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白狐
月下清吟花下逢,飘飘衣袂掩芳踪 。深山寂寞红颜老,松风无语怨前生 。
微雨断桥 作于2010年12月14日
赞美狐狸的诗词赞美“狐狸”的诗有1.《沁园春·万里封侯》年代: 明 作者: 刘基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 。
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 , 平陆沉江 。
中泽哀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 。
凭栏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苍茫 。
不须踽踽凉凉,盖世功名百战场 。
笑扬雄寂寞,刘伶沉湎,嵇生纵诞 , 贺老清狂 。
江左夷吾 , 隆中诸葛,济弱扶危计甚长 。
桑榆外 , 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 。
2.《偈颂一百零一首》年代: 宋 作者: 释慧性言发非声,舌头无骨 。
色前不物 , 狐狸慈窟 。
3.《偈颂一百六十首》年代: 宋 作者: 释宗杲大家泼一杓恶水 , 洗涤如来净边垢 。
垢尽众生烦恼除,狐狸便作师子吼 。
4.《颂古九十八首》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立亡坐脱不为奇,石霜迁化少人知 。
九峰师子连天吼,刹那惊杀野我狐狸 。
5.《清明》年代: 宋 作者: 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 , 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关于描写狐狸的古诗词? 《久客》杜甫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
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
去国哀王粲 , 伤时哭贾生 。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
《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湖)杜甫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
引颈嗔船逼 , 无行乱眼多 。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
《津梁寺寻李侍御》钱起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 。
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 。
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 。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
绕阶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
《病鸱》韩愈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
青泥掩两翅 , 拍拍不得离 。
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 。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 。
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
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 。
今者命运穷 , 遭逢巧丸儿 。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
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 。
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 。
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 。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
今晨忽径去 , 曾不报我知 。
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 。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
...
关于狐狸的诗句有哪些?1. 下鞲惊燕雀 , 当道慑狐狸 。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2.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
——唐·元稹·《连昌宫词》3. 万里封侯 , 八珍鼎食,何如故乡 。
奈狐狸夜啸 , 腥风满地,蛟螭昼舞 , 平陆沉江 。
——明·刘基·《沁园春·万里封侯》4. 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财狼 。
——宋·陆游·《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5. 过客设祠祭 , 狐狸来坐边 。
——唐·常建·《古意三首》6. 之日于貉,取彼狐狸 , 为公子裘 。
——《诗经·七月》7.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宋· 高翥·《清明》8. 不是旛兮不是风 , 轩辕宝鉴出怀中 。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
——宋·释师一·《颂古十八首》9. 丝蔓乱附托 , 狐狸喜偃息 。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
——宋·李复·《杂诗》10. 城郭类村坞 , 雨雪苦载涂 。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
——元·王冕·《冀州道中》
狐狸有什么古诗 《清明》年代: 宋 作者: 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 , 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 , 一滴何曾到九泉 。
《冀州道中》年代: 元 作者: 王冕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
城郭类村坞 , 雨雪苦载涂 。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
小米无得买 , 浊醪无得酤 。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
热水温我手 , 火炕暖我躯 。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
我知老意仁 , 缓缓驱仆夫 。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
纵有好儿孙 , 无异犬与猪 。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
我闻忽太息 , 执手空踌蹰 。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苏?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
《颂古十八首》年代: 宋 作者: 释师一不是旛兮不是风 , 轩辕宝鉴出怀中 。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
《杂诗》年代: 宋 作者: 李复高松怀正气,挺特入空碧 。
短棘无直枝,千钩未成尺 。
松生倚云冈 , 棘散傍道侧 。
道侧侵行人,牵衣去不得 。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 。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
秋风叶落时,碍眼如矛戟 。
斤斧不得施,怅然空叹息 。
...
