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十大流行语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新冠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积极投入到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我国之所以在抗疫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指导准则 。
2、逆行者
逆行,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寻常路;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 , 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2020年 , “逆行者”成为对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呼 。
3、飒
本用以描写风声 。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 。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女性撑起了抗疫的大半边天 。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 , 护士中女性超过90%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是战疫前线的“最美风景线” 。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飒!”“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
4、后浪
源于“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短视频《后浪》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舆论焦点 。视频中,演员何冰激情演讲,以“后浪”称呼新一代青年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引起各界热议,“后浪”红极一时 。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 。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后浪” 则更多的代表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更多的人依然没有选择的权利 , 我们需要热带当下,破浪前行 。
5、神兽
神异之兽,本指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各地中小学延期开学,孩子们在家上网课 。这些孩子活泼可爱,但许多人调皮捣蛋,还智商超群,出格之事时有发生 。他们在家学习,没有教师监管,家长不得不与之斗智斗勇,使出各种招数,犹如跟“神兽”相斗 。家长们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复,学校早日复课,尽快让“神兽归笼” 。“神兽”便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
6、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 , 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 , 具体形式可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 。
7、双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 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 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双循环”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
8、打工人
打工,本指做工,多用于临时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多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 。9月22日 , 一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自拍的短视频,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并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 。早安 , 打工人!” 这个视频引来大量关注与模仿 , “打工人”随即引爆网络 。在流传中,“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 , 指称对象多元化 , 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 。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 “打工人” 。
9、内卷
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 。“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 。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 , 甚至更多 。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 , 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 。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专业人士指出,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 , 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呼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 , 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 。
10、凡尔赛文学
【2020十大流行语】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 。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 , 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比如,有人自炫长得瘦:“好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到90斤 , 结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凡尔赛文学”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细致刻画了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浮华奢靡,网友以“凡尔赛”借指高档、奢华的生活 。11月初 , 一个微博认证为作家的网友,在微博上用“平实”的文字记录她的“高贵”生活,引来网友吐槽 。“凡学”因此而爆红,网上掀起了一场“凡尔赛文学”创作大赛 。实际上,现在的“凡学”作品多数已不再是炫耀,而仅是一种调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