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可用什么缓解?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症状,在高温并高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哪些人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出现中暑情况怎么办?如何预防中暑?新华网采访人员独家连线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宪海 。
首先,来了解一下中暑究竟是什么?据陈宪海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
中暑的症状是什么?
症状:中暑症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
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暴露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胸闷、恶心、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 。此时若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环境,及时通风、降温、补盐水,短时间可恢复正常 。
轻度中暑:指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脉搏增快等症状 。采用上述先兆中暑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也可恢复正常 。
重度中暑:指除上述轻度中暑症状外,还伴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 。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
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
陈宪海介绍,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及有基础慢性疾病者中暑的风险最大 。
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循环系统功能衰退,皮肤汗腺萎缩,这使得机体散热不畅,故易中暑;
婴幼儿则是由于年龄尚小,机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一旦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则易中暑;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身体虚弱,若再遇上温度较高或通风不良的环境,就容易中暑;
有基础慢性疾病者,平素体质就偏虚弱,尤其是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炎热天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当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时,就易中暑 。
高温天气剧烈活动的人群;特殊训练人群 。
陈宪海说,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即使是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中暑,所以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或运动 。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中暑?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可少!
衣—浅色透气,穿对最重要
陈宪海说,高温天气容易出汗,所以应选择浅色、棉质、柔软、透气的衣服,以利于皮肤“呼吸”,汗液易于蒸发而带走热量,不易中暑 。但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夏季赤膊露腿会感觉更热,此时穿薄长衣、长裤,有益于防暑 。
食—切忌贪凉,清淡为适宜
热的时候一瓶冰饮料下肚确实会很凉爽,但不可贪图一时凉爽,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多吃瓜果蔬菜,比如冬瓜、西瓜、番茄等,另外,还可以食用山药薏米粥等,以健脾化湿开胃 。及时饮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
住—起居定时,避免热湿闭
陈宪海提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因此每天尽量要保证充足的休息 。此外就是要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居室要注意通风,早晚气温稍低时建议开窗透气 。处于空调屋的人们也应注意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不可一味贪凉,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
行—注意防晒,全面防中暑
【中暑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可用什么缓解?】“外出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制剂、风油精等 。”陈宪海说,早晨或傍晚,天气略微凉快时可以到户外适当活动,劳逸结合,增加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