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1、典故:《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 , 没有发号一项政令 , 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 。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 , 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 , 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 , 三年不展翅 , 不飞翔 , 也不鸣叫 , 沉默无声 , 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 , 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 , 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 。虽然还没飞 , 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 , 一鸣必会惊人 。你放心 , 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 , 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 , 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 , 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 , 诛杀大奸臣五人 , 提拔隐士六人 , 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 。带兵讨伐齐国 , 在徐州大败了齐军 , 在河雍战胜了晋军 , 在宋国汇合诸侯 , 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 , 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 , 故此能有好的功绩 。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
2、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 , 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