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辞官归隐的诗人?最好有诗句表现中国古代归隐田园的诗歌并不在少数,当我们提到山水田园诗的时候,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始终是茫茫诗海中那颗闪耀的珍珠 。
它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自然﹑清新﹑纯朴的乡野气息是其它同类诗词所无法相比的 , 真实的如同诗人锄下翻松的泥土 。
了解任何一个艺术作品的实质 , 都必须通过与作者时代的时空转换回到作者的身边看到他是怎样的生活,在怎样的情况下触发了灵感,为什么而创作 。
这首诗是在他坚定的走上归隐之路后一年所作 , 心境已经相当的淡泊成熟,又不乏当日辞官而去的感触余温 。
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仕隐不定的生活 。
我把这首诗看作诗人终于发现了自我并勇敢的肯定自我的开篇之作 。
“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
”开篇两句颇有一些“人的觉醒”的意味 。
诗人受曾祖父和传统儒家教育的影响 , 也有过济世大志 。
在多次不得志时他也归隐了多次,但这与后世那些寻求终南捷径的文人们不同,其价值在于他是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并且与社会价值观平行的生存方式而非借此寻找再次出世的机会 。
为人生中目标太过明确时,结果往往是迷失了自己,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那个自己常常不是真正的自己 。
陶渊明在追求政治理想时必然有着成型的计划,未来的人生一定有着美好的展望,这些可能是他所希望的 , 也或许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期望 。
在生活中,现实的世界,大众的意识让我们以为这(我认为出仕是当时文人的普遍理想 , 文人都追求共同的一个目标,忽略自身的特点 。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有着种种自我定义对真实自我的限制 。
)就是生活,当我们强迫自己去遵循这种生活的时候 , 我们以为我们在努力的使自己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环境,这使我们感到不适和压抑 。
执迷于不可见的前方 , 使得道途上的其它都变成了黯淡的灰色 , 于是不安和挣扎让我们忽然在某个启示下觉醒,于是回头发现自己还在那里 , 还是自己,好象已经回到了过去所愿的某个安详的时刻,但实际又是一个升华了的自我 。
在不断的反复和徘徊中终于找到了自己 。
陶渊明的归隐没有丝毫勉强无奈的意思,因而诗中自然清新,朴实中展现农家之乐 。
我可以想象诗人在彻底归隐之前的思想斗争的苦闷 , 不断在社会群体意识与真我的选择中挣扎 , 想融于社会,却无法按捺自己正直,自由的本性 。
我想象他是在某个清晨一早醒来,一拍脑门豁然开朗,释然的接受了“性本爱丘山”的自己,拿着锄头悠然归隐去了 。
他慨叹道“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
”流露出的对整个前半生在尘网的痴迷、摇摆的反思和忏悔 。
但此笔仅是一叹,并无深及肺腑的悔恨,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山下劳作时抬头看见夕阳时淡淡一叹,望着红色混合的天边发一小会儿呆 , 然后继续埋头耕耘,或许他的脸上还挂着一丝淡然的自嘲的笑意也未可知 。
我们姑且认为出世这一段是诗人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歧路(违背了诗人的本愿),而诗人也淡泊的接受了这一段 。
也许他也希望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一段会有多好,但也许没有“误落尘网”的这一段 , 他就永远都达不到这样超然的境地 。
这就是人生的规律,如同价值规律中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人生的轨迹围绕着真我的水平线上下波动,偏离的太远总会回来,我们需要的是在尝试中早点找到自己 , 增加交点,减少偏离的距离 。
然而 , 面对现实生活时,我们所看到所了解的却常常干扰了选择,我们面对每一具体情况的时候 , 我们知道很多规则规律经验 , 可是却常常不知道用哪一条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
道德经给了答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何谓自然?自己如尔 。
西方也探讨这样的规律,从他们的古代就开始,我们可以在希腊神话或者北欧神话里看到无论是伟大的宙斯还是神力的奥定,他们创造了人类,而他们自己的命运却也早已在预言书上写好了,人类创造了神,用他们的喜怒哀乐来解释人世间种种奇妙的现象,而把探讨真正的主宰者——规律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用无限想象力创造的神们 。
这里我总要觉得西方人有着可爱的会偷懒的小聪明,而中国却不安于这些宗教氛围的解释,总有人积极地寻找并早早地给出了“自然”这样精妙的答案 。
这样看来是简单了,找到自己,照着自己做就可以了,但实践上并非如想象那般容易 , 国际象棋32个棋子就产生了10的120次方种可能,而人的思想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谁也不知道这无限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每个人的故事可能大同小异 , 可是每个细节都不可能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先哲前辈们给了我们许多经验 , 可是哪些能用到自己的身上还要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找,陶渊明在出世和入世的反复中一定经历过彻夜难眠的夜晚,一定曾郁结而饮酒也不能销愁,然而终于超脱接受了自己,不管三十年还是十三年都只是一个必由之路,他这一声“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
”的慨叹,因是颇含辛酸,感触良多却淡然而出的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则是对自己的选择的一种肯定 , 认为自己回到了自己 。
后面几句描写自己的归隐生活,并无铺张华丽的渲染生活,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赞美生活有多美好,朴实平淡的叙述真实而...
