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如何押韵

如何写诗押韵:
一、首先 , 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 。一般由四句组成 , 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
二、押韵区别:
绝句:绝句在押韵上 , 根据形式的不同 , 要求也不一样 , 其中律绝最严格 , 和律诗一样 , 要讲究平仄相对 , 押韵严格 。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 , 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 。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 , 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 , ”平“对”仄“或“仄“对”平” 。
三、写好押韵 , 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 , 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 , 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 , 所组成的一首歌谣 , 是一种对偶句 。它言简意深 , 词语对仗 , 平仄协调 , 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例如:天对地 ,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 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 , 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 , 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 , 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 , 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 , 漫漫朔雪冷鱼翁 。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 , 再配合对子歌 , 使诗中词语对仗 , 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
扩展资料
一、诗歌的韵律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平仄相对来展现 。平仄的运用也有一定格式 , 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 , 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现代对于平仄的区分主要通过汉语拼音 , 将一二声作为平 , 三四声作为仄 。
在古代 , 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 
上声高呼猛烈强 , 
去声分明哀远道 , 
入声短促急收藏 。
简单来说 , 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
二、对于不同长短和不同平仄开头的诗也有不同的规范;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绝句 , 百度百科——律诗
写诗词怎样写才能押韵?
汉字的发音 , 用汉语拼音来解释 , 是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音合拼而成 , 比如“人”字的发音 , 由声母r和韵母en拼出来 。
所谓押韵 , 就是两句话 , 各自最后一个字的拼音韵母相同 。
比如人(r-en)和真(zh-en)、春(ch-un) 。
这里春字的韵母un实际是uen的缩略规范 , 其中en是韵尾 , 押韵 , 只要韵尾一致即可 。
平仄 , 是汉字发音的声调 , 平声 , 过去分阴平、阳平 , 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声调中的一声和二声;仄声 , 过去有上、去、入三声 , 上声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声调的三声 , 去声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声调的四声 。
入声 , 这个声调 , 在今天的标准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了 , 过去的入声字 , 今天已经分摊进其他四个声调里 , 其中以归入平声的居多 。
作为诗词、诗歌来讲 , 由于体裁的不同 , 押韵的方式也略有差异 。
像我们看到的古诗中的五言、七言等体裁 , 是两个五言或七言句子合成一个完整句子 , 称为“一联” , 每联的结尾押韵 。
而且 , 韵字的声调必须保持一致 , 即平声和平声字相押 , 仄声和仄声字相押 。
平仄声调之间不得押韵 。
但是 , 有一些特殊情况下 , 一联中的两个句子都需要押韵——其一长诗(篇幅较短的诗 , 中间换韵的情况极为罕见)换韵的地方 , 换韵的一联 , 首句要起新韵 , 次句要押新韵 , 其后 , 每联一押新韵 。
其二 , 就是一首诗的首联首句 , 通常可押可不押 , 主要看首句尾字的声调 , 如果首句尾字的声调与全诗韵脚声调一致 , 则必须押韵 , 反之 , 则不用押韵 。
这就是你问题中所举例子 , 为什么一二句押韵——因为首句尾字是平声 , 所以必须押韵 。
第三句不押 , 因为第三句与第四句是一联 , 联尾押韵即可 。
且格律诗一联中上下两句的平仄要对应起来 , 第三句的尾字必须是仄声 , 它不能和平声字来押韵 。
现代诗歌体裁的押韵 , 则要宽得许多 。
通常不必考虑押韵字的声调 , 即平仄声之间是可以押韵的 。
它也是完整句子之间来押韵 , 一个完整句子 , 到底由多少短句组成 , 没有明确限制 , 可多可少 。
不像格律诗规定得那样严格 。
但一般来说 , 组成完整句子的短句 , 也不宜太多太长 。
写诗如何押韵
如何写诗押韵: 一、首先 , 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 。
一般由四句组成 , 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 , 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 , 简称七律 。
二、押韵区别: 绝句:绝句在押韵上 , 根据形式的不同 , 要求也不一样 , 其中律绝最严格 , 和律诗一样 , 要讲究平仄相对 , 押韵严格 。
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
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 , 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 。
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 , 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 , ”平“对”仄“或“仄“对”平” 。
三、写好押韵 , 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 , 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 , 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 , 所组成的一首歌谣 , 是一种对偶句 。
它言简意深 , 词语对仗 , 平仄协调 , 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例如:天对地 , 雨对风 。
大陆对长空 。
山花对海树 , 赤日对苍穹 。
雷隐隐 , 雾蒙蒙 。
日下对天中 。
风高秋月白 , 雨霁晚霞红 。
牛女二星河左右 , 参商两曜斗西东 。
十月塞边 , 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 , 漫漫朔雪冷鱼翁 。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 , 再配合对子歌 , 使诗中词语对仗 , 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
扩展资料 一、诗歌的韵律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平仄相对来展现 。
平仄的运用也有一定格式 , 称为格律 。
平声和仄声 , 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
现代对于平仄的区分主要通过汉语拼音 , 将一二声作为平 , 三四声作为仄 。
在古代 , 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  上声高呼猛烈强 ,  去声分明哀远道 ,  入声短促急收藏 。
简单来说 , 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
二、对于不同长短和不同平仄开头的诗也有不同的规范;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绝句 , 百度百科——律诗...
