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上的雾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消失的?

【大山上的雾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消失的?】早晨,大雾弥漫,天地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道路不见了,树林不见了……雾是怎么形成的?我国哪些地方雾最多?我们一起来探寻大雾的秘密吧 。
雾的形成
气象专家给雾下的定义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在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自然现象 。当雾气十分浓重、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当雾气较轻微,水平能见度大于1千米但小于10千米时,称为轻雾 。
雾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空气中的水汽必须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相对湿度要达到或接近100% 。其次,要有冷却降温 。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如果空气足够潮湿,凝结的水汽会更多 。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细微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 。
一般情况下,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的水汽较多,所以不容易形成雾 。到了夜间,温度下降后,空气中能容纳水汽的能力减弱,近地面的空气变冷,空气中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雾,这就是为什么秋冬季节清晨频繁出现大雾的原因 。
雾家族大盘点
雾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用雾家族来形容它们 。下面,根据雾家族成员出现的频率,介绍四种主要的雾:
01
辐射雾
雾家族的老大叫辐射雾 。光听名字就知道了,辐射雾的形成和热量辐射有关,它是夜间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潮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而形成的雾 。辐射雾一般出现在后半夜或清晨,范围不大,对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机场航班起降、水陆航运等会造成较大影响 。
02
平流雾
雾家族的老二叫平流雾,它是暖湿的空气流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 上,逐渐冷却降温而形成的雾 。与老大辐射雾不同的是,平流雾一天之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但是必须借助适当的风向和风速才能形成 。若风一直持续,它就会长久不散,所以有时海上生成的平流雾可以持续好几天 。虽说只排行老二,但平流雾的“体形”比“大哥”辐射雾大多了— 它的范围在数百千米以上,而且强度也比辐射雾大得多 。
03
蒸发雾
雾家族的老三叫蒸发雾,它的“体形”瘦弱 。从产生过程来看,它与“二哥”平流雾有些相似,都是空气平行流动形成的,不过,它是冷空气流动到温暖水面上形成的 。当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时,水面蒸发的水汽经过冷却凝结,便形成了雾 。蒸发雾的范围很小,强度也弱,常常发生在深秋季节寒冷早晨的湖面或河面上 。
04
上坡雾
老四叫上坡雾 。顾名思义,这种雾一般出现在山区,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产生的雾 。上坡雾大多在山下或山腰便开始形成,和平流雾一样,它的“体形”很大,经常会覆盖较广的范围 。当它滞留在山谷间时,常常会形成美不胜收的云海 。
除了以上介绍的四位成员,雾家族还有锋面雾、谷雾、冰雾、烟雾等 。
大雾频繁出现的地方
弄清了雾的成因和种类,接下来,咱们一起去寻找雾最多的地方 。唐朝时,文学家韩愈在一篇名为《与韦中立论师道书》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由群犬疑而吠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四川山高雾多,能见到太阳的时间很少,当太阳好不容易出来后,狗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集体狂叫起来,这也正是“蜀犬吠日”这个成语的由来 。
四川盆地之所以频繁出现大雾,首先,因为春、秋、冬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四川后,无法向四周扩散出去,所以滞留在盆地上空,形成了一层冷空气膜 。在这层冷空气膜上面1000 到1500米处,经常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增加,这一层空气也被称为逆温层 。它就像一个大锅盖罩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得低层的水汽很难散发出去,为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次,冬天时,四川盆地近地层经常无风或风力很小,有利于雾的形成 。再加上这里江河纵横,水汽充沛,因此,特殊的地形使得四川盆地大雾频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