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古诗词的区别

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以诵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 。诗多为有感而作 。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 , 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 , 即绝句四句 , 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
词 , 诗歌的一种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始于隋 , 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 。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 , 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 , 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 , 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 。一般不换韵 。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 。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 。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 。可以叠字 。
古诗与古诗词的区别古诗一般情况下指唐朝宋初的文学,古诗词则泛泛地概括这两个朝代的文学名称 诗与词是不一样的 , 是有很大区别的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 , 盛于宋代 。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  因此又叫长短句 。
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
诗 。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
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 , 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 , 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 。
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 。
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
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 。
篇幅、字句较长 , 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 。
如《涉江》 。
乐府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 。
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 。
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 , 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
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 。
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 , 富有音乐性 。
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
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
每首八句 , 每两句叫一联 。
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 , 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
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 。
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 。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 。
或五言,或七言 。
每首四句 , 二、四句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句中各字用平声还是仄声也有规定,绝句用不用对仗都可以 。
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是绝句 。
词 。
词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名称 。
词萌芽于南朝 , 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
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
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 , 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 。
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 。
填词时为点明题旨 , 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 。
如"早行"、"咏梅"等 。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
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
一段叫一阕 。
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 , 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
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
曲 。
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
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又称北曲)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
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 。
另外 , 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 。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 。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 。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 。
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 , 相当于序幕或过场 。
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 , 刻画人物性格 。
角色有旦、末、净、丑 。
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
举例 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一)观点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来塑造一种意象,而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 。
这确实使现代诗的表现内容丰富了,但也使得它的表达力度和意象的丰满程度远远不及古体诗 。
现代诗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丢失也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那种清新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阅读感受 。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完美阅读,而现代诗则更多了对语言的玩味和取舍 。
真正写到情不自禁的时候,现代诗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一场文字游戏 。
这也正是当今诗界和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应竭力避免的 。
(二)本质古诗和现代诗在语言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 。
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
古诗一般较短 , 这使它无法突破自身结构的限制寻求额外表达的可能 。
所以这类诗歌的作者总是尽最大可能将感情浓缩在一点,集中表达 。
那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惜墨如金”的创作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力量就是这样产生的 。
绝不是说现代诗就不需要“惜墨如金”了 。
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 。
解放后现代诗经历了政治抒情诗的理想主义集体创作阶段 。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舒婷、汪国真等著名诗人和“朦胧诗”为代表的创作高潮后,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经验,随后又兴起了多种写作方法和流派 。
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
然而 , 形式上的自由并不代表表达的自由 。
由于这种只需保持简单韵律的自由语言形式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 , 使得它非常难以把握 。
现代诗可以创造几个甚至十几个意象,用以描写非常复杂的心理感受 。
但是对语言的过分索求和对生活的过度表现,往往使现代诗创作不知所终,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 。
“诗言志”,现代诗和古诗的相同之处便是抒发情感,这是所有诗歌的主旨和灵魂所在 。
无论表达感情的方式多么复杂 , 现代诗都不可能抛弃这一原则另辟蹊径,那样的“柳暗花明”是不存在的 。
古诗词与现代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又称古体诗),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不论是字数、句型、平仄,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比较如“十六字令”它要求全词只有十六个字,多了不行,少了更不可以 。
再有,古诗词是很朗朗上口的,因为,创作古诗词一般都有相应的词牌曲 , 所以 , 对古诗词不能称为“朗诵”而是“吟诵” , “吟”是一种有曲调变化的发声形式 , 你可能知道李白的是《赠汪伦》吧,诗中说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他诗中所说“踏歌”就是吟诵着送别诗词来为李白送行 。
现代诗(也称新体诗),准确地说应当称其为“自由诗”,它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反对“八股文”等一系列文化改革创新中,由郭沫若首先发明、创造并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的,像郭沫若所写的自由诗《女神》、《凤凰涅磐》等 。
