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称为什么 杜甫是什么诗人( 三 )


他早期还写过一首《画鹰》 , 开头两句说“素练风霜起 , 苍鹰画作殊”——当我一打开画卷 , 那霜风立刻就从画面上飞起来了 。你看 , 杜甫无论写什么总是带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何当击凡鸟 , 毛血洒平芜?”他说 , 你什么时候能够发挥你的力量击败那些平庸的鸟 , 把它们的毛和血都洒在草地上?——这也是血淋淋的 。杜甫早期就不回避这种血淋淋的形象 。
此外 , 他还描写过一匹胡马 , 说它“竹批双耳峻 ,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 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 。什么是“竹批双耳峻”?一个圆柱形的竹筒 , 你把它斜着削开 , 正好是直立的马耳朵的形状 。什么叫“无空阔”?就像拿破仑的字典上没有“难”字一样 , 这匹马的眼中也没有所谓遥远的地方 。而且 , 古人说好马不只是说它的能力好 , 还包括它的品德好 。马也有马的品德 ,  真正的好马不会在艰难危险之中把主人甩在地下 , 所以它“真堪托死生” 。
所以你看 , 杜甫少年时代无论是登山还是看画 , 他处处都有感发 , 而且这些感发都是他的“一本” , 是他希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一份向往和努力 。同时 , 杜甫少年时所生活的时代也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忆昔开元全盛日 , 
小邑犹藏万家室 。
稻米流脂粟米白 , 
公私仓廪俱丰实 。
(杜甫《忆昔》)
可是 , 这个时代后来就一步步走向衰亡 , 到了天宝十三载 , 那已经是战乱兴起的前夕了 ,  庄稼无收 , 百姓饿死 , 宰相还欺君罔上 , 杜甫的眼里怎么能看得下这种事情?所以从《秋雨叹》这个阶段起 , 杜甫的诗就开始对朝廷的政治有所托讽了 。你要知道 , 这时候虽然已是变乱前夕 ,  可是变乱还没有兴起 。你能够说现在就要变乱吗?哪一个封建统治的皇帝愿意听这种话?因此 , 杜甫只能用委婉比喻的方法来写他的诗 。对天宝十三载的那场雨灾他还说过:“安得诛云师 , 畴能补天漏 。”(杜甫《九日寄岑参》)——怎样才能杀死那个兴云作雨的云师?谁能把天上漏雨的那个洞堵上?表面在说下雨 , 实际上 ,  “云师”是指那欺上压下的宰相杨国忠;“天漏”是指朝廷施政的弊端;“补天漏”则是希望能挽回这危险的局面 。表面是写霖雨 , 而事实上是有所托讽 。
《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安禄山变乱前夕 , 杜甫离开长安到奉先去看望他的家人 , 他的名句“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在这时候写的 。后来肃宗在灵武即位 , 杜甫赶去投奔 , 半路上被叛军拦阻在长安城中 , 这段时期他写了《悲陈陶》《悲青坂》和《哀江头》 。“孟冬十郡良家子 , 血作陈陶泽中水”——这一年孟冬官军和安禄山打仗失败了 , 战场上牺牲了那么多好青年 , 他们的血流得像河里的水!从这时候起 , 杜甫就正面来反映现实了 , 后来 , 他离开长安 , 经过九死一生到达了肃宗的行在凤翔 , 所谓“生还今日事 , 间道暂时人”(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我今天居然能够活着跟你们见面了 , 昨天我在小路上逃亡时还不知道下一分钟的生死存亡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