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的诗句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释义: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 , 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
2、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
——《除夜寄微之》白居易(唐代)释义:年老的军官适合辞官了 , 到了明天的新年我就53岁了 。
3、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
——《春尽》韩偓(唐代)释义: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 , 异地千里难招来古人精魂 。
4、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李白(唐代)释义: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5、江湖上 , 遮回疏放 。
作个闲人样 。
——《点绛唇·采药归来》陆游(宋代)释义:放纵山水,这一回不受拘束 。
做一个闲散之人 。
6、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宋代)释义: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
7、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
——《宿府》杜甫(唐代)释义: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
8、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唐代)释义: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
9、解佩投簪,求田问舍 。
黄鸡白酒渔樵社 。
——《阳羡歌·山秀芙蓉》贺铸(宋代)释义:解绶带投冠簪 , 归隐躬耕田间,黄鸡白酒渔樵社 。
10、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曹德(元代)释义:还不如趁现在还没有低眉折腰,赶快效法陶渊明辞官隐归,落一个美名:“靖节” 。
形容淡定的古诗词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赏析: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
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 。
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
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
2、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
3、唐·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 , 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赏析: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 , 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
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
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
4、唐·司空图《山中》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
逃难人多分隙地 , 放生麋大出寒林 。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
赏析:表达了诗人一种心向佛道而淡定的思想感情 。
5、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我想多了解一下王维,尤其是他的归隐王维(701~761) 中国唐代诗人 , 画家 。
字摩诘 。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 。
开元九年 (721)进士 , 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
不久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
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 。
2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 。
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 。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 。
40多岁时 , 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
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 。
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
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
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
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辋川集》20首、《新晴野望》等 。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
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
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 。
王维的其他题材如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 , 如“山中一半雨 , 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 , 历代传诵不衰 。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 , 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 , 色彩鲜明优美 , 极有画意 。
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
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诗人恬适的心情 。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 , 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 。
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题材,有对侠义精神的赞颂 , 有的揭露时弊,讽刺权贵 。
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其中前二首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 。
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 , 情真语挚,有淳朴深厚之美 , 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
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 。
王维的五律和五、七言绝句造诣最高,其他各体也都擅长,在唐代诗坛是很突出的 。
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 。
七古形式整饬 , 气势流荡 。
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王维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 。
对后人影响很大 。
历代编注其集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的注本 。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 。
王维还精于绘画 。
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 , 被苏轼誉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能作人物、佛像、尤长于山水、青绿、水、墨兼擅,更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 。
所作破墨山水 , 笔迹劲爽,“云峰石色 , 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
对后世影响颇大 。
明末董其昌在其创立的南北宗论中,将王维列为南宋绘画之祖 。
王维的绘画作品在北宋还有较多存世 , 仅《宣和画谱》著录的作品就达126幅,但今已无作品传世 。
王维的归隐 维开元九年进士擢弟后调大乐臣 , 坐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
这一年 , 王维初次尝到官场失意的打击 。
长安厚重的城墙下,两扇朱红的城门徐徐开启,王维在一群友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出长安 。
空中,残阳如血,遮天蔽日的风沙哽咽着祝福的话语 , 王维瘦削的背影在萧瑟的西风中频频回首挥袖,渐行渐远 。
身后,有家、有想念、有友人在呜咽吹奏凄凉的离萧;身边,一瘦马、一壶酒、一卷画、一琵琶;身前,是一条不知延伸到何方的漫漫长路 。
那次坎坷的经历似乎为王维的归隐山林埋下伏笔,张九龄执政后,王维屡得升迁,而王维已无心从政,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
据《旧唐书 文苑传》记载:“……晚年长斋 , 不衣文彩 。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 。
……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
” 王维的归隐有他消极避世的颓废倾向,可是在君权主宰一切的封建王朝里,这恰恰正是一种不卑不亢的温和反抗 。
远离污秽混沌的浊世 , 寄情山水,伴着月色终老 , 这似乎是古代文人唯一能操守的高洁情怀 。
王维在与天地万物融洽和睦的相处中,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和禅相结合,不光展现出大自然恬静安详的美景,还流露出浓浓的禅机禅趣 。
这时期他的诗作已达到返璞归真的化境,尽显“幽冷入禅”的触目惊心的美感,即便是清风徐徐、浮云游动,都向他传达着天空或悲或喜的复杂心情 。
如他在《酬张少府》中写到:“晚年唯好静 , 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 , 渔歌入浦深 。
”一个内心清静远离尘嚣的长者,就这么豁达超脱的频频出没于月下的松林 , 无忧无惧亦无喜 。
王维的生活孤独但并不冷清,他偶尔会到《临湖亭》等待来访的友人:“轻舟迎...
