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下一位皇帝,万历当了多少年皇帝

万历帝朱翊钧在位时间有多长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 , 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
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前期勤于朝政而后却有30年不上朝 , 历史学家对此褒贬不一 , 让我们深度解读这个史上城府最深的皇帝 。朱翊钧(万历帝 , 1563年8月27日-1620年7月21日) , 即明神宗 ,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 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 , 生母孝定太后李氏 。
其实在隆庆二年(1568年) , 他就被立为皇太子 , 正位东宫 。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 , 年号万历 。当年五月二十二日 , 明穆宗病危 , 三天后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召入宫中 。明穆宗抓住高拱的手 , 临危托孤 , “以全国使先生劳累” 。司礼监太监冯保宣读给太子朱翊钧的遗诏: “遗诏与皇太子 。五月二十六日 , 明穆宗即崩于乾清宫 。六月初十 , 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即位 , 次年改元万历 。励精图治
万历皇帝继位伊始 , 大学士高拱马上呈进新政五事 , 要求其御门听政 , 亲答奏请 , 面见辅臣 , 议处要事 , 且一应章奏览后俱须发送内阁看详拟票 , 杜绝内批留中 。在读书方面 , 朱翊钧也是从一开始就坚持按照祖宗旧制 , 举日讲 , 御经筵 , 读经传、史书 。在明朝的众皇帝中 , 除明太祖朱元璋之外 , 像朱翊钧那样确实是不多见的 。朱翊钧即位后 , 就按照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 , 每天于太阳初出时就驾幸文华殿 , 听儒臣讲读经书 。然后少息片刻 , 复回讲席 , 再读史书 。至午饭完毕时始返回宫内 。只有每月逢三、六、九常朝之日 , 才暂免讲读 。除此之外 , 即使是隆冬盛暑亦从不间断 。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以后 , 朱翊钧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 , “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对张居正不仅委以重任 , 而且尊礼有加 , 言必称“元辅张先生” , 或“张先生” , 从不直呼其名 。朱翊钧从思想上到行动上 , 全力支持张居正 , 合力进行改革 , 推行万历新政 。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 , 是万历元年(1573年)推行的章奏“考成法” 。它是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提出的 , 意在“尊主权 , 课吏职 , 信赏罚 , 一号令” , 提高朝廷机构办事效率 。经济领域的改革 , 一是清丈全国田亩;二是推广“一条鞭法” 。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 , 朱翊钧下令在福建行省进行试点 。推广“一条鞭法” , 是当时经济改革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万历九年(1581年) , 一条鞭法已在全国各地“尽行之” 。这标志着整个张居正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 。
万历朝的前十年 , 在幼年朱翊钧的支持下 , 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 政府面貌焕然一新 , 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 , 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 , 朱翊钧从此开始亲政 。这次改革 , 始于万历元年(1573年) , 至万历十年(1582年)基本结束 。具体步骤是 , 前五年以政治改革为重点 , 后五年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 。十年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 扭转了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 。朱翊钧亲政后 , 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 。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 , 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 , 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 巩固了汉家疆土 。后世有说明军虽均获胜 , 但军费消耗甚钜 。而三大征实际军费则由内帑和太仓库银足额拨发 , 三大征结束后 , 内帑和太仓库仍有存银 。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 , 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 , 身体虚弱 , 每况愈下 。因此 , 朱翊钧执政中后期 , 几乎很少上朝 。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 。“万历三大征”中边疆大事的处理 , 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 , 而不是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 。在三大征结束之后 , 朱翊钧对于大臣们的奏章的批复 , 似乎更不感兴趣了 。朱翊钧“日夜纵饮作乐” 。从同年起 , 为争立皇太子 , 演成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 。
明末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 , 门户之争日盛一日 , 互相倾轧 。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 , 名目众多 。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 , 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万历十七年(1589年) , 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 , 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至于贪财一事 , 朱翊钧他在亲政以后 , 查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产 , 就让太监张诚全部搬入宫中 , 归自己支配 。为了掠夺钱财 , 他派出宦官担任矿监税使 , 四处搜括民财 。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 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 , 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顺父母、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约开支、听取意见、亲人和贤人 , 都不能够像当初一样 。”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 , 方入内阁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 。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 , 却无计可施 , 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万历四十年(1612年) , 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 , 那些致力于废除掉 , 皇上深居二十多年 , 从来没有一个接见大臣 , 天下将要沦陷的忧虑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 , “部、寺大官十缺六、七 , 风宪重地空署几年 , 六科只剩下四个人 , 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
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 , 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之乱 , 也没有外戚干政 , 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 , 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 , 万历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都有反应 , 表示虽然忽略一般朝政 , 还是关心国家大事 , 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三月 , 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 , 加上辽东惨败 , 国事困扰 , 终于病重不起 。七月二十一日 , 在弘德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 终年五十八岁 。明神宗在位期间 , 前十年奋发图强 , 中间十年由勤变懒 , 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 。他的主要特征 , 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 , 始终“魁柄独持” , 可谓操权有术 , 从这一点说 , 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 。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 。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 , 中国封建社会也已经发展到晚期 。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 , 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 , 加上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 , 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 , 迎来新时代的曙光 , 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 , 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历史已成往事 , 好坏褒贬由他人评说 。
【朱翊钧下一位皇帝,万历当了多少年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