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古诗词的美,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仅意境优美 , 而且形式丰富多彩 , 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军事、道德等多方面 。因此,在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简单易背的古诗词时 , 还要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所渗透进的传统文化 , 诸如《竹石》《石灰吟》表现了古人艰苦卓绝 , 无论多么苦难依旧奋斗不息的坚韧品质 。而陆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充分抒发出诗人极渴望报国的优秀精神品质 。
因此,通过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反过来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能对古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独立自主地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二、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古时,有专门的童蒙诗给儿童背诵,《诗经》更是长年累月的背诵 , 作为古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无可厚非 。现代生活,由于生活方式已经转变,没有必要非常刻意地不顾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生长发育特征 , 而专门列出长长书目让小学生刻板地去背诵 。不过依旧可以通过介绍古诗词来帮助有能力的渴望提高自己的学生不局限于课堂内的种种限制,介绍些能够被小学生理解比较简单的古诗词,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等书记,像白居易这种浅显易懂的诗人,可以尽量多介绍些 , 从而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感受中国古诗词,并逐渐被蕴含在古诗词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所打动,并最终传承下去 。追答
三、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我国的古诗词浩瀚,许多古诗词作品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 , 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间习俗等 。比如,《诗经》中蕴涵着古代爱情故事的结晶,可以通过对诗经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爱情故事 。又如 , 李白的《九月十日》,是表现我国传统习俗重阳节的一首诗歌,通过对诗歌的品鉴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发展等等 。这些诗歌给我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素材和索引 , 因此,古诗词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良好的载体 。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讲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优美的意境,并通过要求学生背诵、读、写的过程中,使得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生中 。在教学中 , 既要给小学生提一定的高要求,促使他们能更早地融入古诗词所包含的深刻的传统文化中,又得照顾到小学生自身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要切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古诗词 。总而言之,要懂得因材施教,灵活应变,最终使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古诗词的美,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丰富多彩 , 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军事、道德等多方面 。
因此,在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简单易背的古诗词时,还要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所渗透进的传统文化,诸如《竹石》《石灰吟》表现了古人艰苦卓绝,无论多么苦难依旧奋斗不息的坚韧品质 。
而陆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充分抒发出诗人极渴望报国的优秀精神品质 。
因此 , 通过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反过来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 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能对古诗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独立自主地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二、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古时,有专门的童蒙诗给儿童背诵,《诗经》更是长年累月的背诵,作为古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无可厚非 。
现代生活,由于生活方式已经转变,没有必要非常刻意地不顾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生长发育特征,而专门列出长长书目让小学生刻板地去背诵 。
不过依旧可以通过介绍古诗词来帮助有能力的渴望提高自己的学生不局限于课堂内的种种限制,介绍些能够被小学生理解比较简单的古诗词,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等等书记,像白居易这种浅显易懂的诗人,可以尽量多介绍些 , 从而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感受中国古诗词,并逐渐被蕴含在古诗词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所打动,并最终传承下去 。
探究古诗词是如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人们的诗兴源自天性 。
在先秦时代 , 人们就已经有了那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作品大都选自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中 , 那时候还没有职业的文人,诗歌是大家在生产生活中情感的一种由衷的抒发 。
到现在的文化作品也是一样,不过是经过了由韵文到散文到小说的发展演化而已 。
诗歌,源自天性 。
古诗词在生活中的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
而古诗词中的名句更是广为流传的,出类拔萃的文学精华部分 。
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练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 。
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 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 , 不尽相同 。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 。
因此系统地进行古诗词名句训练 , 就是接触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学习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 。
一、诵读古诗词名句,积累素材 文章缺乏营养 , 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 。
分析原因是学生缺乏积累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呢?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 。
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 。
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 。
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 。
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 。
因此我利用学生的采蜜本这个阵地,每天让学生抄写十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进行吟读和背诵 。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这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二、诗文互换,进行练笔 学生有了积累,如果不会表达和运用,那么就等于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 。
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得让学生理解所诵读的古诗词名句的意思 ,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名句的内容,教师得像学生拓展有关古名句的相关内容,比如作者,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的心境 , 关于古诗词名句的典故等等 。
学生深刻理解的其意思后,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训练 。
1、围绕名句进行段落训练 古诗词名句中的意象鲜明,但是对意象的描述是极少的,还留有许多的空白,包括意象的、情感的 。
这就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
教师可以把这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 , 有选择地进行练笔 。
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关名句的资料 。
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 , 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 。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难题 。
