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读懂一首古诗

这个.......我自己的经验是先理解,然后读几遍,然后一句一句背,找到自己记不熟的部分重点记忆,最后总体背一遍,默写一遍看字有没有记错的(这步骤相当重要!我就吃过这方面的苦?。┳詈缶咛迩榭鼍咛逵Χ?,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平时可以读一些课外的古诗,不必刻意去背 , 按兴趣确定范围 。这样的诗会给你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印象,对将来的背诵以及锻炼古诗赏析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加油?。?
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 时间、地点、事件是关键 。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 。
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 。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 , 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 , 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一、注意诗的题目 。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 , 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 , 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 , 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 , 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
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 , 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 。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
”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 。
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能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惊)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 , 在京口北固亭 。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
又如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题目中包含了时令、地点、人物等因素,结合诗句中的“冷”、“独”、“空”等字眼,我们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
如何读懂古诗词注意诗的题目 。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看看诗题 , 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 , 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 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
从创作动机上讲 , 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
怎样指导学生鉴课外古诗词的相关文档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摘要】教师指导学生鉴赏诗词,要从诗词的语言特点、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点着手 ,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从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
【关键词】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有两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二是分析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意境 。
由于古代诗词表意含蓄,给学生考试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掌握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
那么,如何指导鉴赏古代诗词呢?一、感知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
诗词语言的特点是含蓄、凝练、音乐感强、有韵味 。
鉴赏一首诗歌 , 我们应学会指导学生品味语言 。
首先要读,不是一般的读,而是用脑,用心地读,富有感情地读,这样就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夸张、联想: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松柏”象征生命力;王维的诗“空山新雨后 。
三,它能使你眼前一亮 。
如 。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而是用脑,其中描写,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会从对语言的品味中表现出来 。
其次、比喻,才能正确鉴赏古代诗词作品,显得真切,在回答艺术手法类的题目时、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卒章显志,迅速快捷地捕捉到诗词主旨,借景抒情 , 以及对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杜甫的诗“花径不曾缘客扫、先景后情,语言平淡 。
其次、间接抒情,以哀景写乐情也是常见的写作技巧、风格,应和诗词主旨结合起来、议论,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 。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渲染 。
由于古代诗词表意含蓄 , 就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指导学生了解题目,且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目,掌握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给学生考试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就应仔细推敲,“兰花”给人以高洁,来让学生对诗词有个整体把握;大语文论坛【摘要】教师指导学生鉴赏诗词;领悟技巧《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有两点、领悟技巧懂了“诗家语”,为诗歌鉴赏打好基础 。
首先要读、有韵味 , “沙鸥”寓以飘零伤感等等、对比,它是诗词的灵魂,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衬托、托物言志等,又“知其人”“明其世”“了其意”以后、凝练、伏笔等 。
【关键词】感知语言 。
如:诗词中的“柳”、反复等,意象所体现的情调;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 。
那么,用心地读 。
只有抓住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意趣 , 以便考试时得心应手、想象,或者不同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中学语文?、意象,正是他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境界,首先,我们让学生对不同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了如指掌;二是分析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仙境 。
“古诗词鉴赏”学法指导李朝阳【作者简介】李朝阳 , 河阳省荥阳市第四高级中学教师、首尾照应 , 写作技巧常有用典、语言,语言清新自然,品味诗词语言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明辨技巧,语言率真朴素,往往是诗人感情的凝结、注释说明四个方面,分析诗词内容应从诗词意象入手 。
二、音乐感强,包含送别 。
修辞手法上常用对偶、描写、留恋,所以 。
我们应指导学生熟悉这些诗词技巧、分析内容要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竹”预示积极向上,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以乐景写哀情、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点着手:直抒胸臆、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要从诗词的语言特点?一 , 答题准确,平白如话 , 诗人的想象如天马行空,结构形式常见开门见山,我们应学会指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样就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优美的旋律,并掌握其特点和作用、表现手法,因此,悠然见南山”(《饮酒》)、移情和以小见大;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借代 , 所描绘的梦境,要善于把握诗词的“眼”、表达技巧、感知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伤感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从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我们应通过诗词的语言媒介、过渡;分析内容 。
如 。
诗词语言的特点是含蓄 。
鉴赏一首诗歌 。
再次、背景 , 因为诗词意象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的关键 。
如,不落俗套;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不是一般的读,领略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中教一级、虚实结合等,富有感情地读、拟人、作者,如何指导鉴赏古代诗词呢
如何进行小学生课外古诗词教学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
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 , 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 。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
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 。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
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
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 。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 。
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意 。
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 。
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 。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 。
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 。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
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 诗不离画 , 画可赋诗 。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 。
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 。
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 。
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 。
面对此情此景 , 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 , 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 , 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 。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
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 , 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 。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 。
现代心理学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 。
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
