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有什么著名诗词,越著名越好?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咏梅》)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 《古风》) 闻道梅花坼晓风 ,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 《梅花绝句》) 寒梅最堪恨 ,  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 池边新栽七株梅 , 欲到花时点检来 。( 白居易《新栽梅》) 一枝梅花开一朵 , 恼人偏在最高枝 ( 杨万里 《探梅》) 草色青青柳色黄 ,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 , 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竹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记得采纳啊
唐宋著名诗词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 , 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 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 , 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
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 , 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 , 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 , 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 , 日暮聊为梁父吟 。
繁华烂漫靠近高楼客人看了反而伤心 , 天下万方多难的时候来登临 。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之间涌来 , 五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就像古今世事的变幻 。
朝廷就像北极星 , 稳固而不改变 , 西山的贼寇别想来侵扰 。
可怜那昏庸的刘禅还有祠庙 , 在这黄昏时分姑且唱一曲"梁父吟″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 , 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 白云重重叠叠 ,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 ,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 , 游览不够 ,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吴天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一随轻车简从 , 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 , 奉使前行啊 , 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
恰是路边的蓬草 , 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 , 又如那天际的大雁 , 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 , 挺拔着一柱 , 灰黑直聚的燧烟 , 横卧如带的黄河 , 正低悬着一团 , 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
行程迢迢啊 , 终于到达萧关 , 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呼啸 , 黄沙千里 , 遮天蔽日 , 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 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 , 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 , 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 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 , 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 , 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甲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 , 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北风席卷大地 , 白草被刮得折断了 , 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 , 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 , 沾湿了罗幕 , 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 , 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 , 都觉得铁衣太寒冷 , 难以穿上 。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 , 愁云暗淡无光 , 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 , 给回去的客人饯行 , 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
傍晚在辕门外 , 纷纷大雪飘落 , 红旗被冰雪冻硬 , 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 , 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
山岭迂回 , 道路曲折 , 看不见您的身影 , 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千里江南 , 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 , 到处是绿叶映衬红花 , 水边的村落 , 靠山的城镇 , 酒帘迎风招展 。
南朝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 多少楼台隐现在迷茫的烟雾般的细雨中 。
唐宋八大家里面为什么没有李白和白居易,他们的诗词不是很著名的吗...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 , 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 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 , 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
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 , 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 , 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 , 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 , 日暮聊为梁父吟 。
繁华烂漫靠近高楼客人看了反而伤心 , 天下万方多难的时候来登临 。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之间涌来 , 五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就像古今世事的变幻 。
朝廷就像北极星 , 稳固而不改变 , 西山的贼寇别想来侵扰 。
可怜那昏庸的刘禅还有祠庙 , 在这黄昏时分姑且唱一曲"梁父吟″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 , 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 白云重重叠叠 ,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 ,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 , 游览不够 ,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吴天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一随轻车简从 , 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 , 奉使前行啊 , 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
恰是路边的蓬草 , 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 , 又如那天际的大雁 , 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 , 挺拔着一柱 , 灰黑直聚的燧烟 , 横卧如带的黄河 , 正低悬着一团 , 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
行程迢迢啊 , 终于到达萧关 , 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呼啸 , 黄沙千里 , 遮天蔽日 , 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 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 , 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 , 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 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 , 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 , 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甲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 , 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北风席卷大地 , 白草被刮得折断了 , 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 , 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 , 沾湿了罗幕 , 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 , 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 , 都觉得铁衣太寒冷 , 难以穿上 。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 , 愁云暗淡无光 , 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 , 给回去的客人饯行 , 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
