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9 子曰:"有教无类 。"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
这里有个典故: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 。《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 。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 。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崩乐坏 。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 。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庠宫" 。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
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 。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 。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 。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 。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 。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 。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
推荐阅读
- 大木花谷有住宿的地方吗 大木乡海拔多少米
- 中国的24节气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
- 领位是什么意思,中餐厅领位什么意思
- 不妨试试这4个方法 晚上睡眠不好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 新的宇宙最大黑洞堪比1960亿太阳 宇宙十大黑洞排名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字精选优质推送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word文档
- 白夜追凶结局老虎为何被吃掉? 白夜追凶一家五口谁杀的
- 几时查血HCG比较好? 千万不要太早查hcg
- 考研的条件 大三可以考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