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脸古诗

游鸢都湖
怪物
远堤薄绿近难寻 , 温风乍起醺游人 。
忽闻纸燕云中笑,不觉鸢城已孟春 。
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六百字小楼昨夜听风雨 听雨声,可以洗耳;听雨声,更可以净心 。
喜欢听雨,是因为雨声是一种与繁杂的社会格格不入的天籁之声 , 永远牵动我内心深处那一份纯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小雨的柔 , 小雨的多情,小雨的缠缠绵绵 。
这种雨声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不静下心,心无杂念地听是听不到的 。
这种雨声好似夜晚的茉莉花飘出的淡淡的清香,似有似无,虚幻缥缈 , 想伸手去抓却早已不见了 。
听小雨声让我想起李清照,她的词与人一样,永远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给你留下的永远是淡淡的景,淡淡的愁,像缕缕腾起的略带香气的烟,听不到燃烧般的噼啪声,却永远牵动你的心 。
喜欢听小雨声,我好似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倚着窗儿,一夜听雨静无眠 。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是中寸的利索,中雨的爽快 。
中雨声是打在芭蕉上清脆的响声,均匀细腻,连续不歇,如潺潺的流水 , 如鸣佩环,又似冰雪融化打在岩石上的从容不迫 。
这雨声让我想起王维,他的诗是“清泉石上流”的爽朗、清新 。
而他的人既是不默默无闻 , 也不似李白般惊涛拍岸,只是诉说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佛”神话 。
喜欢中雨 , 我似一个爽朗欢快的阳光少年,打开窗户,听雨在荷叶上响得欢快 。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是大雨的洒脱,大雨的放荡不羁 。
大雨声似山洪暴发 , 似瀑布从高山奔腾而下,似大海激昂澎湃,毫不忌讳,毫不留情地冲刷着大地 。
这种声音使你犹如置身花园,各种各样的花香从四面八方扑来,有时呛得你透不过气来 。
听大雨声让我想起李白,他手执一把剑迎倾盆大雨向山顶一步步爬去,任衣衫被树枝挂得破碎 , 任双脚被砺石磨得鲜血淋淋 。
他的诗风好似大雨一样豪迈澎湃,具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冲击力 。
而李白的人也是大起大伏,生前用诗惊动世人 , 死后也是轰轰烈烈 。
在嘈杂的社会听雨,用小雨拂去纤尘,用中雨冲走烦恼,用大雨震撼心灵 。
雨声,永远牵动我的心 。
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 朝露昙花 , 咫尺天涯 。
多姿的桃花在我们不经意间热情的开放 。
美丽的青春年华 , 在我们忽略中,一点点的流逝 。
聪明的你,可曾注意到她轻盈的脚步 。
游丝软系飘香榭 风不停,绿树阴 , 阳光晃眼,天真蓝 。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在运河堤上追逐打闹 。
一阵轻盈的东风 , 夹带着幽香迎面扑来 。
“好香?。卑俸系谋亲幼罴? ,“看!”我伸着胖乎乎的手指着前边的一排桃树,一朵朵粉色的桃花浅施粉黛,风吹过 , 如玉脂般晶莹的花瓣打着旋儿落地 。
“好美呀!”“嗯,马上就可以吃桃子了!” 躺在草地上,柔软的小草抚摸着我们 。
“好想像桃花一样快快长大 。
”“嗯,当大人真好,不要被人管,时间多得太慢了……” 此时的我们却怎能注意到大树旁一棵小桃树上,桃骨朵儿正在默默开放 。
风刀霜剑严相逼 刚步入初中的我倚在桃树旁,天空中的白云也噙着思念轻轻拍打在树叶上 。
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升学的压力 , 父母的期望像丝一样包裹着我 。
“好难过,这就是成长吗?这就是青春吗?好烦……”我喃喃而摇头 。
此时的我不曾留意在雨中轻摆裙边的桃花 。
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个夏天仿佛是一步步的挪过来的,但终究还是来了 。
毕业前一天 , 在校园中漫步,桃花又开了 。
碧绿的叶掌又怎能掩得住那倾城的面容悄然倩影,一朵朵红晕在对我掩嘴偷笑,是笑我笨吗?面对一场分别 , 我恍然大悟:我们的花季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流逝了,我所渴望的却又是我所忽略的,而又偏偏是少年最重要的东西,美丽的青春年华 。
又见桃花开了,那朵朵灿若明霞的娇儿是否有前年的残花败叶?