诗歌中怎样押韵?
诗歌都是押韵的 。
有的是句句押韵 , 有的是隔句押韵 。
近体诗除有的句首入韵外 , 都是隔句押韵 。
古体诗一般也是隔句押韵 。
在这一点上 , 两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
说近体诗押韵严格 , 主要是指:⑴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 古体诗则既可押平声韵 , 也可押仄声韵 。
⑵近体诗不能”出韵“ , 也就是说 , 韵脚(即押韵的字)必须只用同一个韵中的字 , 不许用邻韵的字 。
诗人用韵一般根据当时的语音 , 同韵(即主要元音、韵尾相同)相押 。
上古三十个韵部基本上适用于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 。
魏晋以后 , 语音的变化越来越大 , 诗人用韵也有不同 。
南北朝出现了许多供诗人选字押韵而编写的韵书 。
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分为一百九十三韵(声调不同属于不同的韵) 。
北宋陈彭年编篆的《广韵》 , 在《切韵》的基础上细分为二百零六韵 。
但是《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 , 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口语 , 诗人们都苦其苛细 。
事实上唐朝人做诗也不完全按照一百九十三韵或二百零六韵 。
当时就有”同用“的规定 , 允许人们把某些临近的韵合起来用 。
到南宋江北平水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 , 成一百零七韵 。
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又并为一百零六韵 。
这一百零六韵就是常说的”平水韵“ 。
”平水韵“包括平生三十韵 , 上声二十九韵 , 去声三十韵 , 入声十七韵 。
尽管”平水韵“是南宋时才出现的 , 但反映了唐朝人做诗用韵的部类 。
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真韵 , 李白《渡荆门送别》、杜甫《旅夜书怀》用尤韵 , 杜甫《登高》用灰韵 , 等等 。
唐以后直到近代 , 尽管实际语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 但人们做近体诗时 , 还都依照”平水韵“ 。
每一首诗的韵脚都必须是”平水韵“中同一韵里的字 , 否则就叫”出韵“ 。
”出韵“的诗 , 就不能算标准的近体诗 。
所以 , 近体诗的用韵是很严格的 。
古体诗就不然 , 它用韵较宽 , 可以用邻韵的字 。
例如杜甫《北征》的第一段 , 韵脚”吉、室、日、筚、出、失“是质韵 , ”勿“是物韵 , ”切“是屑韵 , ”惚“是月韵 。
古体诗还可以换韵 。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前十几句 , 基本是平仄相间:”客、瑟“是陌、质和韵(仄) , ”船、弦“是先韵(平) , ”别、月、发“是屑、月和韵(仄) , ”谁、迟“是支韵(平) , 而”见、宴、面“是霰韵(仄) 。
至于楼上说的”平仄“ 。
到齐梁时代 , 诗体又逐渐发生了变化 。
这种变化主要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创作中讲究平仄 。
当时有所谓”永明体“ , 它的特点就是讲究声律 , 沈约和谢脁为其代表作家 。
到唐代 , 就正式形成了一种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 。
这就是所谓”近体诗“(包括律师和绝句) 。
但唐以后也仍然有按照古诗的作法写诗的 。
既不讲究平仄和对仗 , 这种诗称为”古体诗“ , 也叫”古风“ 。
【省略掉的是平水韵 , 你可以到网上搜搜 。

古诗押韵规则
什么叫“押韵”?在“韵文”里 , 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尾 , 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 , 这就叫“押韵” 。
由于押韵的字放在句末 , 所以又叫“韵脚” 。
押韵时可以每句都用(指句号 , 含叹号、问号 , 为一句) , 也可以连分句也用韵 , 还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 。
这叫押韵方式 , 或称“韵律” 。
韵的和谐程度是构成的条件的差异而不同造成的 。
如果主要元音与韵尾(指有韵尾的字)完全相同 , 就是最和谐、最严格的韵;如果主要元音不同 , 只是接近 , 那就是较宽的韵(如:“门”men、“心”xin , );如果不同程度更大 , 连韵尾也不同 , 那就是“通韵” , 也就是更宽的韵(一般用在散文押韵是在诗文中 , 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 , 一般把韵放在句尾 , 所以又叫韵脚 。
句子押韵 , 不仅便於吟诵和记忆 , 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
例子(1):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中) 。
如何写诗词?
