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不外乎三方面:作者借助“什么”,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何种“情感” 。这三个方面可以总结为“象”、“情”、“法”三个字,在这个三字秘诀里:“象”即“意象”,也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附着物”;“情”即作者表达的“情感”;“法”即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而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抓住四大方面,做到一审意象,二品语言,三找表现手法 , 四品思想感情 。试具体分析如下:
1.审意象
意象:古典诗词的形象 , 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 。简单地说,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感情化了的外界客观事物,作者借助这些客观事物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 。例如张籍《秋思》一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就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秋风”为思乡营造了氛围,“家书”则是寄托乡思的直接“工具” 。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 , 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 。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意象分为三个方面:人 ,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中的物象 。
(1)人物形象鉴赏
需要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 如李白 。②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杜甫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 如陶渊明、王维 。④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 。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 如韦应物 。⑥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 如高适、王昌龄 。
(2)景象鉴赏
需要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
(3)物象鉴赏
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或者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主观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只有抓住作品的物象以及物象所包含的旨趣、物象所体现的情调、物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
诗词作品 。比如2002年高考试卷中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 , 关键就要理解“柳”这一意象 。在课文中学过的古诗词中有类似的句子 , 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 ,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 。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而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为“柳——留——惜别——依
依不舍” , 可以联想到 , 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 , 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涌起一缕缕离愁 。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但是,把握诗歌意象要避免思维定势 , 如《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菊花 , 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 。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菊花高洁的气质无关 , 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失误 。(可参见“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部分中的“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2.品语言
品语言是要品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关键语句 。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句,才能准确鉴赏诗歌 。因此,重点字词成为考题设置的一项内容 。如唐代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 ,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韦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 。对诗中“秋”字的理解,关系到对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 。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 。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 。再
如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八百里”二句,生动地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食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完成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
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这些词句必须逐一准确把握,方能理解全篇的含义 。
在品味诗歌语言时,要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 。
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登高壮观天地间 ,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悲壮慷慨:这种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 ,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 , 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幽默讽刺:多指诗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3.找表现手法
所谓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简单地说,表现手法就是作者把寄托自己情感的意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把意象比作珍珠,表现手法则是串起珍珠的彩线 。这也是高考出题者考查考生分析鉴赏能力的一个重点 。例如:张籍在《秋思》一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描写可谓是“寻常中见奇崛”;宋祁的《木兰花》这首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化静为动,巧妙拟人 , 境界全出;苏轼的《红梅》通篇以“红梅”为描写对象,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现手法和技巧,因而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和技巧就成了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 。一般而言,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三类 。(具体可参见“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部分中的“诗歌鉴赏常见手法总结”)
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 如:“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古讽今(用典)、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等各种手法 。
描写手法,包括“正面一侧面”、“实写一虚写”、“动景一静景”、“近景一远景”等不同角度 。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 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 ,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 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 。常见的描写手法还有衬托、虚实结合、抑扬相生等 。
修辞手法,像比喻、用典、对比、借代、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 , 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借代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4.品思想感情
诗言志 , 诗缘情 。说白了,诗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抒情 。无非是作者写作的意象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当然抒发的情感也各有千秋 。因此 , 我们要求考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知人论世” 。有的诗人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有的则是游子思归、念家思亲之意,有的是友谊长存、知音相知之思 , 不一而足 。高考命题人若问张籍在《秋思》一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秋风”、“家书”这两个意象让人不难想起思乡之情 。晏几道的《鹧鸪天》一词,“杜鹃啼鸣”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梅尧臣的《东溪》中“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抒发了作者喜爱自然、追求