描写“狐狸”的诗句有哪些?1、日落狐狸眠冢上 , 夜归儿女笑灯前 。
——高翥《清明日对酒》释义: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 , 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
2、自从此后还闭门 , 夜夜狐狸上门屋 。
——元稹《连昌宫词》释义: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
3、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
——王冕《冀州道中》释义:草丛里聚集了冻得瑟瑟发抖的动物 , 连狐狸也在枯掉的树木面前咆哮 。
4、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
——高适《古大梁行》释义:断壁残垣间只有狐狸跑过的痕迹,古旧的土地上只留下几许昔日草木的枯根 。
5、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
——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二》释义: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 , 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
6、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
——佚名《七月》释义: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 。
7、木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
——王逸《九思》释义:鸳鸯双双在歌唱,狐狸对对相依傍 。
8、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
——杜甫《久客》释义:狐狸一样的奸诈小人何足挂齿 , 更凶残的权利正在奴隶人心 。
9、狐狸得蹊径,潜穴主人园 。
——元稹《赛神》释义:狐狸从小道的穴里潜入主人的庄园 。
10、坟前列子孙,冢上卧狐狸 。
——张碧山《双调锦上花·春游》释义:坟前子孙后代静默哀思,高大的墓前卧着狐狸 。
狐狸和葡萄诗歌怎么写有关白狐的古诗词有 1.《城傍曲》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秋风鸣桑条 , 草白狐兔骄 。
邯郸饮来酒未消 , 城北原平掣皂雕 。
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
2.《客中夜寒戏作长谣》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孤翁痴钝如寒蝇,霜夕不瞑愁严凝 。
寝衣触体起芒粟,鼻息嘘润成冰凌 。
冬冬默数严谯鼓,耿耿独看幽窗灯 。
支床龟老共夜永 。
号月鸡冷同晨兴 。
白狐紫貂了不暖,何况蜀锦并吴绫 。
静思忽得安乐法,人生所欠絮与缯 。
十年一衲尚可过,不信请视匡山僧 。
3.《劳坑入前城》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刀坑石如刀 , 劳坑人马劳 。
窈窕篁竹阴 , 是常主逋逃 。
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嘷 。
云黄觉日瘦 , 木落知风饕 。
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 。
山农惊长吏 , 出拜家骚骚 。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哺糟 。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 。
4.《游猎篇》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 。
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
奔戎造父两为佐,大人王母遥相待 。
千金白狐来四荒,蝼蚁下国轻天王 。
君不见秦皇叱咤役九有,海东驱石石为走 。
桥边孺子如妇人,博浪沙中铁椎吼 。
又不见武皇旌旗日络绎 , 射蛟浔阳江水赤 。
五陵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
天门嵯峨城九重,虎豹为卫蛟龙宫 。
紫微钩陈翼帝座,至尊只合安高崇 。
脱渊之鱼出山虎,白龙鱼服何劳苦 。
沈江距河势有然,万乘反遭匹夫侮 。
君不见曹家老爽诚愚蒙,平生不识司马公 。
死生祸福在人手 , 宁能常作富家翁 。
一门流血岂足惜 , 坐使神器归奸雄 。
昨夜昌平人梦天 , 龙文赤日绕燕川 。
城中莫辨真天子,道上传看七宝鞭 。
腐儒为郎不扈从,愿奏相如谏猎篇 。
5.《溪晚凉》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
...
有关九尾狐的唯美诗句1:《九尾狐赞》 魏晋·郭璞 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 , 以标灵符. 2:《感寓》 明·朱诚泳 人中有佞人 , 谗言不可当.蜜口覆人国 , 簧言乱侯王. 贤愚任喉吻,君子归雌黄.舐痔讵知耻,掇蜂终见伤. 绥绥九尾狐,媚惑迷四方.洋洋八风舞,斯文遂无光. 我尝览前古,圣言奚敢忘.为邦远佞人 , 谗夫尤所防. 简介: 九尾狐,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来自于春秋战国时代编纂的《山海经》《南山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 , 其状如狐而九尾 。
当狐狸拥有九条尾巴之后 , 就会有不死之身 。
上古神话演义中九尾之狐是太平之瑞 , 汉代盛行符命思想,于是本为图腾神的九尾狐也被符命化了,成为祥瑞的神秘象征符号 。
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 。
1.现实基?。?狐在先秦时期曾被视为瑞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狐之善良形象、美好品德之象征、祥瑞之兆 , 逐渐让位于与凶恶形象、恶劣品质之象征、凶险之兆 。
与之密切相关 , 人类对狐的敬仰、认同之情与厌恶、恐惧之情,也彼消此长 。
2.历世演化: 山海经(周、秦、汉) 九尾狐和 玄狐、 白狐等最先出现在原始宗教的 图腾信仰中 。
《 山海经》就记有青丘九尾狐 。
又有是与西王母一同出现的神兽,是祥瑞于子孙兴旺的象征 。
解读这些古老记载,九尾狐其实是位于东方或南方的青丘这个地方原始部族的图腾物,《山海经》说它“能食人” , 表明它在威胁敌人、保护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性 。
又说“食者不蛊”--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气的侵害,这显然是与九尾狐图腾信仰相关的原始巫术,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
...