感情受伤害的诗句唐寅(1470—1523),晋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
字伯虎 , 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唐寅(yín)出身商人家庭 , 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 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
30岁赴京会试 , 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 , 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 , 年仅54岁 。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死归地府又何妨 。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
擅山水、人物、花鸟 , 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 , 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
其花鸟画 , 长于水墨写意 , 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
除绘画外 , 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
落花诗册30首日晚青丝久未梳 , 慵懒心事更难书,步韵六如三十首,聊寄相思换一哭 。
1 梅花料峭深寒不似春,孑孑只影趁清贫 。
而今怕老偏速老,几度求神更失神 。
晚梅开尽和风落,雪夜空香费精神 。
我本有心伴白雪 , 奈何白雪不屑人 。
2 梨花春行冉冉思悠悠,一夜梨花尽白头 。
悔向粉蝶学烂漫,羞同柳絮比风流 。
英落缤纷随风线,树影婆娑望月钩 。
从来绝色多寂寞,何必胭脂枉添愁 。
3 桃花人生如幻总须臾 , 世事纷忙终归无 。
衩袜台痕曾经绿,桃花颜色已非朱 。
残红也自含香骨,多情未必不丈夫 。
徘徊枝下徒伤感,肠与花枝一时枯.4 红杏梅雨清明自有时,人间无物比情痴 。
红杏枝头花有主,开向春风爱无私 。
自在彩蝶翩翩舞,天然粉黛淡淡施 。
繁华浓艳偏不要,妆点一人鬓上丝 。
5 玉兰玉兰微薰艳阳中,偏将香色斗春风 。
温玉素肌不及白,酡染醉颜添上红 。
淡漠需防青丝老,酣然莫教酒杯空 。
今宵且随花睡去,明朝一笑各西东 。
6 樱花海誓山盟负玉真,死别生离岂洛神 。
倾城不寿天易妒,文君易老鬓难春 。
樱落满天花逐水,云霭升腾露归尘 。
隔座眼波偷相对,一味相思折磨人 。
7 两色芙蓉花乱鬓松舒玉枕横,云被新铺体更轻 。
报柱无缘空余恨 , 襄王有梦不留名 。
舞断柳腰销金店,歌尽莺声锦花城 。
迎人无端频频笑,背人无语却盈盈 。
8 紫藤紫藤攀上向初晴,也学丝罗不独生,廊外芭蕉伶仃立,水上飘萍落魄行 。
书无远信听失雁,蕊合香血闻啼莺 。
当时情谊徒相诉 , 此番心事不分明 。
9 杨花满腹委屈诉拍栏,落花流水逐成团 。
玉蝶随性沾香粉,杨花无意贪烂漫 。
别后怜我长思量,由来谁教暂偷欢 。
而今人去身不再,长夜开眼不心安 。
10 镜花佛道镜花水月空,料来人人命不同;相思难眠三更起,无缘易作一声风 。
扑蝶只待年方少 , 惜花应趁蕊正红;犹忆青丝曾绕指,万千取舍在心中 。
11 栀子背海向风心如惔,情到浓时恨频添 。
为掩偷笑指弦月 , 不教轻颦入眼帘 。
今宵邂逅繁似梦,日后擦肩静如恬 。
年后独种栀子树,一味馨香指上拈 。
12 荷花伤心何必学子规,若归自有归来时 。
花前月下千般好,别后归期日日迟 。
憔悴逼人眉不展,雨润残荷叶深垂 。
将身付与留更少,一片相思却为谁 。
13 弃花曾几风流少年游,而今未老已成愁 。
由来痴醉并非酒,自是伤春不为秋 。
芙蓉帐暖珠易赠,鸳鸯织就爱难留 。
人生谁能颜如昨,一世恩爱抵一丘 。
14 折花凝眸有诉诉如堆,英年何必感衰颓 。
烟笼云鬓觉深味,暖湿香唇试浅杯 。
潜心自问随心去,世事自有世人催 。
别后今宵知何往,一动相思几见回?15 品花针线双眉久不夸,君无何往妾有家 。
张生取笑莺莺怨,常羡从死如丽华 。
凭栏拥入听海怒,桥影依稀望月斜 。
心头反复情如碾 , 泪迷双眼却说沙 。
16 惜花人潮满目未相陪 , 别后伤心又几回 。
辗转思量春山淡 , 暧昧情思锦瑟催 。
从前深意...
