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古典诗词中景和情的关系
“情者文之经 。”《文心雕龙.情采》里如是说 。所以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感情的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对于诗来说,特别是对于抒情诗来说,感情的表现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直接了 。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在写景抒情的诗歌中多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 。诗中情与景的安排设计,或借景引情、或借景写情、或托情寓物、或寄情于景、或融景入情、或融情入景 , 于是景生情,情生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中有景,景外含情,达到情景相触相融之诗境 。
情、景结构关系辨
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 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 , 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 , 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 。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 。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 , 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 。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 , 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
又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
艰难苦恨繁双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 , 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 , 参差错落,一语百情 。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 。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
刘熙载《艺概》中说“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若舍景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 , 有何意味 。”此语看似寻常,实质从一新的角度,强调了诗歌创作须以具象景物表现抽象时空情思的道理,具有更高的理论概括性 , 与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或“事物对当”之说实相与契合 。
二、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 。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如(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 , 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 , 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 。而篇末“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 , 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
又如李益《汴河曲》的结句“风起杨花愁杀人”,就借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遥寄了作者的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政治感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的结句“暗风吹雨入寒窗” , 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 。
再如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 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饮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 , 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下片“伤情”二字绾结全词唤起终篇两句:“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此九字是以景结情的名句,是船行江中之所见,暗示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相呼应 , 又见出离别之速 。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上述诗词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
三、融情于景(移情入景),情景合一
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 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又可叫作“移情入景” 。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学史上不乏融情于景 , 达到情景合一 , 水乳交融境界的佳构妙篇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 , 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肭槿绫炭瘴扪?。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 。
杜牧的《江南春》也是历来为人们称道的情景合一的经典之作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读这首诗,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江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 , 这可以说是作品里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接下来 , 由眼前烟雨迷蒙中的佛寺,使人联想到南朝统治者虚耗民力财力搞神道设教的徒劳和愚蠢,引起嘲讽的心理,这又构成了作品的第二层意思;再从寺院的遗留和王朝的消失,生发出历史兴亡的感喟,是第三层意思;最后,将王朝的兴废同大自然以及人民生活的长存联系起来思考,进而领悟到某种人生哲理,则又是一层意思 。短短四句话,蕴涵着这么复杂的思想感情,层层生发,愈转愈深 。诗篇采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将多层意思全包容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画面之中(如莺啼花开写江南春景,村郭酒旗写社会经济,寺院楼台作为前朝弊政与覆灭的见证,都有鲜明的特征性),内容复杂深曲,而抒情委婉含蓄 。
融情入景的例子,不局限于通篇的情景合一,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情景合一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 脉脉无语之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并非花鸟不可爱,只是诗人忧国忧民,所以说“花溅泪”、“鸟惊心” 。“感时”、“恨别”是写情 。一句中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又如宋之问《度大庾岭》:“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诗人用南飞雁比喻自己流放岭南的心情 , 用岭上梅花抒发自己的乡思 。又如李白《太原早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上句写远在边城太原作客的心境,下句写思念新居安陆的情怀 。
情景交融的诗篇 , 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 。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 , 好在“近而不俘,远而不尽” 。这就往往能做到象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就能各自领略到创作与鉴赏带来的美感 。
情、景内在联系辨
一、情、景正衬
情、景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
(一)以乐景写乐情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
(宋)俞国宝《风人松(题酒肆)》:“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 , 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 。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
(二)以哀景写哀情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 , 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榕叶满庭莺乱啼 。”
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 。诗人创作此诗时,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 。诗人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 。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
(唐)韦江《题金陵图》: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 。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 , 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一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 。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 。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塞下”、“秋”、“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 , 寒风萧瑟 , 满目荒凉 , 充满肃杀之气 。耳之所闻 , 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将军和征夫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既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魂牵梦绕着妻儿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 , 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矛盾情绪,情景交融,使全词情调苍凉而悲壮 。
二、情、景反衬
(一)以乐景写哀情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如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 ,  宫花寂寞红 。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这一手法 。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 , 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 。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 , 烘托欢乐情绪的 , 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 , 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 , 一倍增其哀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 , 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 。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 , 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 , 显得更有余味 。
另外如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 , 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 , 今谁在?日边清梦断 , 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后两句状写花影摇曳 , 莺声间关,形象生动,摹写精当 。用“乱”和“碎”来形容花多,同时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的纷乱,荡然无绪 。可谓以乐景写哀情 , 给人以凄迷的感受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
