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春节习俗

广西春节习俗
1、南宁崇左地区: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南宁市民便会准备许多过年食品,其中,年糕、粽子、粉利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 。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南宁人买年糕要印“发”字;而粉利则与春节期间摆设在门户两边的盆桔组合成“岁岁吉(桔)利”之意 。
2、桂林-柳州-河池一带:舞龙舞狮拜年是桂柳人喜爱的传统项目 。因此每到春节前夕,舞龙舞狮队都将龙和狮子装扮一新,苦练龙和狮子舞的传统套路 。
3、北海-钦州-防城港北部湾一带春节──农历年初一通通关门闭户,家家贴上红对联 。惯例初一不街 。“恭贺新禧,添丁发财”这句话随时随地可以听见 。过年习俗“初一吃斋”,不得倒水落地,拜年道贺是新年见面的礼节,长辈惯给封包给小孩 。
4、桂平-玉林-梧州一带 。这一方向的人们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 。年前数日,人们便开始“三忙”:一忙“洁户”,家家要打扫卫生,去污除垢;二忙“办年”,准备过年所需的鸡(阉鸡为主,陆川一带则以鹅为主)、鸭、鱼、肉,各类蔬菜 。以及春联、鞭炮、香纸蜡烛等;三忙“炸食”,制作各种油炸食品如“白散”、酥角、脆子、薄脆之类 。
5、百色-德保-靖西=隆林一带:在桂西百色市不少县农村,每每大过年的时候,至今仍然沿袭着一些各地不一、各有特色、饶有兴味、多姿多彩的古老旧习俗 。

广西春节习俗

文章插图
广西春节习俗是怎样的广西省,主要居住的是壮族 。与汉族春节不同的是:壮族人除过春节之外,还要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 。除夕这一天,要多煮米饭,俗称 “压年饭”,它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米食充足 。新年挑水好运多 。
【广西春节习俗】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 。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 。
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 。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 。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 。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 。
主要习俗:
1、舞春牛
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 。
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 。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
舞春牛更为有趣 。“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 。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 。
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 。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
2、打扁担 过新年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 。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 。舞者多为双数 。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