恬淡闲适的情趣 。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 。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写景诗 。诗人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远处望到和听到的;“渔火”、渔民的“愁眠”、“寒山寺”、“钟声”、“客船”是近处看到和听到的 。由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季节凄凉、冷落的夜景 。面对这幅夜景 , 必然勾起诗人漂泊他乡的孤愁情怀 。再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 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守旧派的反对,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 。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 。还比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是一首写实诗,江边来来往往
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险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 。后两句的意思作者没有明说,而是令“江上往来人”去看捕鱼的险景 。看到一叶小舟颠簸在大风浪里,一会儿被送上浪峰,一会儿又陷入波谷的惊险场面,自然会懂得“吃鱼容易 , 捕鱼难”的道理 。诗中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险和作者对渔民的同情 。
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虽然有点长,但要坚持看完,对你有好处!作为我们普通读者来讲,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现代诗,第一 , 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 能够激起些许思考,带来启迪;第二,读起来很好理解,坚决摒弃那种连诗人自己也弄不懂的“朦胧”;第三,诗句要格外的优美,给人以美的感受 。
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揣摩意境 。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 , 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 。
由意象入意境是把握意境的较好方法 。
例如胡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 , 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 , 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
二、把握情感 。
诗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是诗的基础 。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 。
长久以来 , 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 , 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调、丰神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 , 寄情思,逞才能 , 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 , 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
读诗时,把握了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把握了诗的灵魂与命脉 。
例如《理想》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 。
在这首诗里作者指出了理想的特征、内涵,以及对人生、历史、社会的重大意义,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挥鞭起程,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
这正是作者在这首诗中所抒发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所热切期望的 。
读后,每一个读者都会被感染得激情亢奋,热情高涨 。
三、赏析技法 。
诗歌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 , 可以拈来随手随心应用 。
淘沙拣金,去粗存精,诗歌大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的横溢才华 。
这些精美的诗篇既体现在诗篇的形式上,包括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诗篇表现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恰当贴切的表现技法 , 无不是人们学习的典范 。
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的表现技法有联想想象,用典铺垫,渲染烘托 , 暗示省略,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象征、排比、拟人、夸张等 。
例如著名诗人邵燕祥在《致空气》这首诗里,就运用了大胆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手法,用象征手法 , 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其特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等,在对空气这一时刻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 。
自觉地理解吸收借鉴优秀诗歌中的写作技法,一方面可提高鉴赏水平,另一方面对写作也大有裨益 。
四、品味语言 。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 。
“两句三年得 , 一吟双泪流 。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
诗歌的语言是富含哲理的、含蓄隽永的、凝练深沉的、生动流畅的、形象传神的、充满情感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这都给诗歌的审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
所以,在诗歌的学习中应当注意语言的品味 。
例如著名诗人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全诗只有两句话,虽短小却警醒世人 , 表明作者及整个时代人们的心声:渴望光明,自由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
语言含蓄隽永,深刻蕴藉 。
冰心在《春水·三三》中写道: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
这首哲理小诗,告诉我们要把眼界放宽、切莫孤芳自赏 。
孤芳自赏的含义是: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
很显然 ,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墙角花朵的形态,可以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
语言使用准确恰当 , 贴切生动 。
理解了诗歌中的语言运用之妙,不仅知道诗歌写了哪些内容 , 而且懂得了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够从更高层面上去把握和鉴赏诗歌 。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鉴赏诗词,我个人认为要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着手 。
内容上主要是诗词所描绘营造的意境和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
(技巧还是参考古人提的知人论世的方法 , 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在创作背景之下,结合诗词所描写的景物)艺术手法上主要是诗人为表达情感所采取的技巧,比如赋、比、兴,修辞、象征等创作技巧 。
(艺术手法的鉴赏技巧应该和其他文体的鉴赏技巧大致相同,多读多思考,应该会不断提高鉴赏能力的 。
)
求苏轼的著名诗词一百篇(要有重点字词解释和全文大意及赏析)苏轼【诗人小传】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春宵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阳关曲 中秋月水调歌头 花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定风波 满江红 赠刘景文 上元侍宴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和子由渑池怀旧 蝶恋花 题西林壁守岁诗 浣溪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 浣溪沙 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别徐州临江仙 贺新郎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采桑子 儋耳 浣溪沙 洞仙歌南乡子 集句 西江月 卢山五咏 圣灯岩 汲江煎茶念奴娇 洞仙歌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吊李台卿(并叙)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蝶恋花 密州上元 念奴骄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南乡子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 西江月 梅花沁园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青玉案 鹧鸪天行香子 过七里濑 哨遍 行香子 江神子/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渔父/渔歌子 定风波 红梅 满庭芳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和陶归去来兮辞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蝶恋花 蝶恋花点绛唇 行香子 菩萨蛮 回文 。