与石板霜痕有关的诗句艳: 1.《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 。
红脸青腰 , 旧识凌波女 。
照影弄妆娇欲语 。
西风岂是繁花主 。
【捂脸古诗】 可恨良辰天不与 。
才过斜阳 , 又是黄昏雨 。
朝落暮开空自许 。
竟无人解知心苦 。
2.《满江红·天与文章》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 。
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 。
欲说又休新意思 , 强啼偷笑真消息 。
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 。
倾国艳,难再得 。
还可恨,还堪忆 。
看书寻旧锦 , 衫裁新碧 。
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 。
问谁家、却有燕归梁 , 香泥湿 。
3.《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尝爱西湖春色早 。
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
顷刻光阴都过了 。
如今绿暗红英少 。
且趁馀花谋一笑 。
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 。
老去风情应不到 。
凭君剩把芳尊倒 。
萍: 1.《过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 也无人惜从教坠 。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 无情有思 。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 欲开还闭 。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
不恨此花飞?。尬髟?,落红难缀 。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3.《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 。
约开萍叶上兰舟 。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
花不语,水空流 。
年年拼得为花愁 。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
...
飞乐鸟的诗经绘是否是有教程的?悬赏50在线等 这仅仅是一本绘本 , 题材灵感则来源诗经 。
但并非教程,教你绘画 , 而飞乐鸟也出版了其他书,有教程类的,如:【飞乐鸟-20种画笔技法从入门到精通】等等 , 可以在当当买到 。
以下是【诗经绘】的简介 。
全新的色铅笔画风,更进一步了解色铅笔技法,全书融合了古风、联想、印象派、现代感多种风格,是一次完美的视觉盛宴 。
精选30首诗歌,再择取每首诗歌里提及的动植物,历经一年多时间才完成,总算完成 。
每一次下笔,很很有考究,每一幅图的效果,都堪称经典 。
这次最新的“漫漫古典情”系列 , 还是色铅笔的一次全新表达,不再用复杂的解说,也不用繁复的说明,而是另辟蹊径,让你看一眼就明白,就能动手去画 。
《诗经绘》不仅图片精美 , 文字也非常好读,它是由与安意如、安妮宝贝、白落梅文笔相媲美的深圳一石所著 , 简单而又舒服 。
就算不喜欢读诗词的人,也能一遍看一遍偷笑 。
历经3000多年的《诗经》至今被人传诵,除了其本身的魅力外,还有能够提升阅读者的修养是关键 。
很多名家或者大老板,还特意从《诗经》中取名,目的就是为了拔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如果不喜欢读文字,那就专门鉴赏里面的图片就好 。
