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中江
曲江亭晚望
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早春忆微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
题元处士高亭
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
神弦
范成大
双娥一去三千秋,粉篁春泪凝古愁 。
神鼍悲鸣老龙怨,水为翻澜云为留 。
素空逗露晚花泣,神官行水鳞僮湿 。
潮声不平江风急,苍梧冥茫九山立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九
李白
水绿天青不起尘 。风光和暖胜三秦 。
万国烟花随玉辇 。西来添作锦江春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
日落长沙秋色远 。不知何处吊湘君 。
二,诗中花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山中春怀
【唐】齐己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
初冬夜饮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3)兰花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5)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隐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
8)蔷薇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
10)茶花
红茶花
【唐】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
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贺
屋雪凌高烛,山茶称远泉 。
11)荷花
韩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12)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
杜鹃花
【唐】成彦雄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
13)杨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
章江作
【唐】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15)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
写月的已经有人给了,我就不写了
诗歌《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的赏析粤秀峰,即越秀山,在今广州市区北部越秀公园内 。
山上名胜如越王台、歌舞冈以及镇海楼(五层楼)等,对于染有烟霞痼疾、泉石膏盲的人,都极有吸引力 。
谭敬昭与诗友黄香石(黄培芳,字香石,与谭敬昭、张维屏合称粤东三子)等,登上越秀山顶,在暮色中极目远眺,只觉得襟怀萧爽,遐想联翩 。
这首七绝,以爽利的语言、明快的调子,抒写出诗人对羊城江山的这一愉悦感受 。
江上青山,即诗人驻足的粤秀峰;山外江,指南国第一大川珠江 。
粤秀峰距离从它南边流过的珠江不过数里之遥,山与江虽非近在咫尺,却都处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中 。
这样一个距离,恰好构成一个有效的审美跨度 。
在这个跨度之内,青翠苍郁的越秀山,矗立在珠江之上;烟波浩渺的珠江,横流在越秀山之外,山水相得,如诗如画,极富情趣 。
“远帆”句进一步写在山上向江面眺望所见:远处江面上点缀着扬帆归航的渔船 。
这幅远景的描摹,视角宽大,视野开阔,不仅写出题目中“望”字的内容,而且还暗示出“晚”的含义,并反衬出粤秀峰的高大 。
仅就山和江本身写,只写出了“晚望”的静态(归艭太远,动静不分明),表达不出羊城暮景空灵生动的神韵 。
为了求得空灵的效果和流动的韵致,诗人选取蓦然呈现在眼前的一个画面:“横空老鹤南飞去” 。
这个场景有时态,有动感,与上两句所写景物动静不同,相映成趣,且能牵引诗情 。
古时广州多鹤,咏羊城风物者多以鹤入诗 。
如明代黎民表《坡山》诗:“紫气双龙直,青天一鹤横 。
”谭敬昭笔下“老鹤”信非虚构,而正是触发诗人灵感、赋予全诗活力的一个契机 。
灵感既发,诗人吟出最耐人玩赏的一句:“带得钟声到海幢” 。
海幢,海幢寺,广州有名的古寺,在珠江南岸,与北岸的越秀山迢迢相对,即今海幢公园 。
老鹤自北向南腾起飞去,方向恰好是海幢寺,诗人相信它能把山上钟声带往海幢寺去 。
事实上,粤秀峰上的向晚钟声,并不能以老鹤为载体 。
说“带得”,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 。
它把看不见的音波当作看得见的动作写,把想像中的意念当作事实上的存在写,造成一种出人意外、耐人寻味的效果 。
这四句诗用墨不多,但四句之中,起承转合,条理俨然 。
第一句起得别致,第二句承得巧妙,第三句转得突兀,第四句合得隽永,传神地写出了粤秀峰晚望的清新隽逸的特色 。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翻译诗人临江远眺,看到江边的青山沐在夕阳之中;再见江面远帆片片,天空中的“老鹤”横空向南飞去 。
这些均体现了“望” 。
②题鉴赏诗歌语言 。
不说钟声远播,偏说老鹤带着钟声到海幢,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读者心中产生许多柔情,画面也颇具动感,可谓着一字而风流尽出 。
晚望徐侨古诗的后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心境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全诗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中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
有趣的回文诗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园林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音韵美 。
有些汉语诗,不但可以顺读,也可倒读被称之为回文诗 。
这种修辞方式,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 。
回文诗,虽有些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从欣赏汉语的文字美上看,则具有审美价值 。
茶余饭后,偶尔读几首回文诗,会令人情趣盎然 。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说,回文为道原所创,后又失传 。
今所传最早的回文诗为南朝时苏伯玉的妻子所作的《盘中诗》 。
《盘中诗》虽能屈曲成文,但是不能倒读,还不是真正的回文 。
到了宋朝,有些诗人作的回文诗,不但可以使诗词字句回旋往返,成义可诵,而且具有诗的意境 。
大文豪苏东坡留下了几首回文诗,很有趣味 。
他在一首题为《记梦》的诗中写道: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
这首诗如回读,则成为: 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
无论是顺读还是回读,都是一首很有意境的七言诗,写出了梦中火炉上温酒畅饮的情趣 。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
迷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
倒过来读为“妻忆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
这首写情的回文诗把孤灯之下夫忆妻和妻忆夫的深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至今读来仍让人鼻酸 。
律诗较难的是中间的两联需要对仗,而这首夫妻互忆回文诗无论顺读还是倒读,中间两联的对仗都非常工稳 。
写景的回文诗,以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四季回文诗》为代表作,这首诗妙在把十个字用辘轳体和回文体结合起来,每首上两句用辘轳体,下两句用回文 。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
读为: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
读为: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
读为: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
读为: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
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不论是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浑成自然,无限妙趣 。
诗曰: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 。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
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 。
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
《晚望》郑珍,赏析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 。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
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这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 。
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 。
(4分 。
如同意前一种意见,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适当给分 。
)
《子夜吴歌秋歌》《山居秋瞑》《寻陆鸿渐不遇》的诗词《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唐)移有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 。
开始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
《山居秋暝》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至于《子夜吴歌秋歌》不知道是不是您记错了,应该并没有《子夜吴歌秋歌》我查资料只找到了《子夜歌四首》、《子夜吴声四时歌》《吴子夜四时歌》《吴声子夜歌》这些,还请详细一点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是谁的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出自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
原诗如下: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赏析: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 。
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 。
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 。
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 。
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 。
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 。
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 。
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 。
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 。
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 。
“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 。
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 。
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 。
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
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 。
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
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 。
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 。
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
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 。
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 。
“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 。
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 。
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人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 。
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 。
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 。
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 。
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
白居易《晚望》鉴赏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 。
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 。
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 。
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 。
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 。
但仍不直遂,只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 。
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 。
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平起仄收式,但又于原诗不同,下笔便用对句,且对仗工稳 。
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且加强了表达力量 。
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是赅举双方,用了对句,则见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 。
又由于对起散收,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
本文来自:情诗网(www.qingshi.net) 原文链接:http://www.qingshi.net/jianshang/ts/1537.html
【带有月,江,花的诗词有那些?】
推荐阅读
- 安全蓝色标志代表什么
- 鲍鱼用什么呼吸,鲍鱼背上的几个小孔是干什么用的
- 和月光有关的诗句
- 负重跑步多少kg合适
- 出现打架伤人怎么处理
- 描写弹弓的诗句有哪些?
- 蟹是怎么清洗才干净
- 鞋子湿水焐臭了怎么办
- 带有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