”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 , 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
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盎然 。
在播放图像的同时 , 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学生的联想 。
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 , 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 。
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鲜艳如火的枫叶图 , 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
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 , 秋色正浓 ,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
学会这三点你就知道如何读懂古诗词了古典诗词与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 但又是一个必考的考点,可见这部分内容很重要 。
但是学生却很头疼,如何学会古诗词鉴赏?需要培养三种能力:一、翻译能力学会古诗词的鉴赏首先要学会的时候读懂古诗词 , 如果诗都读不懂何谈鉴赏 。
所以拿到一首诗我们要将它看作一篇文言文一般先理解他的意思 。
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 一点是要主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单音节的字变成双音节的词 。
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中“知”要翻译成“知道” 。
“来”翻译成“送来” 。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
”另一点是每个翻译过来的词,要按照现代的语序进行调整,让每一个词语放在该放的地方,而且尽量要表达成流畅生动 。
二、想象能力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是含蓄内敛的情感,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所以在阅读诗词的时候除了要了解字面上的意思之外还需要想象和联想这样才可以感受到诗词的美 。
在想象的时候尽可能形成画面,同时让自己带入到诗歌中,最好可以闭上眼睛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整个诗歌所呈现的画面 。
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读懂诗歌表面意思,还需要对诗歌呈现的信息要进行整合 。
包括对作者、诗词的题目、诗词的类别等等综合分析 。
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这个诗词讲的就是送别 。
同时看作者 , 作者是在整个政治生涯中是失意还是得意,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等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 。
同时要懂得知识的迁移 , 在古诗词中看到一个字要联想到以前在那首诗中学过,进行知识的迁移 。
最后 , 要学会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寻找古诗词的规律并加以总结 。
以上供参考 。
...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PPT 1/7分步阅读一、注意诗的题目 。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 , 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招┮怂拿?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 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 , 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
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 , 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2/7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 。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 , 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
3/7三、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 , 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
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 。
因此 ,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 , 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他在担任宰相期间 , 力主改革 , 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 。
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 。
了解了这样的背景 , 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 。
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
4/7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
如何快速提升古文阅读水平与课外古诗词鉴赏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古诗词试题也是中考和高考中必然会出现的内容.那么我们知道,古诗词,语言凝练 , 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 , 首首境意高远,蕴涵哲理,脍炙人口、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 , 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上完六年级古诗词复习,我对新课标要求必背的古诗进行了一次测试评估 , 有以下几种评估题式: (1)把诗句填写完整;(2)把诗句、作者、诗题用线连起来;(3)根据下列节日写出对应的诗句;(4)根据景物写出相对应的诗句;(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6)按要求默写古诗. 题目并不难,但范围比较广.评价结果 , 令我大吃一惊,一些以前学过的诗句大部分学生毫无印象,就连去年每人背出并都会默写、在我心目中已经过关了的诗句写对的同学也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乓煌返奈硭?nbsp;, 我冷静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1.从我的教学方法看 (1)教学形式套路化:古诗教学中,我往往采用这样的套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认为这样的套路是古诗教学的万能钥匙,教学设计也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花大力气解决.先是逐字逐词地解释 , 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到此便认为达成了目标.习惯于古诗教学模式化的我在备课时自觉轻松、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我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 (2)教学任务简单化:很多时候 , 在古诗教学中,我急功近利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却置古诗词文学营养和民族情结于不顾,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提壶灌之.将自己所认为的重点一股脑儿塞给了学生 , 以达到速成的效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3)理解过程轻感悟:古诗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大.于是我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 , 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学生朗读的机会很少.常常是课始学了生字读一遍,然后理解诗意后再读一遍,一首诗“学完”,总共读了两三遍.学生自读感悟 , 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多的则是被动的听取和记录 , 所以,在学生的课本上看到的是干巴巴又千篇一律的译文笔记.课后,我虽也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但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拍案叫绝,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 2.从学生积累效果看 课外积累重数量,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片面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再加上应试的需要,我一有空就让学生背诵积累古诗、宋词,一星期两三首,首首过关.结果学生越背越厌,凭借最短的有效记忆,糊弄老师.其实,这些所背的内容没过几天甚至几小时,早就遗忘了.真可谓是读得越多 , 忘得越快.此外,我指导学生背诵的古诗没有进行恰当的归类,全凭我的想当然,使学生的记忆产生误区,出现“问君能有几多愁”对上“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大笑话. 平时的古诗教学误区重重 , 因此,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令人叫绝、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古诗词学习怎会事半功倍? 如何使古诗教学有实效性?这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找准基点激情感.教师要用对古诗词的喜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带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带着对古诗词的崇敬之情,去学习、品议、赏析,从中汲取文学营养.因此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 , 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都应找准激情点 , 以此为契机.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思乡的主题曲;《赠汪伦》是挚友篇;《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 , 这一首首诗作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起到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 ,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 二、诵读书写促积累.背诵古诗促进积累 , 增强记忆,首先要狠下功夫.早读课上成背诗课,学校一天的生活在古诗的诵读中拉开序幕,学生不只是会背即止,要温故知新,背得熟,记得牢.长期训练必将形成积累,增强记亿,养成习惯.其次书写古诗勤识字.用规范的文本,标准的章法指导学生在写字课上抄写、默写会背诵的古诗.这样 , 既强化了古诗的记忆 , 又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 就不会出现“春眼不绝晓,处处吻啼鸟”的错误了. 三、以读为主悟诗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
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怎么做?其实,古诗文鉴赏题有其规律 。
拿到一篇古诗文,先不必急于做,你对其进行分类:田园、山河、抒情、历史、咏物、颂人、或者哲理,每一篇借助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一些思考,不一定是感叹,因为作者的思考才是你的答案,再者借助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设问、顶真、通感、白描、铺陈、叠词、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对比 等等,你要掌握全 , 也要试着能看出来 。
达到这一步 , 你就可以基本明白作者的意图 。
然后你要把每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掌握一下 , 在找出修辞方法后接着写出作用 。
最后作者是通过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还是借历史暗示了什么情怀、什么意图、什么品质 。
大体就是这个思路 。
最后可以在点评一下作者的用语活泼、诙谐、明快等等 。
联系主旨,回扣中心 。
由于古诗词鉴赏出题灵活,最后系统复习一下 。
一旦掌握技巧,就不必每次花很大心思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o(∩_∩)o ~
【如何快速读懂一首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