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月十五祭奠亡灵”的诗词有哪些?


  1.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2. 坛滴槐花露 , 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  《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  
  3.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4.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中元作》(唐)李商隐  
  5.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唐)李郢  
  6.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  
  7.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 , 恢台逝不留 。《中元雨中呈子晋》(南宋)朱熹  
  8.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 , 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  
  9.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10.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  小儿竞把清荷叶 , 万点银花散火城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在儒家、道教与佛教三种思想的熏染下 , 七月十五的节日内涵丰富,追念先人与普度亡魂是共同的节日主题,地方民众根据自己的传统过节,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次与亡灵世界的接触 。在这些仪式中,生者表达对祖先亡灵的追念与敬畏,以及对孤魂野鬼的安抚与包容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问题 , 即通过自我身体和情感实践着对已故亡灵的敬畏 。在这种实践过程中 , 人们体会着特定空间内的时间流逝,同时也体验着生命个体本身的循环往复 , 处理着个体与家族、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们把这种关于生与死的体验,放置在一定的时空之中,遂产生出一套规范制度,并且有选择性地传习至今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表达生死观念的仪式和习俗中,比如丧葬礼俗、祖宗祭日和部分岁时节日的祭祀仪式等,既有对死后亡灵的安置 , 也有对故人年复一年的追思 。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等,是对亡灵进行年度性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很多地区民众生活中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不可忽略的途径之一 。它作为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融合了儒家、道教及佛教的思想,是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 。虽然七月十五的节日习俗在各地有所差别,但节日主题和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追念先人与普度无主孤魂 。民众根据自己的传统过节,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次与亡灵世界的接触 。在这些仪式中,表达着生者对祖先亡灵的追念与敬畏 , 对孤魂野鬼的安抚与包容 。
参考资料
人民网: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0816/c372330-28640906.html
有关七月的诗词 《七月一日作》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七月一日天 , 秋生履道里 。
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 。
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 。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 。
饥闻麻粥香 , 渴觉云汤美 。
描写七月的诗句 关于七月的诗词有没有 《七月》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七月流火 , 九月授衣 。
一之日觱发 , 二之日栗烈 。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
女心伤悲 , 殆及公子同归 。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
蚕月条桑 , 取彼斧斨 。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 为公子裳 。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 食我农夫 。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蚴傥藿?
赞美七月的诗词有哪些? 1.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七月》唐代:李贺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
仅厌舞衫?。灾『?。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
2.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清代:厉鹗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
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
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
3. 《七月十五夜看月》唐代:李群玉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
势来星斗动,路越青冥高 。
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
4. 《【仙吕】青哥儿》元代:马致远七月梧桐初雕金井,月纤妍人自娉婷 。
独对青娥翠面屏,闲只管银河问双星,无蹊径 。
5. 《【中吕】迎仙客 十二月》元代:未知作者七月乞巧楼,月如钩,聚散几回银汉秋 。
遣人愁,何日休?织女牵牛,万古情依旧 。
关于七月的诗词有哪些?1、《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 , 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
2、《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译文: 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 , 绿树成荫 , 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 。
寂寂明月夜 , 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 , 泌人心脾 。
3、《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
人固已惧江海竭 , 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译文: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 , 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 。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 , 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4、《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
火晶燥露滋 , 野静停风威 。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
译文: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 。
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 , 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 。
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 。
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 。
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 。
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
5、《夏花明》 唐代: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
译文: 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 , 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 。
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 。
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 。
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因为被花的艳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闪烁 。
...
