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书有关的诗句

1、《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 。
2、《渔家傲·寄仲高》
宋代: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
译文: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 。一封家书写满纸,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 。时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 。
遥问家乡红桥下的流水,何日才能驾扁舟到桥下寻找我的兄弟?我走遍天涯,已真的感到衰老疲惫 。愁思满怀,长夜难寐 。两鬓已白丝间黑发,在茶烟缭绕中虚度光阴令人悲 。
【跟家书有关的诗句】3、《京师得家书》
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
4、《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代: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
译文: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 。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 。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 。
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 。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 。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
5、《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
唐诗一封家书=金x10000这句是什么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释义:比喻家信的珍贵 。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示例:~,更何况是久盼方至! 桑逢康《洁光——郭沫若与安娜在上海》,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家信的珍贵 。
边防战士最渴望的一封家书是什么?用诗表示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于,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参考资料:死字旗
用老婆我爱你,你辛苦了,为开头的诗词写一封家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出自 纳兰性德 《蝶恋花》
一封家书只为垟,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让他三尺又何仿 。这首诗是一典故 。请问这典故出自何地 安徽省桐城市西南
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 。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 。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 。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 。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 。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
谁能根据《一封家书》写一篇母亲给孩子的信,诗歌形式的 。谢谢 。。。急用!!!!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
现在工作很忙吧
身体好吗
我现在广州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虽然我很少写信
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
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
也该歇歇了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
别舍不得穿上吧
以前儿子不太听话
现在懂事他长大了
哥哥姐姐常回来吧
替我问候他们吧
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
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
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
今年春节我一定回来
好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敬礼
此致那个敬礼
一封家书 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