傍晚在辕门外 , 纷纷大雪飘落 , 红旗被冰雪冻硬 , 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 , 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
山岭迂回 , 道路曲折 , 看不见您的身影 , 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千里江南 , 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 , 到处是绿叶映衬红花 , 水边的村落 , 靠山的城镇 , 酒帘迎风招展 。
南朝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 多少楼台隐现在迷茫的烟雾般的细雨中 。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都有哪些著名诗词?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 , 苏洵 , 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
(分为唐二家 , 宋六家) 。
韩愈——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 , 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 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gǔ)鉧(mǔ)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xún)——《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 , 《浣(huàn)溪沙》 , 《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
苏辙—— , 《栾(luán)城集》84卷 , 《栾(luán)城应诏集》12卷 。
曾巩(gǒng)——《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请列举他们的古诗词,还要过程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 , 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唐朝1. 韩愈——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 , 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2. 柳宗元——寓言故事《三戒》 ,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 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
宋朝1. 欧阳修——《醉翁亭记》 , 《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2. 苏洵——《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
3. 苏轼——《水调歌头》 , 《浣溪沙》 , 《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
4. 苏辙——《栾(luán)城集》84卷 , 《栾城应诏集》12卷 。
5.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
6.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唐宋八大家古诗词具体代表作品——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崩云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人间如梦 , 一樽还酹江月 。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
莫道官忙身老大 , 即无年少逐春心 。
凭君先到江头看 , 柳色如今深未深 。
3、再上湘江 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 , 今朝又上来 。
不知从此去 , 更遣几年回 。
4、蝶恋花 欧阳修谁道闲情抛弃久 , 每到春来 , 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 , 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 , 为问新愁 , 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 , 平林新月人归后.5、欧阳永叔白兔 苏洵:飞鹰搏平原 , 禽兽乱衰草 。
苍茫就擒执 , 颠倒莫能保 。
白兔不忍杀 , 叹息爱其老 。
独生遂长拘 , 野性始惊矫 。
贵人识筠笼 , 驯扰渐可抱 。
谁知山林宽 , 穴处颇自好 。
高飚动槁叶 , 群窜迹如扫 。
异质不自藏 , 照野明暠暠 。
猎夫指之笑 , 自匿苦不早 。
何当骑蟾蜍 , 灵杵手自捣 。
6、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苏辙:南过庾岭更千山 , ?润由来共一天 。
云塞虚空雨翻瓮 , 江侵城市屋浮船 。
东郊晚稻须重插 , 西舍原蚕未及眠 。
独掉扁舟趁申卯 , 米盐奔走笑当年 。
客到炎陬喜暂凉 , 江吹虚阁雨侵廊 。
回看野寺山溪隔 , 卧觉晨炊稻饭香 。
荔饷深红陋樱枣 , 桂醅淳白比琳琅 。
思移峤北应非晚 , 未省南迁日月长 。
7、八公山 王安石淮山但有八公名 , 鸿宝烧金竟不成 。
身与仙人守都厕 , 可能鸡犬得长生 。
8、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 倚得东风势便狂 。
解把飞花蒙日月 , 不知天地有清霜 。
除了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外,唐宋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白居易(772—846)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又号醉吟先生 。
太原(今属山西)人 。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 , 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 , 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 。
后为杭州刺史 , 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 , 以刑部尚书致仕 。
晚居洛阳 , 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 , 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 , 称“刘白” 。
[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 形式多样 , 语言平易通俗 ,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
词不多 , 但影响后世甚大 。
有《白氏长庆集》 。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刘禹锡(772年—842年) , 字梦得 , 河南洛阳人 , 自称“家本荥上 , 籍占洛阳”  , 又自言系出中山 。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 有“诗豪”之称 。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 , 进士及第 ,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 , 为杜佑所器重 , 后从杜佑入朝 , 为监察御史 。
贞元末 , 与柳宗元 , 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 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
会昌时 , 加检校礼部尚书 。
卒年七十 , 赠户部尚书 。
刘禹锡诗文俱佳 , 涉猎题材广泛 ,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4]  ,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 论述天的物质性 , 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
有《刘梦得文集》 , 存世有《刘宾客集》 。
元稹(779年-831年) , 字微之 ,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 拓跋什翼犍第八子彭城王拓跋力真的后代 , 隋朝兵部尚书、益州总管长史、平昌郡公元岩六世孙 。
父元宽 , 母郑氏 ,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诗作号为“元和体” 。
元稹十五岁明经及第 , 授校书郎 , 后又官监察御史 , 因得罪宦官遭到贬谪 。
穆宗登基 , 官职不断升迁 。
长怯邺年(八二二) , 和裴度一同拜相 , 不久出为同州刺史 , 最后任武昌军节度使 , 卒于任所 。
元稹诗作辞浅意哀 , 仿佛孤凤悲吟 , 极为扣人心扉 , 动人肺腑 , 其乐府诗创作 , 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 , 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
元稹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
存诗八百三十余首 , 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
王维(701年-761年 , 一说699年—761年) , 字摩诘 , 汉族 ,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 祖籍山西祁县 , 唐朝诗人 , 有“诗佛”之称 。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 画中有诗 。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 , 任太乐丞 。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 今存诗400余首 , 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
王维精通佛学 , 受禅宗影响很大 。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 , 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 , 非常多才多艺 , 音乐也很精通 。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孟浩然(689年或691年-740年)名浩 , 字浩然 , 号鹿门处士 , 以字行 , 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 又称“孟襄阳” , 盛唐著名诗人 。
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 , 并称“王孟” 。
王昌龄 (698— 756) , 字少伯 , 汉族 , 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 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
早年贫贱 , 困于农耕 , 年近而立 , 始中进士 。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 又中博学宏辞 , 授汜水尉 , 因事贬岭南 。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
