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嫪毐起兵反叛,嬴政下令让相国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率军平定叛乱,双方在咸阳交战 。《秦始皇本纪》简要记述了嬴政一方平叛的经过,“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毐等败走 。”
这次灭亡嫪毐的行动中,只有 “宦者 ”被专门提了出来,而对于其他有功的群体,只说“皆拜爵” 。显然,这里的 “宦者 ”必然是特殊的一群人,给他们拜爵应属于非常特殊的现象 。
正因为这次拜爵是一个特例,所以史家才郑重地将其记录在案 。
以此,我们可以推论:这里的宦者并不是泛指所有在宫中任职的人,而是应该特指宦官 。
因为阉人身份低贱,平常基本没有机会立功封爵,只有在这样的战斗中,他们才有可能参加并获得战功,从而被赐予爵位 。这样的事情几乎从未发生过,是个特例,所以才会被专门记录下来 。
由上面两条反例可以看出,李开元对于“宦”并非特指阉人的反驳有很大漏洞,很难成立 。
▲李斯 《峄山刻石》
第二,李斯死后,赵高被任命为秦帝国的丞相 。在赵高之前,秦有左右丞相之分,李斯为左丞相,冯去疾为右丞相 。然而,《李斯列传》中提到,赵高具体的官职却是“中丞相” 。
纵观历史,“中丞相”独此一家,别无分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葩的官位名称?
奥妙之处或许就在一个“中”字 。在古代,官名中有一个中字,往往代表此人任职于皇宫之内,侍从在皇帝身边 。所以,在丞相前面加了一个中,代表的应该是赵高的身份,因为是宦官做了丞相,所以称之为中丞相 。
根据上述两点论述,吴刚认为,李开元对赵高宦官身份的质疑,恐难成立 。
▲12秦时期全图
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到底谁对谁错?
李开元认为赵高不是宦官,他的证据有两点,一是赵高有女儿,二是秦汉时期,宦的本意是在宫中当差,我们不能以史记中二世称呼赵高为“宦人”,便断定他是阉人 。
吴刚则注意到了《史记》对“宦者”一词的两处使用,一次是对嫪毐“宦者”的称呼,一次是打赏平定嫪毐之乱的功臣时对“宦者”一类人的刻意强调 。这两次的“宦者”显然指的都是宦官 。
由此,不仅推翻了李开元两条证据中的第二条,而且还有力地坐实了赵高的宦官身份 。
然而,对于第一条,即赵高拥有子女这一最重要的材料,吴刚却没有充分的反面证据 。
所以,到底谁对谁错?或者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秦朝统一货币
在重读《史记·蒙恬列传》时,我发现了一个有些可疑的资料,这个资料我在上面也提到过,即赵高曾犯重罪并被蒙毅依律判处死罪一事 。
赵高是如何免除一死的呢?《蒙恬列传》中写道:
“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
简单翻译便是,皇帝因为赵高做事积极勤快,所以赦免了他,恢复了他的官爵 。
表面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 。天下都是皇帝的,他根据个人喜好,随便赦免个把人,很正常啊 。但众所周知,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有两大战略方针,一是耕战立国,二便是以法治国,秦法之严苛闻名于世 。
统一六国后,嬴政更是将秦国原有的治国理念推而广之,《秦始皇本纪》对此这样论述,“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 。”
因此,对于深信严刑峻法治国理念的秦始皇来说,他会因为对赵高有所偏爱就赦免了对方的死罪吗?可能性非常低 。
▲《神话》张世饰演赵高
那么,赵高怎么死里逃生的呢?
两个字:宫刑 。众所周知,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进言触怒汉武帝而被判处死刑,他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只得自宫以免除一死,从此以宦官的身份渡过了余生 。
推荐阅读
- 套索选好后怎么抠出来
- 豆瓣评分怎么评在哪里评,豆瓣官网如何给电视剧评分
- 我被pua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PUA三种表现汇总
- 民间传统美食,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
- 智者不入爱河下一句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 大学生档案袋毕业之后会放哪里,大学毕业生档案一般存放在哪里
- ps应该如何才可以用钢笔工具画出弧线
- 户口迁移需要什么材料,户口迁移需要什么材料202
- 古代24节气时间怎么确定的 古代24节气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