孟浩然写了哪些关于夏天的诗词?急...啊...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 , 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厂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欲取鸣琴弹 , 恨无知音赏 。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
一二句,夏日之良辰 。
夏来艳阳高照,炎热沉闷,只有日落之时 , 最舒人心 。
三四句,夏日之南亭,惟有此地有风可以散发乘凉;惟有此地宽敞,可以开窗闲卧 。
五六句,夏日之幽趣,闻荷花香气,听竹露清响 。
七八九十句,“怀辛大”,同时也是夏日恨事 。
想取琴弹奏,却又不知能鸣与谁听?让谁能够欣赏?因为自己的琴声还不能与自然相互交融,必得他人助兴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孟浩然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孟浩然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一作宴卫明府宅遇北使)」孟浩然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 。
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 。
舞鹤乘轩至,游鱼拥钓来 。
座中殊未起,箫管莫相催 。
野童扶醉舞 , 山鸟助酣歌 。
幽赏未云遍 , 烟光奈夕何 。
诗词中哪几首和《饮酒》的意境最为相近《饮酒》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 , 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蝉》作者:虞世南 (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作者托物寓意 , 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 , 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算是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 是的,诗词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辨 通:辩)解释: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 , 结着伴儿归来 。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
表现“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的诗句带赏析有哪些? 诗句加赏析: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其五)》陶渊明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 , 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
“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 。
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 , 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
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 ,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
3.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 。
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 。
此番“闲饮” , 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 。
“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 。
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 , 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
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过故人庄》孟浩然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
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 , 仍嗔问升斗 。
”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 , 意舒词缓 。
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
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山居秋瞑》王维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
1. 出处:《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赏析全文: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 , 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 , 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
开头说 , 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 ,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 , 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 , 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
在陶渊明看来 , 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
从本源上说 , 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 , 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
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 , 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
所以接着四句 , 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
...
形容“享受”的诗句有哪些?1.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自遣》唐代.罗隐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将进酒》唐代.李白3.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杂诗》唐代.无名氏4.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唐代.王维6. 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1. 今朝有酒今朝醉 , 明日愁来明日愁 。
《自遣》唐代.罗隐译文: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
赏析:“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在此告诉世人: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 。
其实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 。
但这样的话从诗人的口中说出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如果真的时时刻刻有酒解愁,一辈子沉醉不醒也未尝不可 。
可诗人是一位穷愁潦倒的文人,他不能天天有酒,两个“今朝”的重复,道出了所谓的解忧,也只是暂时的排解而已 。
看来面对人世间纷至沓来的忧患与失意,诗人也没有毕其功一役的解决办法 。
“明日愁来明日愁” , 此句明显地流露出了穷愁潦倒的诗人的无奈与伤心,正因为“醉”的时间是有限的,酒醒之后又如何 , 尚未排遣的旧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 。
由此可见,正在劝解世人凡事看开些的诗人其实自己也没有解决“失即休”这个难题,虽然他对明日之愁采取的是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 但这恰恰体现了他以酒浇愁,得过且过、无可奈何的凄酸、潦倒 。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将进酒》唐代.李白译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
赏析: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 , 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3. 有花堪折直须折 , 莫待无花空折枝 。
《杂诗》唐代.无名氏译文: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
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情感的表达,其情感并不直接用语言叙述出 , 而是让大家在读完全诗中体味出 。
第二句中“望海楼”“望海愁”交错复沓,声音婉转,而意在突出“望海”,进而引出诗人所表达的“愁” 。
晚唐的诗风自李义山已渐趋朦胧,而这首诗在朦胧中又有明确的情感 , 让人回味无穷,无疑是一首上品的佳作 。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 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唐代.王维译文: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
赏析:“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
6.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译文: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
全文十分押韵 。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 , 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
【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古诗词的格式有哪些?
- 只有蝴蝶的` 描写蝴蝶的诗句?
- 小学三至六年级全部古诗
- 三亚的诗词或文章、名言。至少5条
- 怎样可以让鼻子变挺 怎样可以让鼻子变得挺
- 怀孕最早多久能测出来 怀孕最早多久能用试纸测出
- 自然流产后多久来月经 自然流产后多久来月经算正常
- 尖锐湿疣的早期症状 尖疣早期症状图片女性
- 多长时间能测出怀孕 多长时间能测出怀孕没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