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要知道格律在诗词中的效果 , 格律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格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格:语言为格 。律:声韵为律 。诗词是带音乐的文字,这一点是绝对的 。诗歌的音乐性往往超过文字意义 。我们要懂诗歌基础理论 。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有什么特征 。“汝辈何知吾自悔 , 枉抛心力做诗人!
关于学习诗词的格律,韵脚,平仄等,有没有推荐的怎么学写好诗句首先是诗词的格律 , 近体诗的格律是很容易讲清楚的 。
绝句或者是律诗,第一个原则必须是押平声韵,韵脚的字一定是平声的 , 转化成我们现代汉语来说,基本上相当于第一声和第二声 。
第二,每一句当中的平仄声字是相间的 , 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其实,近体诗--绝句和律诗,翻来覆去,就这么四种格律 。
第三、写诗的时候 , 整首诗能否呈现出一种诗的意境,能否把诗人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我觉得关键还在于练得是不是多,并且是不是读了足够多的古人的经典作品,把这些经典作品消化成自己诗的感觉之后,然后才能在格律的基础上作出有诗的韵味的诗来 。
第四、掌握我们现代汉语里面 , 哪些字是平声,哪些是上声,哪些是去声,才知道怎么把这些汉字嵌入到诗词既定的格律里面去 。
当然掌握格律这还只是敲响诗词之门的第一步,我们说第二步就是要找到诗词的感觉,营造什么样的意向,营造什么样的诗词的意境 。
第五,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当你的真情实感,情感足够浓厚 , 足够强烈之后,也许技巧反而退居其次了,第六、当然如果格律、情感、意境都够了,那我们追求的就是诗的最高境界--立意 。
你的立意是不是与众不同,是不是能够推陈出新 , 那这是一首好诗的最高标准,或者最高的区别了 。
...
格律诗词关于用韵的规定或者要求 。
越祥越好,但不要废话太多了 。
...
我自己的理解,格律诗词用韵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 压韵的位置 。
格律诗:偶数句最后一字 。
词:规定的地方 。
2 首句 。
格律诗:首句可叶韵 , 七言首句叶韵的多 。
3 叶平声韵或者仄韵 。
平韵律诗叶平韵 。
仄韵律诗叶仄韵 。
4 一韵到底和按规定 。
中途不可换韵,换韵就成古风了 。
5 脚分明 。
白脚和韵脚平仄相反,不可踩脚 。
6 不可用同一个字做韵脚 。
诗词皆如此 。
7 不可同音高频次使用 。
少量、间隔使用同音字是可以的 。
8 不可撞韵 。
不该叶韵的白脚叶了韵叫撞韵,要回避,词也如此 。
9 不可挤韵 。
句中在不适当的地方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不管平仄如何,干扰韵美效果,叫挤韵 。
10 尽量争取使用同声字叶韵 。
今韵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尽量同声 , 效果更好 。
11 我的观点 尽量使用今韵,普通话毕竟推广了80多年了 。
唐宋人都用他们时代的语言来创作,今人也该用普通话创作 。
12 韵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 。
13。
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我自幼喜欢古诗词,在步入社会之后 , 也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 , 这次参与“中华古诗词课题实验”又一次系统地学习 , 对古诗词有了更多的了解 , 也对有了一些体会 。
我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对爱好古诗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
一、从浅显生动的古诗词入门我最初学习古诗词 , 所学的或许算不上严格的诗词,只是因为它有故事,生动有趣,或者念着舒服,就把它记住 。
比如引我上古诗词学习之路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女子,死了丈夫,想要改嫁,但小叔和公公不准 。
那女子便请人写了长篇状子递到县衙,也因叔翁作梗而不得 。
后有一秀才为女子写一状子,只有短短三句话,县官一看,连说三个“嫁嫁嫁” 。
这三句话是“翁壮叔大 , 瓜田李下,嫁与不嫁” 。
当年我并不懂其中的含义,但如此简单的三句话胜过了长篇大作,引起了我对它的兴趣 。
再如王勃的《藤王阁诗》我最初也只知道两句:“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因为有故事 。
说是当年王勃写完诗之后扬长而去,在场的人发现诗句缺了“空”字,争论半天都无法补上一个满意的字,只好派人去追王勃 。
王勃对来人只伸出手掌 , 不作一声而去 。
那人回去不管把手掌怎么比划,人们还是不能明白 , 只得又派人去请教,最后才知是一“空”字 。
我只觉故事有趣,至于“空”字好在哪里,那是许多年之后才明白的 。
我早年读诗,往往都只记得其中一两句,但正因为有着这一两句,积累多了,心中便有了诗词的轮廓,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
