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的蛋清怎么吃 蛋清可以做什么( 二 )



大豆蛋白是大量食用的植物蛋白中唯一的“优质蛋白” 。在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25-35克的大豆以及坚果 。许多人觉得我们的生活中充满豆制品,这个推荐量很容易实现,但实际上多数人的摄入量并不高——比如说,25克大豆含有10克左右蛋白,大致相当于半斤豆腐,有多少人能够每天吃半斤豆腐或者相应的其他豆制品呢?

膳食指南也推荐大家每天喝300-500毫升牛奶或者相应的奶制品 。这个量,大多数人也是达不到的 。

换句话说,不管是豆制品还是奶制品,我们多数人的摄入量都不够,都应该加强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更是强调要“强化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 。

国家强调推广“双蛋白工程”,除了豆制品和奶制品都是优秀的食品之外,还跟“粮食保障”的大局有关 。目前,国家的牛奶产能已经接近饱和,要再增加产能,就要与其他粮食“争夺”土地和水了 。

试想一下,如果人均奶消费量增加一倍,那么市场上的奶制品将大幅短缺,价格必然飞涨 。从满足优质蛋白需求的角度说,豆奶是一个很高效的补充途径 。

所以,“每天两杯奶:豆奶和牛奶”,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的饮食健康大有必要,对于保障“食品供应安全”也很有意义 。

与豆浆相比

豆奶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撑


实际上,“双蛋白工程”的概念提出有二十多年了 。但不管是豆奶还是大豆蛋白与牛奶蛋白混搭的“双蛋白奶”,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豆奶与大豆蛋白加工技术没有跟上市场的需求 。

制作传统的豆浆很简单——泡豆、磨浆、加热、过滤,也就可以了 。这样得到的豆浆,短时间内喝掉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只要放置一段时间,味道口感就会明显变差 。

这是因为大豆中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本来就很容易发生氧化 。而且大豆中还含有脂氧合酶,大豆细胞磨碎后,脂氧合酶与不饱和脂肪酸相遇,加剧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就会产生浓重的豆腥味 。此外,大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比较强,在水中不像牛奶蛋白那样分散良好,在储存过程中也容易聚集凝结 。

所以,我们自己打的豆浆,如果没有及时喝完,放几个小时或者到第二天,就很难喝了 。而商业化生产的豆奶,往往需要实现几个月的的储存时间——如何让它在常温下放置几个月还能保持良好的风味和口感,难度是相当高的 。

国外的豆奶发展了很多年,有两种成熟的技术路线:一种是把“大豆提取物”(相当于豆浆)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调整风味口感、增加稳定性;另一种是直接用纯化后的“分离大豆蛋白”,重新加入植物油进行乳化,并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来获得更好的风味口感与稳定性 。

两条工艺路线中,往往都会加入营养强化剂,从而使得这样的“调制豆奶”不仅可以长期保存,在蛋白和钙方面能够对标牛奶,而且还额外强化了一些其他的维生素,使得它的营养组成更为完善优越 。在美国市场上,这样的豆奶价格比牛奶要更高 。

当今的中国市场上,消费者更推崇“纯天然”,所以豆奶行业基本上采取第一种工艺路线,并且不使用食品添加剂 。这样的豆奶,其营养价值就完全来自于大豆本身,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清洁标签”“纯天然”的需求 。

豆奶生产线

比如豆奶产业的“头牌”豆本豆,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能做到蛋白含量4克/100毫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