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仙姑( 二 )


鲍姑一生行医、采药、炼丹,足迹遍及广东广州、惠州、南海县、番禺县、博罗县等地,采药行医于溪涧河畔 。

艾草仙姑

文章插图
《西华仙传》一书记载,萍花溪一带常有姥姥采萍其间,莫测其所自来,问之则曰鲍姑 。鲍姑去世后,岭南人民为了纪念她,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并留有两副歌颂楹联:”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以及”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 。
遗憾的是,鲍姑没有为后世留下著作 。然而后人认为,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吸收了她的部分学术思想和医疗成就 。例如该书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方竟占90余条,并且较为详细全面地论述了灸法的治疗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这很可能得益于鲍姑在灸法上的经验总结 。鲍姑与葛洪这对情深伉俪双宿双飞,松萝共倚,共同谱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鸾凤和鸣治病救人的佳话 。
艾草仙姑

文章插图
根据《云笈七笺》记载,鲍姑是河南陈留县人,名潜光,官宦家庭出身 。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药之学,精通针法,是我国第一位从事艾灸的医家 。
他的父亲鲍靓曾任南海太守,并在越秀山南麓觅一偏静处建越冈院讲道炼丹 。期间葛洪从北方来到广州,在越冈院炼丹讲道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学家、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人(今江苏句容县)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著有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的症侯及诊治 。)
艾草仙姑

文章插图
艾草仙姑

文章插图
鲍姑受父亲的影响,笃信道教,而且对葛洪非常崇拜,鲍靓就将她嫁给了葛洪 。后来和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其足迹遍及广州、惠阳、博罗等地 。
鲍姑聪颖非凡,不同一般,她学什么会什么,将学到的本领全都用于为百姓治病 。
当时广州地方,多热气,人多生热毒,鲍姑用越冈院内一口井(虬龙古井)中的井水浸泡一种艾草(红脚艾)为当地人治疗热疮 。
艾草仙姑

文章插图
她治赘疣最为得心应手,她灸治疾病所用的艾绒采自越秀山的山脚下生长的红脚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 。
采用越秀山脚下产的红脚艾,制成艾绒条,用火点燃,在赘疣上熏,不久,赘疣便全部脱落 。
这些在《鲍姑祠记》中有所记述:
“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以灸人身赘疣,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