夏闺怨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诗为孔平仲作? 渔家傲 永遇乐 天仙子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水调歌头 满江红 减字木兰花醉落魄/一斛珠 苏州阊门留别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 红梅三首 卢山五咏 卢敖洞(图经云:敖,秦博士,避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西江月 如梦令 浣溪沙满庭芳 水龙吟 水龙吟 蝶恋花醉翁操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暮春别李公择 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望江南/忆江南 戚氏 和晁美叔 访詹使君食槐芽?一作叶?冷淘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赠黄山人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壶中九华诗 留别登州举人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蝶恋花哨遍 南乡子 祝英台近 画堂春蝶恋花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 雨中花/夜行船 满江红 东武会流怀亭浪淘沙 渔父/渔歌子 渔父/渔歌子 一斛珠阮郎归 初夏 南歌子 游赏 题金山寺 嵇绍似康(并引)?一作戏作贾梁道诗?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嘲子由 鱼蛮子 孔长源挽词二首再和 虾蟆 蝎虎 元修菜(并叙)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琴诗 南歌子 江神子/江城子卜算子 蝶恋花 虞美人 江神子/江城子减字木兰花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满江红 怀子由作 渔父/渔歌子 临江仙 醉落魄/一斛珠 离京口作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 少年游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南乡子 送述古 赠狄崇班季子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荔支叹 食荔支二首(并引) 初秋寄子由http://poem.8dou.net/html/poemt/151.shtml每一首诗的具体注解和意向在这个网页中都有链接,很方便 。
希望帮到你 。
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技巧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
这里我们就古诗词鉴赏命题形式与解题对策作一介绍,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
因此 , 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
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 。
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
二、形象意境类 A.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 ,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 , 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
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 。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 。
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 。
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
B.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 。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 , 或雄浑壮丽 , 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 , 或高远辽阔等等 。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
[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
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 , 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
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 。
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
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挎≡诤崽?。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 , 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
何处住,在横塘 , 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 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
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有哪些初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古诗词鉴赏详解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赏析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已出现多年 , 但笔者参加了几年本地中考阅卷工作,在古诗词赏析题的判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得分不太理想 。
原因是不少考生不了解古诗词赏析题的特点,没有掌握有关解题技巧,尤其是解答主观题找不到思路 。
其实 , 这类题有很多规律可循 , 赏析古诗词一般要从字词句、层次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感情抒发、意境创设、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 , 有时还要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分析 。
首先 , 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
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 。
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
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 。
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 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
第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
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
诗人创造意境 , 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 。
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 , 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 。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 。
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
【诗词赏析一般要点是什么、各位朋友帮帮忙!】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
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
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 ,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 。
描写方式则有:细节描写,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如“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 。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借景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寓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情景交融,如“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等等 。
有时还运用其他技巧:反衬或“以静衬动”“以动衬静” , 如“鸟宿池边树 , 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联想想象 ,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 。
第五,仔细分析诗歌的语言,注意炼字、炼词 。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 。
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最后请韩愈定为“敲字佳” 。
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 , 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 。
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 , 才和幽居相应 。
从音节上说 , ‘敲’字也较为响亮 。
”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有炼字故事,体现出非常好的表达效果:第一,“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 。
读到此 , 能为我们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 。
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 。
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 。
(周振甫《诗词例话》)所以,在赏析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
第六,还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 。
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 。
总之,赏析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 。
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 。
诗词鉴赏标准答法?诗词鉴赏方法:1、先翻译一遍2、重点字词分析,表达的情感3、全诗表达的情感4、诗句的艺术特色首先,你要了解这首是属于哪一类 。
基本类型有 , 怀古,边戍,思乡,念家 , 忧国,感时伤怀 , 还有一类怀才不遇自我排遣的 。
定下基调很重要,因为一般第二题都会问有关中心思想的问题 。
如果主题理解错误,那么分就不会高了 。
面对那些主题晦涩的诗篇 , 要注意找关键词 。
这就需要你平时积累 。
比如,看到“柳”,想到离别;看到“马”“烟” , 就要想到边塞,看到“雁”“鸿”就要想到思乡 。
还有一些,我就不列举了,还是靠自己多做题培养感觉 。
答题时,要读出题眼 , 问艺术手法还是表现方式,注意前者多为修辞,后者多为“借景抒情”“欲扬先抑”之类的 。
抑或问你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 就要翻译出诗句大意,强调关键词,以此证明你的理解 。
答题时,要注意分条 。
先把关键的东西写上去 , 比如主要修辞手法,表现形式 。
