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触和心得体会)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 。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我认为在当前学习“国学”的热潮中,《道德经》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十分值得学习 。
《道德经》是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人生、对自然规律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态度 。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 。全文约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简意赅的哲理性语句组成的 。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行文流畅 。《道德经》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 。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 。但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 。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 。精读之后,我对《道德经》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
【道德经读后感触和心得体会 道德经读后感】
一、致虚守静----平淡处世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 。”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 。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 。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 。“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 。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 。“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 。“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
我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就好比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 。因此,我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为人处事的作风 。豪情满怀,思维活跃,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赏“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远、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为人谦逊的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所谓“只有厚积才会勃发”.我由“致虚守静”感悟到的“平淡处世” 。
二、净心寡欲----清静自省 《道德经》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这一点,已经得到今人的共识,并为科学所验证,实在令人钦佩) 。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 。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 。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 。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百思特网,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 。
推荐阅读
- 曹衣出水形容哪种艺术形式
- 五旬是多大?,五旬是多少岁
- 脱发挂什么科 掉头发看什么科
- 中餐宴席上的礼仪及离席礼仪 中餐礼仪
- 如何巧洗窗帘,洗窗帘的小妙招在家自己洗
- 学生会部长竞选稿范文 竞选部长演讲稿
- 防水胶带怎么使用,被子上的被胶带怎么使用
- 结婚请帖邀请函怎么写 邀请函范文
- 吉利熊猫,买它是情怀 吉利熊猫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