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是俗的根本 。欲望扰人心智 。古今中外美学家一致认为,真正的艺术美应该远离欲望 。宋颜延之在《庭诰》中言:“欲者,性之烦浊,气之蒿蒸,故其为害,则熏心智、耗真情、伤人和、犯天性 。”庄子认为,欲望使人心焦躁不安 。尤其当欲望无法满足时,人的生命就会受到损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欲望排除于艺术之外 。他说:“人对艺术作品的关系,却不是这种欲望关系 。它让艺术作品作为对象来自由独立存在,对它不起欲望,把它只作为心灵认识方面的对象 。”法国美学家库申认为,美的情感和欲望相去甚远,甚至于相互排斥 。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 。同样,真正的艺术家善于拨动人的心弦,而不愿谄媚感官 。
生活中,人们容易斤斤计较于物质方面的利害得失,往往会因此而身心疲惫 。若思想上为尘俗束缚,作画时必受很大程度的局限,不可能进入畅快自如的精神状态,因此笔墨便不能挥洒自如 。
其四,作画用心上,脱无真情感之俗 。
清恽格曰:“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 。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绘画创作是心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创作主体审美观所领略的境界、品格、情趣,会导致构思及实现的不同 。恽格用拟人法形容四季山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 。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 。”山水的各种情态都是画家情感的反映 。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说百思特网:“最无限、最自由的莫如心灵,所以最高的美都是心灵的表现 。模仿自然,决不能产生最高的美,……意象要恰能传达出情感,才是上乘 。意象可剽窃而情感却不能假托 。前人由真情感所发出的美意象,经过后人沿用,便变成俗滥浮靡,就是有意象而无情感的缘故 。”中国画始终强调一个“心”字 。来自心灵的情感抒发,使任何一幅作品都具有不可模仿的独创性 。仅为再现对象的摹写,实为俗笔 。唯流露真情实感的创作方能成就高雅之作 。
《芥子园画传》中言:“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世俗气下降矣 。”此语道出了脱俗的根本大法 。不读书、不写字的“画师”,实为“工匠” 。“入雅”的关键不在于所摹之迹,而在于画家自身主观修养、精神气质 。学识修养之高下与作品脱俗程度始终成正比 。
来源:现代艺术传媒
推荐阅读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指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 86爱情暗示什么意思 386是什么意思
- 车站的由来,虹桥站设计的由来
- 被子怎么选? 聚酯纤维和棉哪个好
- 微信置顶文字怎么设置?微信长按2秒,可以解锁6个隐藏技能
- 最好的年纪嫁给黄磊,十年生三娃 孙莉个人资料图片
-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 英国简写为什么是GBR gbr是哪个国家
- 七月初七生日的女人命运怎么样 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