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的特点


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 。春秋战国时,谷物品已有麦、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并已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称 。其中麦有大麦、小麦之分,黍、稷、稻也有许多品 。谷物加工技术已从杵臼、石磨盆、棒、碓等发展到石磨 。随着油料、调味的生产和青铜炊具的使用,当时出现了油炸、蒸制的面点 。类似炒盘的青铜炊具则可用以烤烙面点 。
【中式面点的特点】历史发展:
汉代随着石磨的广泛使用,发酵等面点制作技艺的提高,面点品种迅速增加,并在民间普及 。崔缇《四民月令》中记述的农家面食有燕饼、煮饼、水溲饼、酒溲饼等 。汉末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详细记述了饼,并也 。溲面使合并也 。胡饼作之大漫汗也,亦以胡麻着上也 。蒸饼、汤饼、髓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 。其中胡饼为炉烤的芝麻烧饼,蒸饼类似馒头,汤饼为水煮的揪面片,髓饼为动物骨髓、油脂和面制作的炉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