一是思维是全过程始终不离开形象 。
创作中的思维过程是:“物象——直感印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这样一个形象思维过程 。
用画竹来概括就是:“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笔下之竹”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画家的思维始终没有离开“竹”这个形象 。
二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起着特别突出的作用 。
艺术形象是艺术想象的产物 。
(1)创造性的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的感性特征(包括微小的细节)再现在知觉表象中 , 使作者从直观点中把握事物本质 。
(2)艺术想象可以补充直接经验的不足 , 使作者突破直接经验的局限 , 从更广阔的领域里去组合、创造 。
如《岳阳楼记》 , 作者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楼 , 然而他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想象 , 写出了千古名文 。
(3)通过艺术想象 , 可综合改选素材、集中突出地显现事物的本质和个性特征 。
三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感情的波动 , 情感渗透于想象之中 。
情感波动表现为“进入”和“跳出” 。
进入 , 即指作者不能一味沉浸于对象的体验之中 , 必须跳出来 , 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自己的情感体验 。
扩展资料: 古人写律诗 , 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 。
韵书的历史 , 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 。
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 , 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 , 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 。
一般人所谓“诗韵” , 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 。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 , 上声29韵 , 去声30韵 , 入声17韵 。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 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 , 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
在韵书里 , 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 。
平声字多 , 所以分为两卷 , 等于说平声上卷 , 平声下卷 , 没有别的意思 。
参考资料:诗词-百度百科...
关于古诗和现代诗的押韵
古诗: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诗词理解能力 。
平时要多看一些古诗词 , 文言文之类的 。
写诗要注重平仄 , 押韵 , 对仗等 。
所谓押韵 , 是把同一韵部 , 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 , 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 , 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 。
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 , 即押在句末一字上 。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 。
绝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音的 。
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 。
从上古的>、> , 到定型的唐诗 , 一直到今天的诗歌 , 都是要讲押韵的 。
没有和谐的音韵 , 吟咏起来就不朗朗上口了 。
可用旧时韵书“平水韵” , 但该诗韵有107个韵部 , 使用不易 , 因为分韵太窄;也可用新韵 , 即以普通话语音来押韵 , 韵目只有18个韵部 。
正格绝句 , 平起首句不入韵和仄起首句不入韵 , 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 , 平起首句入韵和仄起首句入韵 , 必须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韵 , 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 。
平仄 , 是声调的讲究 。
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 , 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 。
简单地说就是平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 , 仄声就是三四声 。
绝句的格律 , 有四种格式 , 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 , 举例如下:1、 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咏树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 ,  深居沃野枝繁茂 ,  平平平仄仄 ,  岸边风拂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碧叶千张似玉雕 。
仄仄仄平平 。
雀跃树枝头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本是同根同血脉 ,  仄仄平平仄 ,  放鸭河中漾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为何飒飒起风涛 。
平平仄仄平 。
清波荡小舟 。
2、 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语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天心随意弄迷离 ,  平平仄仄平 ,  吟虹出远天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常使伊人费苦思 。