有狐的古诗《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
有狐绥绥 , 在彼淇侧 。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
狐:一说狐喻男性 。
绥绥:从容独行的样子 。
裳:古代男性下身穿着的裙子 。
厉:通作“濑”,水边的沙地 。
带:衣带 。
狐狸独自慢慢走,走在淇水桥上头 。
我的心中多伤悲,他连裙子都没有 。
狐狸独自慢慢走 , 走在淇水浅滩头 。
我的心中多伤悲, 他连衣带也没有 。
狐狸独自慢慢走,走在淇水岸上头 。
我的心中多伤悲 , 他连衣服都没有 。
《诗序》认为:“《有狐》,刺时也 。
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 。
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
”[3]顺着《诗序》定下的调子,《郑笺》、《孔疏》越走越远,说这首诗是:“皆陈丧其妃耦不得匹行,思为夫妇之辞 。
”又解释说:“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 , 无为作裳者,欲与为室家 。
”“裳之配衣,犹女之配男 , 故假言之子无裳,己欲与为作裳以喻己欲与之为室家 。
”[4]朱熹是主张“去序言诗”的 , 他曾批评《诗序》说:《诗序》实不足信 。
向见郑渔仲有《诗辨妄》 , 力诋《诗序》,其间言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 。
始亦疑之 。
后来,仔细看一两篇 , 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果不足信[5] 。
然而,对于这首诗 , 他却完全接受承传了《诗序》、《郑笺》、《孔疏》的观点,朱熹也认为《有狐》是说:“国乱民散,丧其妃耦 , 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讬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 。
”[6]仔细揣摩从《诗序》到《诗集传》这一派对《有狐》的解说,尽管存在着《诗序》以此诗三章皆为“兴”而《诗集传》认为三章都是“比”的不同,但它们在以下的两点上是一致的:第一,认为“有狐绥绥”喻指男子无家室者;第二,认为“无裳”、“无带”、“无服”喻指男子无室家,即男子没有配偶 。
诗作为经学而被讲授、传承 , 经学家们难免只知有经 , 而不知有诗 。
《诗序》说这首诗“刺时”、“男女无夫家” , 以后的传经者便明指《有狐》为“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 。
再回到诗句看看 , 何以见得?“寡妇”、“鳏夫”之谈全为穿凿,无从说起 。
牟应震就曾针锋相对地指出:“《集传》‘见鳏夫而欲嫁之’,说本于《序》 。
曰:于经文不见此义!鳏而无衣 , 或不欲嫁之矣 。
”[7]又指出:“为此说者,以齐诗有‘雄狐绥绥’一语,故解‘绥绥’为‘独行求匹’而一误再误也 。
”[8]《毛诗质疑》的反驳可谓有力 , 而且牟应震对“绥绥”的分析也给我们以启示 。
而孙作云先生也对《有狐》作了尝试性的解说,他认为:“这首歌是女子所唱,她把她想亲近的那位男子比作狐狸 。
她说:‘小狐狸儿,你在淇水岸上徘徊什么呢?我心里正为你发愁没有人给你缝衣裳呢!’言外之意,我能给你缝衣裳呢!一种忸怩作态之状,宛如在目 。
”[9]从中不难看出,孙作云把《有狐》理解成“恋歌”,似乎没能体味诗中的深深忧虑,且对本诗主旨的把握仍不脱“欲嫁”说之窠臼 。
《有狐》一诗,三叹其“忧” 。
体察此女子的情怀,进而推情入理,分析其忧虑的原因,这无疑就是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 。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无带、无服)”果真是指该女子所忧虑的是男子无室家吗?认为女子见到男子没有衣裳就想到他没有配偶,就继而想到要嫁给他,这不能不说是太机械的猜想 。
其实 , 无论是忧其“无裳”、“无带”还是“无服”,总起来说 , 就是忧心挂念他没有衣服穿 。
也即:心之忧矣,之子“无衣” 。
而“无衣”所指向的是战争、行役 。
在《诗经》中,“无衣”与战争、行役紧密相连,关系是很明确的 。
《秦风·无衣》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 与子同仇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这里 , 歌者所表达的是对“岂曰无衣”的回答,要“与子同袍(同泽、同裳)” 。
于是,表面上看,“子”无衣的难题好像是解决了 , 但实质上,“子”仍然无衣,只是与别人“同”衣而已 。
从这个意义出发,甚至可以说,无衣是战争的必然 。
关于这一点,《豳风·东山》也给出了一个极好的《诗经》内证 。
其第一章写道: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
我东曰归 , 我心西悲 。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
诗中的“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一语道破天机!《东山》是写长期的征战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家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
此时,“我”终于可以不再“行枚”作战了,而要做的是“制彼裳衣” 。
反过来推想,征战之时,则是不能“制彼裳衣”的,也就是说 , 战时的士兵处于“无衣”的状态 。
细想一下,征战之时 , 枕戈待旦,生死尚且难以料定,自然无暇以衣服为念 。
至于战时所穿,曹操《蒿里行》有“铠甲生虮虱”之句 , 算是露其端倪吧 。
在西周、春秋时代,从军征战,衣物乃至于武器都需要自备 。
《木兰诗》写花木兰出征前的准备有“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之语,虽非必为写实,但南北朝时民歌尚如此叙说,西周、春秋时征战的士兵...
【狐狸的古诗】
推荐阅读
- 含有“麒麟”的五字经典诗词有哪些?
- 形容失去的古诗词有哪些?
- 含有无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秋天的宋词、元曲
- 吃母乳多久喂一次奶 多久喂一次母乳
- 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推荐
- 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五篇】
- 夏天防溺水教育总结反思 夏天防溺水教育总结范文
- 考学历需要什么条件,成人高考的条件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