这种诗歌摒弃古诗词的许多戒律,提倡自由,不受长短句约束,对平仄虽有要求,但不如古诗词严格,这种体裁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关系极为密切。
以上的是本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还请众位赐教 。
古诗与古诗词有什么不同??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 。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 , 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 , 其中大多是抒情诗 , 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 被统称为“古诗” 。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古体诗,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 。
也称古诗、古风 。
古体诗格律自由 , 不拘对仗、平仄 , 押韵较宽 , 篇幅长短不限 , 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 。
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 。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 。
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 。
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 。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 。
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
诗句长短不齐 , 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 , 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
《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 。
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张籍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 , 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 。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 。
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
而近体诗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开始 , 到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 。
它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
这一时期,诗歌相当繁荣 , 作家和作品数量众多 。
陈衍《近代诗钞》仅就见闻所及,采录咸丰以来诗人360余人 。
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著录道光以来刊刻的别集不下1500余种,其中不少是诗集或诗文合集 。
由于近代中国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发生了巨变,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产生了新的阶级成分、社会思潮和社会矛盾,因此,近代诗也开始冲破清代传统诗歌的樊篱,出现新潮流 。
近代进步诗人往往是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们以诗歌为武器,紧密围绕近代各个时期的重大斗争,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内容 。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里,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以其特有的敏感和蹊径独辟的诗歌,揭示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危机 , 呼号变革,期望能对腐朽现实实行“劲改革”的人才的兴起 , 揭开了近代进步诗歌潮流的序幕 , 也为近代诗歌与现实政治密切结合奠定了基础 。
接着,魏源、林则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贝青乔、金和等一批经历了鸦片战争的诗人,怀抱爱国深忧和民族义愤 , 突出地反映了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
他们的诗歌抨击侵略者,痛斥投降派,讴歌抗敌英烈 , 为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留下了光辉形象和历史画卷 。
稍后,太平天国人民革命政权提出“弃伪从真”的反封建的文化纲领,革命领袖们的诗歌,以抒写吊民伐罪的理想、改天换地的气魄、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传达出广大人民的心声 。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开展起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 近代诗歌也被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
黄遵宪努力创作“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新派诗”,梁启超响亮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推誉黄遵宪为“诗界革命”的旗帜 。
黄遵宪的诗 , “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具体、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从咸丰以来到“庚子事变”前后的历史面貌,贯串着救亡图存、变法趋新和对卖国投降与顽固守旧势力所进行的斗争,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 。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林纾、蒋智由、丘逢甲等 , 也都各有所侧重,以不同风格的诗歌 , 表现了呼号变法图强的共同主题和追求进步救国的志士激情 。
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开始在诗坛上崭露头角 , 以诗歌为革命号角,将近代诗歌进一步推向新领域 。
秋瑾的诗激昂慷慨,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富有巾帼英雄的气概 。
稍后,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辛亥革命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社员发展至200余人,辛亥革命后,更剧增至1000多人,聚集了一大批倾向革命的文化人 。
其代表诗人柳亚子的诗是民主革命斗争的回响,他伴随革命历程 , 围绕主要矛盾和重大事件,抒发壮怀与激情,充满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
南社其他重要诗人陈去病、高旭、周实、宁调元、马君武、苏曼殊等也都表现了反帝反封建反清革命的思想和对自由、民主、国家富强的理想的热烈追求 。
近代是西学东渐、资本主义文明传...
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 , 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 。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 。
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 , 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
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 。
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 。
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
古诗和唐诗有什么区别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 , 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 。
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 , 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 。
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 , 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 。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 。
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 。
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 。
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 , 参差不齐 。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266.html?tp=0_01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诗歌和诗词都是文字作品 。
区别在于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而所谓诗词,就是指唐诗与宋词 。
扩展资料: 一、诗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
《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
二、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
通常认为 , 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 , 鼎盛于唐代 。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 , 流行于宋代 。
【古诗和古诗词的区别】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诗歌 百度百科诗词...
古诗词和新诗的区别 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
首先从句式上看 , 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 , 没有统一的要求 。
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 。
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
祝你学习进步!如有疑问请追问,愿意解疑答惑 。
如果明白,并且解决了你的问题,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O(∩_∩)O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