然后再分析,分析时要多用诗境中的语言和文字 , 不要说白话,又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条理,但语言不要累赘,毕竟答题空间有限 。
一定要围绕诗篇基调回答问题,不要另起炉灶,自说自话 。
语文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1 从选择题选项入手,一般是4选1个错误的~把选项一个一个分析好起码有3个是对的~~错的哪个也是细节错 。
大体应该没问题 。
如果分析的好对于下面的一道表述题很有帮助2 明确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一般表述题打出这个给你1分3 如果有叫你简要分析的~你最好一句话一句话分析~老师会挑你对的给你分的,不要大体概括或者总结性回答~除非你对诗吃得很透4 一定要多写,诗歌鉴赏表述题给你3行空千万不要写一行,一定要都写满 , 人家题给你3行是有目的的不是白给你的~回答时候越具体越好~5 尽量了解各种意想 像什么 (梧桐,黄雀,商女等等)6 多了解一些著名作者的出身背景7 注意看诗歌鉴赏中的注释(比如说什么作者被贬后写的啊 。
类似这样的)这样能把握答题的大体方向不会错另外诗歌鉴赏是高考中比较难的一个考点~基本上不会拿满分~如果4分体照着2 3分去拿和别人拉不开多大档次~不要死扣也别钻牛角尖
观刈麦赏析 《观刈麦》示意图 观刈(yì)麦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 , 小麦覆(fù)陇(lǒng)黄 。
妇姑荷(hè)箪(dān)食,童稚(zhì)携壶浆 ,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 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
听其相顾言 , 闻者为(wèi)悲伤 。
家田输税(shuì)?。按顺浼⒊?。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刈(yì):割 。
(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 , 这里泛指麦地 。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
覆:盖 。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 。
荷:肩挑 。
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浆水 。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 。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观刈麦(1张) 。
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 。
南冈:地名 。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
秉 , 用手握着 。
敝:破 。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 。
顾:视,看 。
(9)输税:缴纳租税 。
(10)曾(zēng):一直、从来 。
事:从事 。
农桑:农耕和蚕桑 。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
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年底 。
晏,晚 。
(13)丁壮:青壮年男子 。
(14)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浆水 ,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 , 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粮食都已交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 , 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劊ń裆挛魇∥靼彩兄苤料兀┫匚臼庇懈杏诘钡厝嗣窭投杩唷⑸钇独吹囊皇资髌范栽斐扇嗣衿独е吹姆敝刈馑疤岢鲋冈?。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 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 , 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作品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用水壶装着的浆水,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 。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
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 。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 , 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
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 。
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
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
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
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
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
这是不对的 。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注]①那:奈何 , 为什么 。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 , 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 。
看有没有用修辞 。
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 。
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 。
从语言上看 , 出现了口语“那” , 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 。
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 。
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 。
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 , 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 , 有话说了 。
解答时先说什么 , 再说什么 , 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
如思路不是很清 , 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 。
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 。
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 , 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
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 , 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 , 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 , 直为斩楼兰 。
【注】折柳:即“折杨柳” , 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
(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 。
“笛中闻折柳” ,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 将士积极参战 , 英勇杀敌 。
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更加生动感人 。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
设问――先提出问题 , 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
从形式看 , 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 , 意义集中含蓄 。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 。
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 ,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 是古汉语中...
诗歌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并举例说明 。
300字左右
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 。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 , 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 。
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
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 。
”(《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 , 咏物则托物言志 。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 , 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
角度五: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比兴、虚实相生、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白描、抑扬、照应等 。
角度六:从诗歌结构、篇章的角度——诗歌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并列结构、层递结构、对比结构、回环结构、开阖聚散结构等 。
篇章特点有:起承转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铺垫、呼应等 。
http://blog.xhedu.sh.cn/blogweb/more/detail.asp?id=1758 详细解释参看该网页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关于实践的古诗
- 诗歌类手抄报图片
- 本科学历适合哪些工作,找哪些工作好
- 适合大学生的兼职工作,大学生能做什么兼职
- 大学生应该做什么工作,适合大学生的工作
- 异地补办身份证,身份证不见了可以在异地补补办吗
- 插叙的典型例子「什么叫插叙并举例说明」
- 50字 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
- 讲话稿格式范文是什么 会议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