关于七夕的诗句?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 。
鹊搭情义桥,雨诉别离愁 。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
乃书于纸上 。
毕而卧 。
凄然入梦 。
乙酉年七月初七 。
啸之记 。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
伤心拍遍无人会 ,  自掐檀痕教小伶 。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  唱罢厅红晚气凉 。
烟外柳丝湖外水 ,  山眉澹碧月眉黄 。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
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 。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空闻虎旅鸣宵柝 , 无复鸡人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 , 当时七夕笑牵牛 。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
应倾谢女珠玑箧 , 尽写檀郎锦绣篇 。
香帐簇成排窈窕 , 金针穿罢拜婵娟 。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 , 故教迢递作佳期 。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
鹊桥仙 宋 范成大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
娟娟月姊满眉颦 , 更无奈风姨吹雨 。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 草际鸣蛩 , 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
星桥鹊驾 , 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
甚霎儿晴 , 醍儿雨,醍儿风 。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 , 天如水,玉钩遥挂 。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
闲雅!须知此景 , 古今无价 。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
集七夕的诗句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又叫“乞巧节” 。
在这样的晚上,遥望那条天河 , 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
唐代有哪些中元节诗歌 应该有很多 。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 , 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 , 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 , 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
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 , 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
有关节气的诗词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 , 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
战争后,人们已经开始祭拜敌人的祠堂,开始忘本的诗词怎么说 古相思曲《汉乐府诗》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
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 。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
魂随君去终不悔 ,  绵绵相思为君苦 。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
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 。
七月初七除了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还是什么日子?七夕节 , 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中国的情人节 。
在这天出生的你,一定会很重感情的!今天朋友说到了八月一年就去了一大半了,一点电脑上的日历今天已经是七月初五了,上网逛一下看到潮版的网友写了关于七月初七的文章 , 想上去顶帖,文字打着打着一大堆乱七八糟,想想自己也关于对七月初七的印象 , 回想以前一年下来好多个节日,每一个对小孩来说都有这不同的意义 , 例如过年有耋腰钱可以放鞭炮穿新衣服 , 正月十五看“营神大老热”;清明节对小孩子来说是有饼干吃;端午节可以去看“爬龙船”下水游泳回家不怕被妈妈看出去下水游泳,六月儿童节对我来说好没有任何印象,接下来就是七月初七“婆生”有鸡蛋吃!八月十五有月饼和很多水果吃 , 八月二十有甜馃吃,冬至有汤圆吃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期 , 童年有很多重不同的体验 , 但对有好吃的印象还是深刻点 。
想起七月初七也是想起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拜神 。
我想潮汕地区每家每户都一样,家家都有拜神的习惯,不拜神的家庭有如孤老头,那一家人古怪 , 孤僻,一定和邻居的关系不怎么好,经常拜神的人被称为“念心”,“念心”有如孝顺一样的美称,对神要念心 , 对长辈要孝顺,大概就是这意思吧!想想家里有多少种神要拜,一、拜祖宗(所有老祖宗的祭日,有多少个祖宗就有多少个祭日);二、天公老爷;三、地主爷(应该是土地公吧);四、灶公;五、五谷母;六、阿婆;还有很多外面的神明,想起来太多了,如祖师公,佛祖公,妈祖,,,,,,,太多了 。
算了不列的 , 我也不是很懂这些 , 只是在那地方长大的,听多了这些名字 。
七月初七是“婆生” 。
“婆生”是“阿婆的生日”潮汕很多人家里都有这么一位神 , 妈妈说是这位“阿婆”保佑我们几兄妹平安长大的 , “阿婆”的神位是安在“门床内”的 , 所以要把祭品放在“门床”上祭拜,“婆生”这个节日有鸡蛋吃,记得妈妈为了这个节日会提前好多天存鸡蛋,好像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是,感觉这个节日就是用鸡蛋做祭品拜“阿婆”,在我印象中七月初七就会死“鸡蛋日”平时想吃鸡蛋得看妈妈的心情 , 但七月初七个个都有鸡蛋吃,早上拜完“阿婆”后妈妈就会给我们小孩分鸡蛋,至少一个人能分到两个,为了多吃上几个鸡蛋,在这天通常一大早也去看奶奶 , 奶奶也会给我鸡蛋吃,加上在潮汕地区妈妈男孩子总是可以多些优待,一天下来能得到好多鸡蛋,甚至可以拿鸡蛋来下注打扑克赌鸡蛋 。
呵呵,出门都会问小伙伴你今天有几个鸡蛋?然后相互拿出鸡蛋出来比谁的鸡蛋大个 。
晚上在院子乘凉的时候就会听老人在讲牛朗织女的故事,老早的时候看过电影潮剧《牛朗织女》内容是:七仙女下凡游玩,织女在人间喜欢上一个放牛的,结婚了有了两个小孩,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 , 天上的圣母娘娘知道了此事,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上,织女犯了天规 , 被关入天牢 。
牛朗等了很久织女没有回来,突然牛朗的牛会说话了,牛说骑牛朗上天上找织女,牛朗用两个箩筐挑着两个小孩骑着牛上了天上,来到圣母面前求情,圣母娘娘被感动了,舍他俩一年只能见一次面,每年七月初七喜鹊就会搭桥给牛朗织女在桥上会面,传说七月初七的晚上都会下小雨,那是牛朗织女相会时哭了留下的眼泪 。
我还记得天上有六颗星星相隔在银河两边,来广州之后就没有心情去看过七月初七的星星了:“牛朗抱仔在两旁,织女抱仔在胸前 。
”不知道还有谁知道那几颗星星?所以儿时的对天上的童话故事懵懂的想像着!加上西游记那时的热播,对天上人间更加信以为真了!童心无暇 , 天真呀天真!七月初七有谁陪俺吃鸡蛋 , 有谁陪俺看牛朗织女相会?尽快报名,排队排队看星星去 。
【关于“七月十五祭奠亡灵”的诗词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