另外要学生对古诗词名句进行扩写,也降低写作的难度,避免了学生语句不通顺的现象 。
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 , 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 。
2、给学生一段话,请学生用自己积累过的一句古诗词名句来概括 。
学生的习作覆盖面越来越宽广了,如果只停留在扩写古诗词名句的基础上,那么就很难适应其他体裁的习作了 。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 不仅要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
让学生用学过的古诗文概括一段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 。
拿生活实际的一段文字进行概括 , 其实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名句了 。
久而久之 , 学生在描绘一种画面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想起了这个古诗文句子,避免了啰嗦、繁琐地叙述,使学生习作表达意思明了 , 简洁 。
三、方法渗透,指导作文 古诗词中的名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因为华丽、精练的辞藻,鲜明的思想,也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 这些直接影响着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
新课程下如何教作文,为教作文而教作文,还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又如何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不可少的 。
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名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
句子是文章的单位 , 仔细揣摩古诗词名句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学生的习作行文有着积极的作用 。
比如:1、托物言志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这句诗出自杜甫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写的《望岳》 。
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 。
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 , 遒劲峭拔 。
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可以假托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 这对解决学生作文直白,缺少含蓄之美的弊端是很有帮助的 。
2、写景状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此句对江南春色进行了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
其中 , 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
从中可以看出写景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进行选择 , 抓住鲜明的色彩,可对比,也可反衬,从而烘托出景色的美 。
3、借景抒情 经常告诉学生环境描写是心情的写照,借助景物可以抒发情感 , 然而学生自己操作起来,就是情归情,物归物 。
而古诗词名句中却...
怎样使古诗词走出荧屏,走进我们的生活诗意:《白云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借此诗来表达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期间 , 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 。
原文:《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
注释:①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 。
②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
③无心:舒卷自如 。
④闲:从容自得 。
⑤何必:为何 。
⑥奔:奔跑 。
⑦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
译文: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 , 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 。
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古诗词将古诗词融入到孩子生活中“一叶且合人意 , 虫声有足引心”,对古人来说,一片树叶都可以作为诗歌表达的主题,昆虫的叫声都可以成为灵感的来源 。
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曾在李白、苏轼笔下熠熠生辉的明月、清泉、柳绿、花红仍然簇拥在我们的周围,诗意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
所以,家长可以将对古诗词的学习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当秋风乍起的时候,教孩子记诵“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当明月高悬的时候,教孩子学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当泛舟赏莲的时候,让孩子背背“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这样既学习了古诗,又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
让诗歌的语言转化为画面诗歌最大的特点除了强烈的抒情性,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 。
所以,在让孩子背诵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想象,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画面,并且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
比如孩子背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可以问问他,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且要说得较为连贯、流畅 。
还可以再让他联想文字以外的画面 , 并把想象的内容加入、补充到诗歌当中,再来描述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既能让孩子理解诗歌中营造出来的优美意境,又能培养他丰富的想象力,训练言语表达 。
以写促学,尝试诗歌创作此外 , 还可以尝试让孩子们也来创作诗歌 。
只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押韵、平仄的知识,九十岁的孩子创作诗歌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我所执教过的四五年级的孩子面对生活中的景象,能够写出“重阳才启节,校园秋意浓 。
白霜著青瓦,金菊散芳丛”这样的句子 。
虽然不能算好,但是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
总之,将古典诗词的学习生活化,将生活诗意化,读写结合,日积月累,这样自然能提高孩子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
同时,对于提高孩子的感悟力、想象力以及陶冶情操,涵养民族文化气质,也非常有益处 。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1、语文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3、挖掘古诗的高远意境与深刻内涵 。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蕴藏着古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 。
这些被选入课本中的古诗词更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 。
然而 , 古诗词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 。
如何用古诗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在文学史上,卷帙浩繁的古诗词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并成为经典,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诗词有着深刻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 。
人们能在诵读古诗词中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让心灵受到启迪和熏陶 。
小学生是母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古诗词精妙的表达及唯美的意境能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美感的氛围里,进而让身心获得审美陶醉 , 并使情感融入其中 , 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绝句》和《村居》两首古诗,并且安排在第二单元 , 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春天 , 学生会在学习古诗时感受到春意的迷人 。
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春天的美景展现 , 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 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 。
还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说说古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当学生将古诗所描述的景象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再次借助课件将古诗的意境展现 。
这样,学生就会走进春天,诗句的意境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他们在品悟中对古诗有了多一层的体会和喜爱,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在品悟中逐渐提升 。