二、了解一些诗词的基本知识有了诗词的基本积累之后,便会有着一种欲望,想从更深角度去看诗,这时便可以学习一些诗词的理论知识了 。
开始也不要学太难的,只是为着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而学 。
如:什么叫诗家语,诗的语言与文的语言有何不同?诗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古人是如何阅读诗词和评论诗词的?诗人是怎样创作诗词的?有些什么样的手法等等 。
了解了这些知识,对自己进一步阅读诗词就有了帮助 。
三、学习诗词格律在对诗词有了较深的理解,有了大量的积累之后,便应该学习诗词的格律了 。
有许多人就是因害怕诗词格律而放弃了对诗词的进一步学习 。
为什么呢?因为诗词格律的要求是严格的,而且又很枯燥乏味,一看到“平平仄仄平平仄”就心里发怵 。
其实,诗词格律并不那么可怕,你觉得它无味只是因为你不了解它,一旦对它有所了解,你就会对古人写诗用韵佩服得五体投地,你也会对诗的好坏有了更准确的解读,对今人胡乱作的所谓诗歌也就不会盲目崇拜 。
下面试以七律为例来说明格律 。
什么叫“平仄”?就是古人把汉字的音分为了平声和仄声 。
其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古入声字归于仄声 。
七律以两句为一对,八句为四对,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除了首联之外,其余的对句末字必须是第一句为仄,第二句为平 。
首联的首句末字可平可仄 。
每句诗以双字为节奏点,那么七言诗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就是节奏点,节奏点上的平仄要求是严格的,该平则平,该仄就仄 。
而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 , 由于它不在节奏点上 , 它们的平仄要求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 因此古人说“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
每句的平仄格式基本为两平两仄交替运用 。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以下举七律的一种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注意 , 每一联中节奏点上字平仄必须是相对的 , 这就叫“对”;而下一联第一句与上一联末句的平仄是基本相同的,这就叫“粘” 。
另外要注意,七律诗除了首联和尾联只要求节奏点平仄相对外,对词性并不作特殊的要求,但颔联和颈联就要求十分严格,不但平仄要相对,而且词性也要相对才合格律要求 。
先熟悉一种格式,牢固掌握它 。
只要熟悉了一种格式,对其余几种都可迎刃而解 。
当然,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同时学习古诗韵,不然你就不明白哪些字是平声 , 哪些字是仄声 。
等你熟悉了诗的格律,你就熟悉了古诗韵,然后再去学习词的格律,就可事半功倍了 。
四、学着去写诗填词有了上面的积淀,你就完全可以试着创作了 。
这一阶段,才是最艰难的时期,或许一生也不会写出像样的诗来 。
但只有去写,你才懂得古诗词的深奥,才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对古诗词及诗人们艰辛创作有着深沉的了解和思考 。
现代许多人诽谤我们的民族文化 , 就是因为他不懂古文化,如果他有一天懂得了,他就再也不会狂妄,甚至会为自己的浅薄无地自容 。
以上就是我学习古诗词的过程,这永远只是一个过程 。
把心扎进古诗词中去,感受我们祖先的伟大,就不会妄自菲?。话炎嫦攘粝碌谋蟮木癫聘皇刈 。?再发扬光大 , 就会感觉生命的意义和责任 。
求介绍几本学习诗词格律的书 中华书局出过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包括有: 《诗词格律》,王力 著 。
《读词常识》,夏承焘,吴熊和 著 。
《词学概说》,吴丈蜀 著 。
《诗文声律论稿》,启功 著 。
王力的诗词格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不知道其他几本怎么样,建议你去读读吧
学习诗词应该从哪入门我也喜欢诗词 , 不说水平如何,单从学习经验来谈一下自身看法 。
1,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想要学诗词,首先要好好熟悉诗经、唐诗、宋词等,阅读的过程中,切记死记硬背,要学会冥想和理解 。
诗词看得多了,就与一种语感了 。
语感这种东西可意会不可言传,就不多解释了;2.如果想要写诗词,那还要下更大功夫,首先,可以在百度网上或相关书籍上学习最基础的相关平仄、韵律要求;然后,自身肯定要有足够的文学功底,这个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多读多写多欣赏,才能体噶文学修养 。
再后 , 就是要多观察多思考,一定要对甚或有所感悟,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有灵气的文字来 。
否则很容易会给人牵强富贵,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感 。
祝愿楼主学有所成!