(二)以哀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 , 都较为少见 。这大约是因为 , 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 , 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 。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 。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 , 不必取长途 。”(杜甫《江汉》)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 , 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 , 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
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 。王维的《塞上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这是律诗的前四句 , 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 。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 , 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 , 汉家将赐霍嫖姚 。”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 , 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 。但是 , 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 。景象愈是凄烈荒凉,愈反衬出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 。若改成丽日晴天,春风和畅,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 。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是有特殊妙用的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 。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 , 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 。”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 。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 , 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 , 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几种关系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 。
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 , 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 。
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 , 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 , 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 。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
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 1、触景生情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
春风不相识 ,  何事入罗帏?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 , 《春思》是其中之一 。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 。
本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 。
本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 。
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 。
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 , 恰到好处 。
全诗深刻地表达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 , 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
是触景生情式 。
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
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
在景的触动下引发情思构成意境,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韵味无穷 。
2、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悍绱涤稚苯琛霸喜荨钡耐缜靠拐? ,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 , 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 , 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
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 。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 , 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 。
进而结合写景 , 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 , 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 。
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
3、因情造景苏东坡说王维是“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诗中有画”是因情造景;“画中有诗”是景中寓情 。
前者要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后者是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
形和神统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
柳宗元的名诗《江雪》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首诗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官得十分生动 , 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甘于披蓑独钓;这正蕴寓着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绪 。
作者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远谪,这个画面正表明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志节 。
这就是“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初读时也许觉得这只是一幅平淡的山水画,但是愈仔细体味 , 愈觉得意味隽永,意境深远 。
4、寓情于景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
诗词里面的景与情 , 一般来说,景指景物 , 情指人的感情 。
寓情于景的关键还是情,如果没有真挚、深刻、饱满、激烈的情 , 那么它所描写的景,不过是一幅没有艺术加工的风景画 。
因此 , 同学们在掌握这一技巧时,应该认真揣摩诗中所蕴含的情与景的关系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 这是一首送别诗 。
诗的构思新颖 ,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 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
全诗即景生情 , 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5、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它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
诗词鉴赏中"情"与"景"的关系? 1借景抒情,寓情与景 。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这首诗没有正面阐述重大的思想主题 , 而是以送别一事从侧面渲染分离时心中难割之情 。
前两句道出和平安宁的环境,用优美和谐的气氛作用于读者的感官 。
第三句进酒一举直逼远行人的感情深处 , 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
第四句设想关外无故人的凄凉,打破和谐的现实环境,使人情牵关外,心留故地,身心两离的痛苦顿生于读者胸中 。
作品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生活中这一典型的事件写尽了 。
语言素朴明净 , 就像道家常一样把别人的心曲句句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贴在读者的心上,并在闲适的品尝中能慢慢领会其韵味 。
2 最后一句以景写情《送韦评事》欲逐将军取右贤 , 沙场走马向居延 。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
从两诗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痛感关外无故旧,后者则设想要“沙场走马向居延 。
”不仅主题明确,感情激昂,而且作品节律跳动快,空间距离拉得大,语言畅达铿锵 , 和作品倡导的精神相一致 。
3 其实都一样的 。
还是借景写情闺人春思》愁见遥空百丈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
闲花落遍青苔地 , 尽日无人谁得知 。
在大好的春光之下 , 一个无人知晓的如春闺人却在寂寞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 。
落花满地 , 宛如闺人逝去的年华 。
环境的荒凉衬托出心境的空虚 。
“愁”,“断” , “伤”,“闲”等字敲打着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不禁要为眼前这个被禁锢的思春之妇抛下一片同情之心 。
由于作者善于发挥自己诗歌语言的优势和特点,把平常的事件写成了不平常的作品,使作品在形式美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地位 。
4 《陇上行》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 。
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
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边塞的景物,虽没有一句抒情的字句,但这幅色彩明亮的边塞图却深深地牵动了读者的心 。
由于作者和读者所处的环境不同 , 这种空间上的位差就自然引起读者心中的一种情感反应 。
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亲临过边地的读者会因这首诗而产生不同的感情 。
有的会感到亲切,有的会感到荒凉,也有的会感到激奋 。
没有到过边塞的人也许会神往 , 甚至会产生幻想 。
情绪感受不同,色彩明暗和层次也就不同 。
5《 淮阴夜宿二首》之一: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 。
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
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
读罢全诗,我们会跟着诗人的思绪游荡于作品中的深秋异地 。
一会儿是无畔空远的水国 , 一会儿是扁舟未期 。
有一点难得的乡情却失落于淮水之上,思乡的归梦又疑于郢城中 。
【论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日短夜长,由于触景生情,秋叶的飘落自然联想到寒冬的来临 。
不说是“客行心绪乱” , 就是读者的心绪也愁牵于内,无以自拔 。
这说明,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因其丰富的情绪色彩而抓住读者的心 , 陶冶人的感情,使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
这时候,读者能忘掉自我,不自觉地和作者一起共同参与创作的意识,从作品中获取作者获取过的 , 感发作者感发过的 。
除了诗人的心绪和欣赏者的参与意识而外,作品本身的形象体系也是构成美感色彩的重要因素 。
这种形象系列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多元的 。
