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二 )








四、笔意:行书明暗相宜


书法艺术讲究笔意连贯,既体现书写时的熟练程度,也体现书写者思维的连贯性和运笔时的起承转合 。但楷书的笔意多表现为看不见的暗连,行书的笔意随着书写速度的加快而显得外露,既有看不见的暗连,又有看得见的明连 。暗连是笔画间看不见的"意"在潜流,明连是笔画间看得见的牵丝带缕 。没有笔意明连的楷书显得干净利落无羁绊,有了牵丝带缕(明连)的行书又显出牵前携后、互相关照、彼此呼应的和谐之美和活泼多姿、流畅婉转的灵动之美 。行书的笔意不尽是明连,有时也表现为笔断意连,这就更加说明了行书的不拘一格 。苏东坡的行书是"宋四家"的杰出代表,其《黄州寒食帖》叙事兼写意,它不愧为行书杰作的理由有两点,其一是文辞的优美,其二便是书法艺术的成就,那么,笔意的呼应、连贯、传承、畅达就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所以,由楷书向行书转化的时候,笔意的表现形式或曰如何表现笔意,那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文章插图


五、笔顺:楷书严谨,行书灵活运用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楷书的书写极其讲究笔顺,自古就有可供遵循的笔顺规则来规范楷书书写 。这些规则是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十分科学 。在楷书转化为行书的过程中,有些笔顺规则不可改变要继续遵守,有些规则须应行书书写的需要而进行变通,变通的前提是顺手顺笔、快捷便利,从实用上看,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艺术上看,是为了求得多方面的变化以体现书法情趣 。行书笔顺的改变要在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指导下进行,而不能随意自创,否则令人看后啼笑皆非,有一种"先穿鞋后穿袜"的尴尬,还给人留下文化素质不高的遗憾 。


笔者曾亲眼目睹一"书法家"写"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的竖幅,字的优劣且不去说,单看他写"楼"字就叫人大跌眼镜:"楼"的"木"旁一笔完成,从竖画写起,钩画回行连横带撇兼顾右点(大概受到行书"禾"旁短撇起笔一笔书就的启发吧),主体的书写更是令人哭笑不得,他先写"十"字交叉,然后各写左右上下的点和撇捺 。这种笔顺自古无有,虽是独创却背离了法则,犯了大忌 。举此例意在对事不对人地说明一个道理:笔顺改变不可随意,研读名碑名帖从中寻找范例,继承传统,遵守规则 。盲目自创是不允许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


六、结构:楷书重法度,行书就简


楷书书写时要严格体现文字原型,尽管结构繁杂、书写麻烦,但也不能随意精简 。而行书的书写则不同,它可以根据文辞内容、配合写意抒情、方便临场发挥而对结构进行调整,有时甚至可以删繁就简地处理文字 。当然,这也要在约定俗成的规则下进行,不可随意 。有了删减就能使文字简约化,书写速度加快,效率提高,还能使章法布局多样,黑白分布合理,疏密处理得当,并使气息贯通 。前文"五项原则"之第三项"简约性原则"中所举的米字"獨"和"麗"就是对行书简化结构的最好注释 。同样,结构的简化不能随意;另外,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简约而把所有的字都简化,有时繁简并存也能显出别样情趣来 。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楷书与行书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