王力著诗词格律 甘州曲 唐教坊曲名 。
《唐书·礼乐志》:天宝间乐曲 。
皆以边地为名 , 甘州其一也 。
顾夐词名《甘州子》 。
甘州曲 单调二十九字,六句五平韵 王 衍 画罗裙韵能结束句称腰身韵柳眉桃脸不胜春韵薄媚足精神韵可惜许读沦落在风尘韵 ●○○ ○●● ●○○ ●○○●●○○ ●●●○○ ●●● ○●●○○ · 此调起句三字 。
顾夐词添作七字,其实即此体也 。
结句,《词律》本落去许字 , 今从《花草粹编》增定 。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六句五平韵 顾 夐 一炉龙麝锦帷旁韵屏掩映句烛荧煌韵禁城刁斗喜初长韵罗荐绣鸳鸯韵山枕上读私语口脂香韵 ◎○○●●○○ ○●● ●○○ ●○⊙●●○○ ⊙●●○○ ○●● ⊙●●○○ · 此词即王词体,惟起句多四字 。
旧谱泥于《甘州曲》、《甘州子》两名小异 , 而另列之 。
不知曲子二字,互为省文,并无分别也 。
按,顾词五首,俱有“山枕上”三字 。
其一首,第一句“红炉深夜醉调声”,红字平声;第四句“小屏古画岸低平”,古字仄声 。
又一首,第五句“月色照衣襟” , 月字仄声;结句“翠钿镇眉心”,翠字仄声 。
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
醉吟商 姜夔自序云:石湖老人为子言,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日濩索凉州》、《转关绿腰》、《醉吟商胡渭州》、《历弦薄媚》也 。
子每念之 。
辛亥夏,谒杨廷秀于金陵邸中,遇琵琶工 , 解作《醉吟商胡渭州》,因求得品弦法 , 译成《醉吟商》小令,实双调也 。
按,《胡渭州》 , 唐教坊曲名,《醉吟商》,其宫调也 。
姜夔自度,乃夹钟商曲,盖借旧曲名 , 另倚新腔耳 。
醉吟商 双调二十九字,前段三句两仄韵,后段三句三仄韵 姜 夔 正是春归句细柳暗黄千缕韵暮鸦啼处韵 梦逐金鞍去韵一点芳心休诉韵琵琶解语韵 ●●○○ ●●●○○● ●○○● ●●○○● ●●○○○● ○○●● · 此调平仄无他首可校 。
干荷叶 元刘秉忠自度曲 。
属南吕宫 , 取起名三字为调名 。
干荷叶 单调二十九字,七句四平韵、两叶韵 刘秉忠 干荷叶句色苍苍韵老柄风摇荡叶减清香韵越添黄韵都因昨夜一番霜韵寂寞秋江上叶 ○○● ●○○ ●●○○● ●○○ ●○○ ○○●●●○○ ●●○○● ·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韵互叶 。
刘作三首皆然 。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 , 七句四平韵、两叶韵 刘秉忠 干荷叶句映枯蒲韵柄折难擎露叶藕丝芜韵倩风扶韵待擎无力不成珠韵难盖宿读滩头鹭叶 ○○● ●○○ ●●○○● ●○○ ●○○ ●○○●●○○ ○●● ○○● · 此词结句作六字一句,较前词多一衬字 。
喜春来 《太平乐府》注:中吕宫 。
《太和正音谱》注:正宫 。
一名《阳春曲》 。
喜春来 单调二十九字,五句一叶韵、四平韵 张 雨 江梅的的依茅舍叶石濑溅溅漱玉沙韵瓦瓯蓬底送年华韵问暮鸦韵何处阿戎家韵 ◎○◎●○○● ◎●○○●●○ ◎○⊙●●○○ ◎●○ ⊙●●○○ · 此亦元人小令 , 平仄韵互叶者 。
按,元好问词,起句“春盘且剪三生菜”,宜字平声 。
姚燧词,第三名“山河判断笔尖头”,山字平声 。
元好问词,结句“且唱喜春来”,且字仄声 。
其余平仄,参校周德清、司马九皋两词 。
又一体 单调二十九字,五句两叶韵、三平韵 周德清 闲花酝酿蜂儿蜜叶细雨调和燕子泥韵绿窗蝶梦觉来迟韵谁唤起叶帘外晓莺啼韵 ○○●●○○● ●●○○●●○ ●○●●●○○ ●●● ○●●○○ · 此词第四句,亦叶仄韵,与张词异 。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两叶韵、三平韵 司马九皋 岁云暮矣虽无补叶时复中之尽有余韵老来吾亦爱吾庐韵清债苦叶尊有酒句且消除韵 ●○●●○○● ○●○○●●○ ●○○●●○○ ○●● ○●● ●○○ · 此词与周词同 , 惟结句多一衬字,作三字两句异 。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一字,七句一叶韵、四平韵 《太平乐府》无名氏 海棠过雨红初淡叶杨柳无风睡正寒韵杏烧红句桃剪锦句草拖蓝韵三月三韵和气盛东南韵 ●○●●○○● ○●○○●●○ ●○○ ○●● ●○○ ○●○ ○●●○○ · 此词第三句 , 作三字三句异 。