开元末返长安 , 改授江宁丞 。
被谤谪龙标尉 。
安史乱起 , 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
其诗以七绝见长 , 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 , 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 时谓王江宁 。
集六卷 , 今编诗四卷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 字幼安 , 号稼轩 ,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 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 人称词中之龙 , 与苏轼合称“苏辛” ,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辛弃疾生于金国 , 少年抗金归宋 , 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
追赠少师 , 谥忠敏 。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 现存词600多首 ,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 , 以豪放为主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 后被弹劾落职 , 退隐山居 , 公元1207年秋季 , 辛弃疾逝世 , 年68岁 。
柳永(987年-1053年) , 字耆卿 , 本名三变 , 字景庄 , 后改名永 , 排行第七 , ...
有没有写爱情一厢情愿,单恋的有名古诗词啊?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表面是这样的意思: 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 , 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 。
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 , 不由感到沮丧 , 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
延伸: 多情还是无情 , 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 笑容绽开的时候 , 似乎总有泪隐隐相伴 。
只是伤了自己的 , 总是无情的人和事 。
爱没有谁对谁错的是非标准答案 。
我们只同情那些笑渐不闻声渐消的无望者 , 却在很多的时候 , 并没有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所在 , 却会在胡思乱想中 , 考虑一些莫名的东西 。
有一些是实际的 , 有一些是虚无的 , 空到虚无 , 各种怪异的念头便会丛生 , 像疯狂的野草一样四处蔓延 , 而这样的放纵 , 时常让自己的思维放肆而行 , 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及时间里 , 悲天悯人 , 横眉冷对 。
下片抒写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 。
"墙里秋千"三句 , 用白描手法 , 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 , 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 , 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 。
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 , 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 , 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 。
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 , 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 , 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 。
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 , 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 , 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 , 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 , 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 , 盖佳人之"无情" , 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 , 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 , 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 , 直而见谤 , 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 , 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 , 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 , 在笑一切悲剧啊!蝶恋花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
【评解】 苏轼的词 , 以豪放著称 。
这首《蝶恋花》 , 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 , 表现诗 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 。
这首词借惜春伤情 , 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 。
上片惜春 ,  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 。
面对残红退尽 , 春意阑珊的景色 , 诗人惋惜韶光流逝 , 感慨宦海 沉浮 , 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 。
艺术构思新颖 , 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 , 别有一种耐 人玩味的情韵 。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 , 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 , 未必能过 。
孰谓 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 , 每易伤春 , 此独作旷达语 。
下阕墙内外 之人 , 干卿底事 , 殆偶闻秋千笑语 , 发此妙想 , 多情而实无情 , 是色是空 , 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 。
不过 , 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 以自慰自勉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
------------------------------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 , 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 , 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
“花褪残红青杏小” , 既写了衰亡 , 也写了新生 , 残红褪尽 , 青杏初生 , 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 , 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 。
睹暮春景色 , 而抒伤春之情 , 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 , 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 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 , 移向广阔的空间 , 心情也随之轩敝 。
燕子飞舞 , 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 。
春意盎然 , 一扫起句的悲凉 。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 , 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 , 梨花落后清明 ” , 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 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 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 , 本应同属一组 , 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 。
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 , 用“燕子”二句穿插 , 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 。
絮飞花落 , 最易撩人愁绪 。
这一“又”字 , 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 , 非止一次 。
伤春之感 , 惜春之情 , 见于言外 。
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 。
朝云歌喉将啭 , 却已泪满衣襟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 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 。
由于绿水之内 , 环以高墙 , 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  , 却见不到芳踪 , 所以说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
不难想象 , 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 。
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
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 , 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 , 则全部隐藏起来  , 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 , 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
可以说 , 一堵围墙 , 挡住了视线 , 却挡不住青春的美 , 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这种写法  , 可谓绝顶高明 , 用“隐”来激发想象 , 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
同样是写女性  , 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 , 情...
