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生课外古诗词教学

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 , 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 , 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好诗不厌百回读 , 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 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
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 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 , 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 。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意 。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 。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 。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 , 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
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 。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 。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 。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 。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 , 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 , 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 。现代心理学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 。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
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盎然 。在播放图像的同时 , 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学生的联想 。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 , 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 。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鲜艳如火的枫叶图 , 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 , 秋色正浓 ,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
如何进行小学生课外古诗词教学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练含蓄 , 意境深邃优美 , 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 , 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
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 , 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 , 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
”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 。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 。
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 。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
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 , 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
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 , 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
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 。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 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 , 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 。
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意 。
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 。
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 。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 。
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 。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
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 。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 。
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 。
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 。
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 。
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 。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
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 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 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 , 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 。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 。
现代心理学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 。
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
”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 生动可感的声音 , 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 , 学生置身其中 , 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 , 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
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 , 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盎然 。
在播放图像的同时,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学生的联想 。
读“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 。
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鲜艳如火的枫叶图,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 , 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
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结合各种方面,分点回答 。
1、识字方面.经过每日的课堂检验 , 发现学生识字效率低,对生字掌握不牢.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忽略了孩子在学认字兴趣的激发,并且没有及时的带领学生回顾温习. 2、阅读方面.忽略了孩子们在阅读课文时的理解能力. 3、写字方面.只在强调孩子的书写,但是并未为孩子上过写字的辅导课.以至于书写水平偏低. 4、对于基础不一的孩子,并没有针对性辅导 , 造成孩子学习掌握情况两级分化.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薄弱环节. 课堂教学细化 1.对于孩子们识字效率低,掌握不牢.可改善让学生的学习方法 , 拒绝死记硬背,引导学生想象性学习,识字.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2.阅读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知识的办法. 3.写字方面,开展写字辅导课,并举行写字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并鼓励多阅读课外书籍 , 多背诵古诗词,多写读后感等 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半年多时间的实践 , 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有改善 , 学生养成了自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 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积累了协作素材.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 , 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教学,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如何教学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古诗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千百年来我们对唐诗都爱不释手.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是我国唐诗中的艺术珍品.让小学生读懂它,理解它的内容 , 让学生终身受益,是我们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的.在如何较好小学语文古诗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一、学习古诗文要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70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 。
例如教学《咏柳》一诗,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春天到来之际,你行走在路上 , 一定会感受到严冬过后,大自然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
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 , 原本光秃秃的柳树,这时是不是有了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在学生想象之后,老师就可以提问他们想象的情景,然后就导入诗文,指导他们朗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将诗文与他们想象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看似对柳树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作者很巧妙的笔法 。
全诗对树干和树枝树叶的赞颂,即对柳树的赞颂,虽然没有一个“柳”字 ,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他描写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和“细叶”这些柳的特征的描写 。
推测出作者写的就是柳 。
原本光秃秃的柳树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春风了,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大地,作者赞咏春风中的柳树,其实就是赞咏了春风 。
这棵树是这样,其他的树不是也一样抽枝发芽、绿叶成荫吗?所以,这首诗的主旨是赞颂春风吹得树儿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
二、音乐画画配合,创设意境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 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
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到诗的境遇中去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
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 , 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 。
如教学岳飞写的《满江红》,通过反复的配乐诵读、歌唱,能让学生体会诗句的豪迈风格,阔大境界,语言的粗犷有力,气氛的雄伟悲壮 。
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反复的配乐诵读,能让学生体会诗句清新自然的风格,语言的明白如话,感受到渔人于斜风细雨中那种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
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 , 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 。
在古诗文中,诗与画又是密不可分的 。
因此 , 古诗文的教学,还应注重把诗画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
三、趣味训练,培养诗兴 学习古诗文,还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 ,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
1、巧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填写诗句 。
如,问学生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男一首《悯农》吗?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 , 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当我们回忆起母爱 , 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 。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 , 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
2、按要求写诗句 。
一是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一句 。
如描写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描写夏天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描写秋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 。
描写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二是要求学生写出带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字的诗各一句 。
三是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的诗句 。
四是要求学生在诗句中填入花名 。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 )别样红”,“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
3、设计一些文学史常识的回答,如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 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 , 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 。
4、让学生学写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 。
如我出上联“鸟语花香添美景”,学生就饶有兴味地对出下联“风和日丽庆新春”或“风和日丽迎新年” 。
其他的训练还有很多,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 ,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这个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
四、运用故事,点燃诗心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 。
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 。
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提字炼句的注重 。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 。
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 。
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 , 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
五、课外拓展,积累诗文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智...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走进三国》 走进三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高淳县实验小学 柏春化 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 , 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 , 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五丈原)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 , 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 , 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 , 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 , 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 , 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
