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 二 )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以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 , 并经古典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迪尔克姆发展后日趋成熟 。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 , 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 , 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 。社会科学这门学科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当做实在的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 。因此 , 在方法论取向上 , 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 , 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 , 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研究传统 , 且在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从研究特征来看 , 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理论构造的模式 , 认为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出说明 , 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由于对自然科学这种因果性、精密性和普遍性的极端追求 , 许多社会科学研究就一直是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的 , 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 , 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
人文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种理论取向以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为代表 , 他们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 , 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 , 而应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在他们看来 ,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 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 , 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因此 , 韦伯将社会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作出解释性理解 , 并由此形成了人文的、理解的社会科网学研究传统 。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 , 人文或理解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导致人们行动的内在意义 , 它强调人类行为中那种使人类能唯一进入创造性领域的性质 , 认为人们应该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 , 研究人类对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以及赋予它们的意义 , 而不是简单地还原于自然规律的水平 。因为在他们那里 ,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这就是说 , 社会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 试图站在对方的立场 , 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他们认为 , 人类的行为是多元化的 , 个人立足于自己实际情况来理性地决定自己的行为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科学研究方法论】批判主义:马克思开创的批判主义社会科学研究传统 。它认为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 , 其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强调社会学理论批判的、革命的性质 , 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和把现代工业社会的既定现实当做合法的做法 。批判主义理论家们主张以辩证的“总体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 , 即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 , 从它们在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当中所处的地位与具有的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 , 来考察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 批判主义社会科学传统强调社会学研究的“批判”和“解放”功能 , 认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不是证实 , 也不是证伪 , 而是消除参与者无知和误解的能力 , 主张对一切现实应持有批判性 , 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知识的反思性发展 , 以引导社会秩序的建立 。这就是说 , 持批判主义理论取向的社会科学家在对社会的研究上采取了两方面的态度 , 一方面是在研究途径上采用客观的态度来认识自然界 , 一方面则是在研究目的上采用一种主观的态度来批判和改造自然界 。从前一个方面来说 , 批判主义要求对客观社会有一种客观性的认识 , 其最终目的是了解其中的深层矛盾所在;从后一方面来说 , 批判主义又要求对现实社会采取一种审视、批评、修正的态度 , 通过对客观社会内在的深层矛盾的了解来人为地解决这一矛盾 , 以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