仄仄仄平平 。
兰水一诗泉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未必风涛初识我 ,  仄仄平平仄 ,  月带群星至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松花江水洗胭脂 。
平平仄仄平 。
笑声来枕边 。
3、 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暴风 李频·渡双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一阵狂飙如猛兽 ,  仄仄平平仄 ,  岭外音书断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飞沙走石信天游 。
平平仄仄平 。
经冬复历春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屋摧树倒禾苗折 ,  平平平仄仄 ,  近乡情更怯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暴戾人间万象蹂 。
仄仄仄平平 。
不敢问来人 。
4、 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咏李白 碧波·咏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  行路方知蜀道难 ,  仄仄仄平平 ,  宇宙现穹隆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千篇斗酒海天宽 。
平平仄仄平 。
金轮挂太空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胸中日月吟风处 ,  平平平仄仄 ,  环球光耀彩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何止吴歌楚舞寒 。
仄仄仄平平 。
万物显春荣 。
至于对仗 , 一般地讲 , 绝句可用对仗 , 也可不用对仗 , 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 不强求 。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 , 就可以全诗用对仗 , 例如:曾金美·赠友人(碧波诗词读后感) 碧水粼粼含雅韵 , 波光闪闪奏清音 。
诗心美美如佳酿 , 词意甜甜欲醉人 。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 , 就可以全诗不用对仗 , 例如:碧波·桃花 春风吹醒故林丛 , 蕊满枝头绽嫩红 。
神韵犹如仙子美 , 惹来蜂蝶吻娇容 。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前两联 , 则前联不对仗而后联对仗 , 例如: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 , 南山当户转分明 。
更无柳絮因风起 , 唯有葵花向日倾 。
反之 ,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后两联 , 则前联对仗而后联不对仗 , 例如: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现代诗的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 , 形式上分行排列 。
诗歌“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 , 好像音乐一样 。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
当然现代诗并不要求必须押韵 , 但还是应该适当讲究节奏和韵脚 , 这样才能具有音乐美 。
写诗何为押韵?
现代诗歌并没有格式的要求 这个主要是相对于古体诗也就是律诗而言 现代诗歌有几个要素 第一象征主义 就是说不能直白的来描述一个东西 这是大忌 就好比你用写风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而不是就是在写风景 第二呢现代诗要求有一定节奏 诗歌的节奏 所以会出现长短句 像歌一样 有高潮部分有平缓部分 这两个算是现代诗的要素吧 至于押韵 押韵就是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比如 烟 眼 盐 言 这时候你不用同一个声调 就会有一些节奏 当然现代诗也可以不押韵 至于意境 应该说是诗歌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什么体裁的诗歌 意境永远是第一位的东西 文骨! 立言之本 你可以看看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这也就是非常简单的回答下 你要有兴趣可以加我 慢慢聊这个事 望采纳
诗词中的押韵怎么理解
古典诗词押韵 ,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 狭义的押韵 , 是指在一定的句式中使用相同的“韵脚” , 例如律诗 , 每两句的最后一个字韵脚是相同的 。
所谓韵脚 , 按现代普通话讲 , 就是在一定句式中两个或者几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 , 其韵母应该是相同的 。
但古代由于每个字没有统一的拼音 , 加上各地方言很多 , 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有时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朝代发音也不一致 , 所以要使用“韵书”来统一音韵 , 这个东东很复杂 , 我的观点是:现在没有必要去深入研究它 , 按拼音字母押韵就很好 。
广义的押韵 , 是指诗词的每一句都是要讲“平仄”的(古风、乐府等除外) 。
所谓平仄 , 也可以用现代普通话的拼音字母来简单举例 , 平就是阴平、阳平的发音 , 所谓仄 , 就是第三、第四声(上声、去声)的发音 。
古代韵书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 , 还有个“入声” , 这个入声一般是比较短促的发音 , 在现代普通话中阴阳上去中都有 , 也很复杂 , 同样没有必要去研究它 。
为什么古典诗词押韵呢?因为古典诗词 , 是可以吟唱的 , 尤其是词 , 那一般是要配乐演唱的 , 押韵时韵脚相同 , 吟唱起来就很顺口 , 并且容易记忆;如果加上平仄 , 每句诗词吟唱起来发音就有高有低 , 婉转动听 , 如果没有平仄就可能是扯着嗓子喊 , 或者有气无力一直向下低沉 , 或者一直向上搞“高八度”、甚至超八度 , 那就不是诗歌了 。
所以 , 中国古典诗词的吟唱是与现代诗歌的“念诗”不同的 , 不仅语言美 , 而且音韵美 , 这是洋夷所谓“诗”难以企及的 。
【写诗如何押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