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二 )


内心动机和根本原因有几个层面的因素,且让谈古论金一一道来:

第一、比较单纯的感恩之情 。
英祖知晓崇祯帝的这个所谓“东援之恩”后,感慨道:

试思崇祯时景象,清兵满辽阳,流贼遍中原,然犹欲涉海出师,远救属国,中夜念此,不觉泪下 。
崇祯帝对朝鲜的这个态度,确实不因为其实际执行与否,影响其道义和伦理上的价值,在英祖的说服下,群臣也逐渐理解认同来了这一点 。
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文章插图
(朝鲜国王在围城中也对崇祯帝忠心耿耿,举行仪式对着北京方向跪拜)
第二、李氏朝鲜试图利用尊明义理强化内部共同体认同,巩固自身统治基石的现实需要 。
天启三年(1623,朝鲜光海君十五年,仁祖元年)朝鲜王朝发生了一次武装政变,当时的朝鲜国王李珲(光海君)被侄子绫阳君李倧推翻,史称仁祖反正(????),政变的借口和名分主要就是光海君在明朝和后金之间执行中立政策,政变后以光海君嫡母仁穆大妃的名义颁布教书,这道教书可以算作是政变宣言,也是声讨光海君的檄文,其中就指责光海君敷衍有再造之恩的父子关系的明朝而里通后金,会使得李氏朝鲜变成禽兽之国,宗社将亡 。
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文章插图
(仁祖李倧在位的前期接连与新兴的后金汗国发生战争)
这固然貌似义正词严、理直气壮,构建了仁祖政变夺位的某种合法性,也就是保持和明朝“义则君臣,恩犹父子”的关系,仁祖本人在位的前期也确实接连与新兴的后金汗国发生战争,但是到了仁祖败于后金从南汉山城出来向皇太极投降之后,这个意义上的合法性就岌岌可危了 。

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文章插图
(1637年,朝鲜仁祖最终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投降)
前面我们说到,仁祖反正的时候还是天启年间,天启帝也就是崇祯帝的哥哥并没有马上承认新政权,直到经过调查,二年多之后,明廷才正式遣使册封仁祖,仁祖反正及仁祖王位的合法性也才得到宗主国的认可 。
但即使如此,明朝的承认只是基于“联鲜制奴”大局下的权宜之计而已,并未改变明朝对其“篡逆”的定性认识,之后明朝的很多民间史书都把仁祖的上位称为“篡逆”,让朝鲜王室一直心惊肉跳,怕被官修史书采用,让自己在青史上留下恶名 。
朝鲜仁祖是朝鲜肃宗的曾祖父,也就是朝鲜英祖的高祖父,所以肃宗、英祖都是仁祖一系,在为仁祖反正辩诬的同时,需要完成另外一种政治伦理的合法性背书 。
【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文章插图
(肃宗在明朝亡国60周年之际建立了大报坛祭祀万历帝)
韩国人祭祀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后谁将他送入墓室

文章插图
(英祖是肃宗的儿子,他在大报坛增加了崇祯帝和明太祖的神位)
也就是在《明史》修成的乾隆四年(1739,英祖十五年),朝鲜方面得知《明史》中仁祖反正的书法是“国人废珲而立其侄绫阳君倧”,感到非常满意,仁祖反正在邦交和宗主国认可方面的合法性问题得以解决 。

但是,朝鲜内部还有一种看法是认为因为宗主国是身为胡虏的清朝,所以为仁祖反正辩诬和明朝时候为开国国君李成桂的家世辩诬完全不同,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无所谓 。
这其实代表了朝鲜儒臣中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王室的合法性和儒家学说和义理有关,这种认知和崇明反清的认知是有交集的,所以英祖作为仁祖的后人,除了获得宗主国对其的认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