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 , 有死而已 。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
汝勿多言 , 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 , 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 , 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
诸葛亮:(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 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曹操:(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 , 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 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3)对于曹操 , 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 , 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 , 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 ,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 , 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刘备:(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
小学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当强调美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为入选教材的古诗词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这不仅对于陶冶性情,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词汇很有好处 。
同时 , 还能使学生觉得学语文是一种美的欣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哪些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 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
大量的文献显示 , 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 。
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 。
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
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 。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 , 预习导入法 , 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 , 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
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 。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
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 , 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
二、背景介绍 , 知晓诗人 。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 。
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 。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 , 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
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
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 , 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 。
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
三、自主学习,弄懂诗意 。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 。
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
首先要大胆地放 。
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 。
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
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 。
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诗眼 :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
(2)抓词语 :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 , 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 。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 , 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 。
(3)抓诗句 :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 。
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 。
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4)抓诗题 :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 。
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 。
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 。
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 , 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
四、诵诗想象,品诗悟情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 享受审美乐趣 。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 。
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种方法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由于古诗时代久远 , 意义深刻,难以理解,不便于小学生学习,笔者就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学生掌握“读、知、明、悟”四个基本环节,谈一点个人浅显的认识 。
一、读古诗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 , 易记、易背,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
读古诗时 , 教学生学会找“韵脚”,使学生知道古诗中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部分就是韵脚 。
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光、霜、乡”的韵母都是“ang”,这首诗的韵脚就是“ang” 。
学生找到了韵脚,朗读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很容易记住古诗并背诵下来 。
二、知诗人 学习古诗,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性格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 。
“唐诗、宋词、汉文章 。
”小学生所学的古诗主要以唐诗为主 。
在小学生古诗词必背篇目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唐诗 。
在记诗人的朝代时 , 我们只需要特别记住不是唐代的诗人即可 。
如宋代诗人苏轼、王安石、叶绍翁、杨万里、陆游等几位 。
三国曹植、元代王冕、明代于谦、清代郑燮和龚自珍就行了 。
词人需特别记住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 。
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住诗人的朝代,其他默认为唐代诗人、宋代词人 。
三、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理解诗意 。
理解诗意的方法多,以下简介几种: 1.抓关键字理解诗意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只要抓住“鸣、上、含、泊”四个关键字来思考:①黄鹂鸟在什么地方鸣叫?②白鹭鸟飞上什么地方?③“含”是包含的意思,指从窗外望去,窗外的景色犹如嵌在窗子上 。
诗人从窗外望去看到怎样的景色 。
④什么地方停泊着什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诗句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一、反复诵读,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诵读是传统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诵读的重要性 。
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道:“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
”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理解内容 , 提高阅读能力 。
初学一首古诗,教师应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参照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不读错,不丢字,不加字 ,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巩固汉语拼音 。
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出几名同学大声朗读,让其他同学当裁判,评一评,议一议,看谁朗读得最好,谁朗读时存在哪些问题 。
教师要声情并茂地为学生示范朗读 , 让学生跟读,注意古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朗读、配乐朗读的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二、学会欣赏,领悟古诗的意境深 学习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和领悟古诗的深邃意境,这样的学习方式才会使学生深深地爱上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
1.巧用插图感受情境 。
在教学《山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辆马车停在路旁,诗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欣赏着漫山遍野的枫叶 。
让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
2.解析语言进入情境 。
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让学生理解“绿”在这里作动词用,使人眼前一亮,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
这个“绿”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这首诗更加出神入化,拥有春天的色彩感觉,仿佛春风吹过,江南就开始变绿了 。
3.利用多媒体深入情境 。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鹳雀楼的照片,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的景物 , 想象着自己正站在鹳雀楼上,夕阳下波涛滚滚的黄河流向远方,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色,您想说些什么呢?同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关于鹳雀楼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通过媒体讲解学生了解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资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到更多古代文人墨客对鹳雀楼的讴歌之词 。
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 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深邃意境 。
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
”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 , 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 。
其中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 。
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 。
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
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
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 , 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
一、营造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 。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
首先 , 作为班主任我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 , 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 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
如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编号造册 , 建立班级读书角,选两个负责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间的书可以资源共享 。
我们班一直有读书角,不过这学期开始,图书转移到了同学们各自的书桌里,一是孩子们的读书氛围已经形成,可以同学间彼此推荐书籍;再就是六年级学习任务相对重,为了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 。
另外 , 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张贴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名言,如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书犹药地,善读之可以治愚”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样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 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 。
此外组织学生定期办好壁报和黑板报等,也能培养学生平时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
总之,班主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掘书源,既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能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
班级读书交流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 , 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 。
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 , 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
二、合理选择,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 , 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如果不重视 , 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我曾经看到一位五年级小学生拿着百元大钞 , 在书店买下了《〈愤怒的小鸟〉游戏全攻略》、猫小乐的《阿衰》、漫画《笑爆校园》,这是在没有家长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一位小男生自愿的阅读选择 。
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他们会选择哪些书给孩子看,十之六七的人会自豪地回答:“当然只买经典 。
”当你进一步追问:何谓经典?他们通常会列出以下书单:《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以及格林童话 。
这是一部分咱们中国家长愿意自掏腰包给孩子买的书,他们谈到这些书时的表情如同买包买了LV , 大牌 , 品质有保证 。
看上去是一种永远不会出错的选择 。
其实我们老师或多或少也有这种倾向,当然,经典一定要读,问题就是他们愿意读吗?要调动这个时代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如酒店的菜肴一样,早些年有鱼有肉就是好菜,如今不仅有传统菜还要不断推出新的特色菜搭配起来,才能吸引顾客 。
同样的道理 , 我们老师和家长,对当下作家作品以及超出我们阅读经验的图书 , 通常会怀疑和拒绝,而绝少先“试阅读”以确定买不买,不怎么反思我们心目中的“经典”是否已经涵盖所有的“经典”,还是仅仅是大海中之一滴水 。
所以我认为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 。
同时,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有限,所以除了像孩子们推荐杨红樱、伍美珍、曹文轩、沈石溪等作家的系列作品外 , 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夏洛的网》《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一二年级可以推荐《爱心树》《一片叶子洛下来》《猜猜我是谁》《亲爱的小鱼》《失落的一角》这样的绘图本等 。
提到绘图本 , 我还要多说两句,其实以前我对这种图多字少的绘图读本,有一定的偏见,感觉孩子上学了,就该和这类书籍告别,前段时间,我在听吴林老师的一次讲座中,改变了这种看法,我带来了《亲爱的小鱼》的电子版,这是她推荐的其中一本,给大家,请看(多媒体)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图画和文字间,蕴含了很多让我们成人都会为之感动的东西,难道不该
【如何进行小学生课外古诗词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