二、细细品味古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 它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 , 以一定的文字形式展现给读者 。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 能接触到各个时代、各个主题的古诗词,不同的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它蕴含着诗人不一样的人文情怀 。
小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的局限性,在品味古诗词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背古诗词容易,但要真正走进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品的内涵,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 对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
因此,教师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凉州词》和《浪淘沙》 , 它们分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但两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意蕴不尽相同 。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感悟基础,但这两首古诗意蕴比较深远,学生要通过对意境的品味,才能感受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怀 。
如《凉州词》,短短几句,却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此诗以境设情,境界开阔,气象沉伟 , 情调悲壮苍凉 。
前两句写景,将黄河与玉门关以对比的形式展现 , 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寂寞 , 并逐步将作者的孤独之感渗透其中;第三句忽而一转 , 引入羌笛之声,以“羌笛”“杨柳”为寄托,征人怀着此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 , 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
学生脑中浮现了征人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生与死的离别在看似写黄河之景的词中显现 , 学生感受到了先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心灵会在作品的意蕴中得以启迪 , 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
三、拓展古诗词的品读渠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华文明五千年,古诗词是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积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后代子孙的巨大财富,对小学生来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营养” 。
古诗词题材非常丰富,有抒情、写景、生活、感悟、爱国、惜时、战争等,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 , 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写了作者不畏生死的傲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拓展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渠道,是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教材收录的古诗词数量有限,但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拓展古诗词的阅读渠道 。
如四年级上册有两首古诗《鸟鸣涧》和《暮江吟》,它们所描写的意境都与月亮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寻找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如李白的《关山月》和《静夜思》、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等 。
在学习了某个诗人的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有关这位诗人的作品 。
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多接触、多阅读古诗,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
都说国学很好,但是怎样让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去呢? 在这次旅行中,你将尽情的漫游 。
生活有多么广阔,古诗的世界有多么广阔 。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诗 , 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 , 人才辈出惊世绝 , 诸子百家齐争鸣 。
不必说夏时的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词赋、杂说、诗歌……在这万古奇妍中 , 唯有诗歌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传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被那朋友间诚挚的关怀深深感动;吟唱着“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为那至爱真情而热泪盈眶 。
更有那浸着桃花潭水的酒情,令远行的朋友热泪沾巾;面对楼高危栏的关切,令多少愁男怨女彻夜难眠 。
这一句句诗,一幅幅画历久弥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始于《诗经》,历唐风宋雨的濡染,经元曲明戏的扩张,千里万里 , 千年万年 , 生出多少流韵生香的诗文?没人能数得清,说得明 。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文,我们被它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 。
学一点古诗文 , 有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 , 增强我们的修养 , 丰富我们的思想 。
为了便于中学生朋友更好地领悟必背古诗文的意境、思想、内涵,我们除了对“课标”指定篇目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指定“课外背诵古诗词”作以翻译、介绍外,还对其作了精辟的赏析 。
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
相信你读了它,一定会感觉与众不同,受益更多 。
除此之外,我们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了赏析类思考题 。
它实用性强 , 对于我们加深对诗文工团的理解以及应对考试,都是大有裨益的 。
此乃本书亮点之二 。
为了扩大朋友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史知识 , 我们还适当地选编了一些“资料链接”短文 。
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喜欢它 。
此乃本书亮点之三 。
胭脂红散着鲜艳的色,招示明媚的美; 碧螺春沁着迷人的香,透着醉人的绿 。
谁人不爱那胭脂红?谁人不爱那碧螺春?让我们一起到本书中去找那胭脂红,寻那碧螺春吧! 我还有故事集一起发给你吧 古诗中的花鸟鱼虫 带“花”的诗句 一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 ,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 , 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 , 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
“映日”与“荷花”相衬 , 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 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 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
二,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唐?张志《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 。
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 , 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 , 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 , 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 , 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 。
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 。
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 , 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 。
”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 。
”(徐俯《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 。
”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 , 与西塞山相对 。
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 。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
- 关于承诺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景”字的古诗词。最好是有些美好寓意的。
- 描写“花前月下” 诗句有哪些?
- ”名”字开头诗句有哪些
- 形容女人不知好歹的古诗
- 2022东部地区什么大学好,哪些大学值得报考
- 2022医药类二本院校名单,好考的二本医药类院校
- 2022北方比较好的二本学校有什么,哪些学校好
- 2022南方好二本有哪些学校,什么学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