诗的形象体系要在审美客体、诗人、读者三者的有机结合中来完成,缺一不可 。
这种形象体系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 , 而是一种意象 。
它除了语言的间接功能而外,通常还有诗人主观的意念 。
我们从“意象系列”那里所获得的色彩情绪自然就要比从一般形象那里获得的感受丰富得多
论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古典诗词中景和情的关系“情者文之经 。
”《文心雕龙.情采》里如是说 。
所以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感情的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对于诗来说,特别是对于抒情诗来说 , 感情的表现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直接了 。
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在写景抒情的诗歌中多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 。
诗中情与景的安排设计,或借景引情、或借景写情、或托情寓物、或寄情于景、或融景入情、或融情入景,于是景生情,情生景,景以情合 , 情以景生,情中有景,景外含情,达到情景相触相融之诗境 。
情、景结构关系辨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以景托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
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暇苟魅?。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 。
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 。
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
又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 , 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
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 。
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 。
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
刘熙载《艺概》中说“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
若舍景不言 , 不过曰春往冬来耳 , 有何意味 。
”此语看似寻常,实质从一新的角度,强调了诗歌创作须以具象景物表现抽象时空情思的道理,具有更高的理论概括性,与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或“事物对当”之说实相与契合 。
二、先情后景,以景结情“以景语结情语”(宋 , 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 。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 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 。
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
如(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
胡笳千古恨 , 一片月临城 。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 , 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 。
而篇末“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
又如李益《汴河曲》的结句“风起杨花愁杀人”,就借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遥寄了作者的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政治感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的结句“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 , 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 , 含蓄蕴藉、深藏不露 , 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 。
再如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
暂停征棹,聊共饮离尊 。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
销魂!当此际 , 香囊暗解 , 罗带轻分 。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下片“伤情”二字绾结全词唤起终篇两句:“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此九字是以景结情的名句,是船行江中之所见,暗示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相呼应 , 又见出离别之速 。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
”上述诗词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
三、融情于景(移情入景),情景合一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又可叫作“移情入景” 。
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
沁园春这首词的景和情之间是什么关系古代诗歌中情、景之间的关系有: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5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与情有以下4种关系: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
每一种的代表诗歌举例如下: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1、触景生情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
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
在景的触动下引发情思构成意境,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 , 韵味无穷 。
2、借景抒情(以景托情)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 , 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感叹 。
3、因情造景苏东坡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诗中有画”是因情造景;“画中有诗”是景中寓情 。
前者要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后者是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
柳宗元的名诗《江雪》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 , 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官得十分生动,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 , 甘于披蓑独钓;这正蕴寓着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绪 。
作者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远谪,这个画面正表明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志节 。
4、寓情于景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
5、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它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 , 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 。
如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 人醉黄花地 , 芭蕉雨声秋梦里 。
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 。
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 。
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 。
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1、以乐景写乐情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 , 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
2、以乐景写哀情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 , 红叶青山急水流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
3、以哀景写乐情《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却是征夫回乡之时 。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
4、以哀景写哀情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 。
山城过雨百花尽 , 榕叶满庭莺乱啼 。
” 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 。
诗人创作此诗时 , 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 , 百感交集 。
诗人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 , 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 , “亦与心而徘徊” 。
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
诗歌意象是情和景的内在统一对吗对 。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
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花福羔凰薏好割瞳公困创作的焦点,也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
赏析诗词中“景语”与“情语”的关系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诗人抓住眼前景物的特色 , 用对照映衬手法描绘出一幅色彩绚烂的春光图 。
江上绿波荡漾,水边一群白色的鸟儿飞舞嬉戏;山间草木青翠,火红的花朵盛开 。
波光与白羽映照,青山与红花相衬,不是白的显得更白,红的显得更红吗?在后一句诗里诗人不直说“红”,而用了一个“燃”字,这个“燃”字隐含着一比喻,把红的状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了,使人想到那熊熊的火苗 。
这时诗人客居四川成都,无时不想起家乡 。
他看到眼前的阳春美景 , 自然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想到家乡的一切 。
因为当时兵荒马乱 , 诗人穷困潦倒,有家归不得 , 所以后两句便转而抒情 。
诗人无限感慨,叹息这年大好的春光又将过去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家乡 。
这最后一句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愁思 。
以乐景衬哀情 。
江碧鸟逾白 , 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景写乐情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散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王夫之对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 , 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二者“虽有在心、在物之分”,但在任何真正美的诗歌的创造中 , 景生情,情生景,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 。
精于诗艺者 , 就在于善于使二者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地步 。
真正美的诗歌创作,应该“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 , 体物而得神” 。
王夫之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情景交融的观点,对此作了深入的阐发,在客观上启迪了后来王国维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