(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可他讲授的时候却是“侃侃而谈” 。结合插图理解这个词)
6、面对老师这样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的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出示句子: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 。这算什么测试?怀特森算哪门子哪门子老师?指导朗读 。
四、细读课文,走进“的老师”
1、可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可气又可恨的老师却成了我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这样做有何目的呢?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认为怀特森是他“的老师”的依据,用“﹏”画出来 。
2、集体汇报交流 。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板书:具有……具有……
吸取教训
逐渐……逐渐……
不要……不要……
3、引读
(1)虽然怀特森先生故意编造“猫猬兽”的一切来忽悠学生,欺骗学生,但是作者认为他是的老师 。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
(2)虽然作者和他的同学们在测试中都得了零分,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 。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
(3)怀特森先生虽然把班上所有同学的成绩都记入成绩报告单 。但是作者仍然认为他是的老师 。那是因为——出示句子:他让我们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
(4)怀特森先生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
(5)怀特森先生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受益 。
4、怀特森先生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
五、实话实说,理解课题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认为他是不是你的老师?
2、其实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这样的老师》,而《我的老师》是编者改动的,那么编者为什么要改这个题目呢?谈谈你的想法 。
3﹑出示收集的有关科学精神的故事 。
六、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科学课是探索真理的一门课程 。在科学研究上特别需要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
2、这样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培养出了这样一位学生,这就是本文的作者——美国的作家大卫·欧文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介绍他的老师呢?
2、写一个用一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片段 。
七﹑课外练习 。
(1)选取一个典型的事例,来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长辈,注意写清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
(2)课后继续查阅,收集关于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故事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