有什么古诗是些生日快乐的?不要藏头诗 。
要纯正对古诗词
(二楼的是将我的回答和一楼的回答合起来一字不变抄袭了一遍 , 没有一点自己的内容好没风格啊!为此特新增诗词于开头为楼主参考 , 因此屈居三楼)楼主的要求是适用于庆祝生日的古诗词 , 整理如下: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月中丹桂 , 自风霜难老 。
阅尽人间盛衰草 。
望中秋、才有几日 , 十分圆 , 霾风雨 , 云表常如永昼 。
不得文章力 , 白首防秋 , 谁念云中上功守 。
正注意 , 得人雄 , 静扫河山 , 应难纵、五湖归棹 。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 , 看再策勋名 , 印窠如斗 。
倏然已过头甲子 , 易老冯唐慨亦喜;也曾耐雪立程门 , 何须憾未沙场死 。
皓首穷经小有成 , 释疑传道无休止;努力加餐掖后进 , 杏坛频见鸿鹄起 。
龙年贺祖龙 , 寿比泰山松 。
李桃枝叶茂 , 诗坛不老翁 。
七十阳春岂等闲 , 几多辛苦化甘甜 。
曾经沧海横流渡 , 亦赖家庭内助贤 。
连日凝神新墨劲 , 五更着意旧诗鲜 。
如今但祝朝朝舞 , 当信人生二百年 。
金沙峭岸一株松 , 干劲枝遒塑祖龙 。
桃李盛时甘寂寞 , 雪霜多后竞青葱 。
根深更爱阳春雨 , 叶茂犹怜翠谷风 。
师表才情堪敬仰 , 古稀不愧焕神容 。
南山信步好逍遥 , 杖国而今又杖朝诗苑丰收夸老将 , 政坛竞秀领风骚阳春白雪抒怀抱 , 明月清泉尚节操汝向期颐跨劲足 , 我来祝福奉蟠桃 。
人长久 , 月长圆 , 春长在 翻一页日历 , 存百年基业;国永昌 , 家永睦 , 福永生 绘千幅蓝图 , 兴万代子孙 。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佛心永恒 福寿绵长年年有今日 , 岁岁有今朝时盛世昌春不老 岁月无情催白首丰衣足食寿弥高 东风有意焕青春福寿绵长活百岁 , 身体康健行如风 。
耳聪目明无烦恼 , 笑对人生意从容 。
蓬莱松柏枝枝秀 , 方丈芙蓉朵朵鲜;泰山不老年年茂 , 福海无穷岁岁坚 。
这个婆娘不是人 , 九天仙女下凡尘 。
生下儿子是个贼 , 偷得蟠桃奉慈亲 。
——唐寅古·祝寿诗(今韵)老骥应当早伏枥 , 却将儿女作嫁衣 。
人人都说夕阳好 , 户户皆围古树栖 。
可叹年衰无力气 , 未怜汗湿少休息 。
我今惭愧不亲至 , 心语权当贺寿诗 。
贺寿联一圣诞辰 , 在今日合家再庆二圣 , 同三代谢养育者恩七十古稀 , 更何况人生难得九十 , 有一老是子孙之福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壮士暮年 , 雄心不以 。
先想天下 , 后想国家 。
一代天骄 , 寿比南山南山瘦松栖云鹤 , 东篱疏桐落凤凰 , 西川潜蛟飞紫气 , 北斗流光降瑞祥 。
麒麟驮来人参果 , 彭祖又献开泰羊 , 王母蟠桃称上品 , 老聃争夸仙丹强 。
自古唯有仁者寿 , 从来都是忠厚长 , 勤俭始能传家远 , 恩泽子孙福满堂 。
【唐宋有什么著名诗词,越著名越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