踏歌词 唐《辇下岁时记》:先天初,上御安福门观灯,令朝士能文者,为《踏歌》 。
陈旸《乐书》云:《踏歌》,队舞曲也 。
踏歌行 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 崔 液 彩女迎金屋句仙姬出画堂韵鸳鸯裁锦袖句翡翠贴花黄韵歌响舞分行韵艳色动流光韵 ◎●○○● ○○●●○ ○○○●● ◎●●○○ ○●●○○ ●●●○○ · 此调五字六句,崔词二首皆然 。
旧谱于此词,第五句作七字,第六句作三字者,非 。
按,崔词别首,第一句“庭际花微落”,庭字平声;第四句“罗袖觉寒轻”,罗字平声 。
秋风清 一名《秋风引》 。
寇准词名《江南春》,刘长卿仄韵词名《新安路》 。
秋风清 单调三十字 , 六句四平韵 李 白 秋风清韵秋月明韵落叶聚还散句寒鸦栖复惊韵相思相见知何日句此时此夜难为情韵 ○○○ ○●○ ●●●○● ○○○●○ ○○○●○○● ●○●●○○○ · 此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其平仄不拘 。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三平韵 寇 准 波渺渺句柳依依韵孤村芳草远句斜日杏花飞韵江南春尽离肠断句苹满汀洲人未归韵 ○●● ●○○ ○○○●● ○●●○○ ○○○●○○● ○●○○○●○ · 此即李白“秋风清”词体 , 但首句不用韵,且声调亦较谐婉 。
故列又一体 。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四仄韵 刘长卿 新安路韵人来去韵早潮复晚潮句明日知何处韵潮水无情亦解归句自怜长在新安住韵 ○○● ○○● ●○●●○ ○●○○● ○●○○●●○ ●○○●○○● · 此词用仄韵,其字句与李词同 。
抛球乐 唐教坊曲名 。
《唐音癸笺》云:《抛球乐》,酒筵中抛球为令 , 其所唱之词也 。
《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 , 三日抛球乐 。
按 , 此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词,皇甫松本此填,多一和声 。
三十三字者,始于冯延巳词 , 因词有“且莫思归去”句,或名《莫思归》 。
皆五七言小律诗体 。
至宋柳永,则借旧曲名,别倚新声,始有两段一百八十七字体 。
《乐章集》注:林钟商调 。
与唐词小令体制,迥然各别 。
以同一调名,故类列之 。
抛球乐 单调三十字 , 六句四平韵 刘禹锡 五色绣团圆韵登君玳瑁筵韵最宜红烛下句偏称落花前韵上客如先起句应须赠一船韵 ◎●◎○○ ○○●●○ ●○○●● ⊙●●○○ ●●○○● ⊙○◎●○ · 此本唐人小律,后人教坊 , 被之管弦,遂相沿为词 。
中二...
【怎样系统的学习诗词格律】--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中国免费无人登陆的苹果id appleid是什么
- 明天是婆婆是去世六周年,找些思念她的诗句
- 有关雨的诗句和谜语
- 找几个著名爱情古诗。。。
- 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
- 表示重生的诗词
- 清明节祭奠亲人的诗句有那些?
- 优秀幼儿园保洁员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 珍惜时间的成语「形容时间很久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