【采 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关于《诗经》的讲稿里 , 《采葛》一节有这样的评价:“似水流年小情歌,空明如镜日月闲;草兮花兮雨纷纷 , 枯兮荣兮念君来 。
”爱如梦魔,驱之不散 , 拥之不得,渐渐便成了人之常情的一份礼物 , 这一份礼物珍贵如钻石,凝结了多棱折返的光焰 , 烧结在人心里,相拥成了幸福,苦盼也成了幸福 。
《采葛》之美,在于将爱情之美好,推及物华渐变的自然 , 推及草木四时,好像为思念某个人,身边草木都愿做这传递爱念之苦的铃声 。
而一日 , 一月,一秋,一年 , 渐渐堆积出命运勾连在血脉和风雨中看不见的神秘隐藏 。
姻缘际会,交手错失 , 心中不免怆然,便在自然四时里自然而然有了回音 。
心中执念,因为这歌,有了永恒的价值 。
心有一人 , 四时便总有回声 。
《采葛》里,有好音、好舞,也藏着一个幸福的苦心人 。
葛藤 , 是蝶形花科的藤本植物,在山林坡地上,城市公园里的无人区 , 路边的脚底里 , 草原牧野的落日下,恶风沙石的缝隙间,都是葛藤生长的地方 。
葛藤的性情,既不温柔,也不刚劲,它有着看不见的爆发性的内在生命力 , 就像是一个不定性的自然界里的坏孩子,管束好了,才能品尝到葛藤根煲出的靓汤、葛藤粉炒出飘着清香的鸡蛋,饮到可解酒的葛藤酒 。
20世纪70年代 , 葛藤在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天敌的情况下 , 迅速占领了美国佐治亚、密西西比、亚拉巴马等州的万顷土地 。
葛藤如脱缰的野马 , 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灾难” 。
而在中国,它广布在东西南北,逢紫即是花开,面绿而隐藏,野也野得没那么放肆 。
【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摽有梅,其实三兮 。
求我庶士 , 迨其今兮 。
摽有梅,顷筐塈之 。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梅之女】 《诗经》里的“梅” , 从收获情形看,指的该是可以入药的梅果,“梅”在汉语里的发音为平声 , 轻声吟读 , 有温软含骨、刚柔相济的意味 。
自然里属于蔷薇科的梅,喜沿长江而居,早寒春上,雪影茫茫中,星花初现 , 粉白嫣红,是长冬渐暖时,四季最先露出的迷人风韵 。
自然里的梅之外,还让人想到傲雪纷飞中人心里的那点梅花,这篇文字就算是吟给心梅的吧 。
“六瓣梅影染霜色 , 引的新雪斗芳菲 。
” 这是以前某一个冷雨夜里,读《召南?摽有梅》时,突然从记忆里飘出来的诗 。
《召南?摽有梅》里浸透着一个寂寞女子的深情期盼,让我想到《诗经》另一首《周南?汉广》篇里,痴情汉子想要踏开荆棘,跃过江河 , 去看望对岸的爱慕女子 。
寂寞,深深的寂寞,更多的不是地域阻隔而成,而是人心上的樊篱,道德架构当中顺应世态而生的失落,那种刺入人心房的机缘错失,这些深藏不露的人间遗憾造成了孤独生命中蔓草疯长的寂寞 。
这寂寞似乎是人心在看不见的时间里必然要去承受的一种命运 。
在时间的河流里,那些吟咏关于爱的寂寞的歌辞文粹,不断地涌现,表达着生命个体在一个个独立空间里渴望拥抱爱恋的真相 。
不是没有人爱,而是你快快来吧 , 你在何方?这样真切告白的期盼里,等着那个真正值得去爱的人到来 。
两千五百多年前爱的寂寞,和今天黯然孤落身影里的那份寂寞、怅然,其实在弹着同一首属于永恒伤悲的歌 。
然而,对于梅呢? 红梅染雪,是一种纯洁、冷艳、孤傲;在内心,其实是晶莹的,埋着懂得深意的心性 。
“梅女长伴是知音,”指的是理想中的红颜知己 。
梅生于寒时,冷峭时节弄冬色 , 满身飘逸出的是丝丝温暖,是一种静寂中含藏的活力,是一阵抖得翘枝细雪纷纷落的脆生生的笑 。
梅盛开而不闹,艳丽而不媚,冰雪连天里不做羞涩,予人以从容、刚直、端庄的美 。
国画里的梅,是岁寒三友——松、竹、梅里,让人喜欢的一种柔中含刚的风骨形象,它缭绕在苍朴虬枝的气息中间,像苦难里重生的笑 , 灰烬里凝成的露,总会让人看得哑然 , 看得静默 。
【木 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