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被校园欺凌的原因( 三 )


男生校园欺凌表现为辱骂、恐吓、威胁或性别歧视为主的言语欺凌和性欺凌;而女生间的欺凌则更多表现为较为间接的网络欺凌和关系欺凌 , 具体表现为一种基于欺凌情境的人际关系排挤与上传视频所形成的组合样态 。虽然男生也会和女生一样使用间接欺凌的方式搞臭被欺凌者的名声 , 但是男生更多地会参与直接欺凌;而相比直接欺凌 , 女生会更多地参与间接欺凌 。
团队分析 , 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原因更加多样与微妙 ,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是某个地方的优点比较突出 , 都可能使自己被卷入校园欺凌 。女生通常不会把不喜欢、讨厌、嫉妒等情绪利用身体欺凌与言语欺凌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 , 而是会转化为关系欺凌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欺凌形式 , 通过拉拢其他同学、孤立目标对象这种“抱团”的方式来对其实施欺凌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喜欢以自己人际网络人脉来衡量自己社会地位的中学女生来说 , 关系欺凌这种隐性的欺凌形式更是表现得尤为突出 。
在访谈中 , 男同学们告诉团队:“女生比我们还凶 , 抓头发啊、拍视频 , 什么都有 。”“女同学那边好像每个班都有互相排挤这样的现象吧 , 感觉有时候关系好其实也是假的 , 我分不出来 。”
留守中学生更易成为受害者
电影《少年的你》中女主角陈念是校园欺凌中的受害者 , 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 , 陈念同时也是一个父亲从未出现、母亲在外躲债、一个人生活学习的留守儿童 。
团队的研究结果证明 , 留守中学生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 而且更可能出现一些极端偏激的错误认知 。团队认为 , 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学生性格本身与家庭环境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 , 留守中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 缺乏安全感 , 导致性格过于内向或者性格过于独立 。他们可能会害怕与他人沟通 , 不敢向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 , 当面对他人不合理要求时也不懂得如何拒绝 , 给他人留下“懦弱”“好欺负”的印象标签 , 从而更容易成为他人欺凌的对象 。
另一方面 , 留守中学生通常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 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 同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对其进行人际交往上面的指导 , 因此在人际事件处理能力较弱 , 对人际事件的处理也会更加情绪化 , 因此更容易产生人际矛盾 , 从而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 。
“围观群体”影响欺凌氛围与事件走向
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是指身处欺凌现场的目击者或者没有目睹现场但拥有欺凌信息、关注欺凌事件的大量人群 。从群体对于欺凌事件的态度反应看 , 围观群体可以分为欺凌保护者、潜在欺凌捍卫者、协同欺凌者、煽风点火者与置身事外者;从群体所处的场所看 , 既有线上围观群体 , 又有线下围观群体;从欺凌信息获得的来源看 , 既有直接目睹的围观群体 , 又有间接听闻的围观群体 。
团队认为 , 围观群体的态度与行为表现是影响欺凌氛围与事件走向的重要因素 。
在线下的实际情境中 , 围观者是指在欺凌发生现场围观欺凌过程或间接听闻欺凌事件的群体 , 这里的群体可以是学生、家长或者老师 。很多校园欺凌围观者虽然内心深处不赞同欺凌者的做法 , 但迫于情境压力没有对欺凌事件做出反应 , 选择保持中立与沉默 。但他们几乎不会知道他们的关注或沉默意味着对欺凌行为的鼓励——至少是承认——而不是反对 , 这样的态度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 , 认为自己的欺凌行为是受到大家接受和支持的 , 并且不会受到惩罚 , 从而促成欺凌行为的发生与升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