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中国格调的古诗词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此 词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 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 , 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 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简析】
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 。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 , 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这次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 , 她仍遣人送酒肴致意 , 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词 , 挥笔题写于园壁 。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简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 , 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 , 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 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 , 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 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 对抒情诗来说 , 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 。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肠断白萍[注]洲 。
【简析】
“梳洗”在晨,“斜晖”临暮,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景切情,尤有神韵 。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简析】
这首词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怎一个愁字了得 。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
【简析】
那销歇的馨香、摧败的残叶,那绿池的西风愁波、美人憔悴自伤,经此气息的熏染,遂相绾而上臻于凄美绝伦之境界--一声"不堪看"的轻叹,竟化作群芳芜 秽、美人迟暮的千古同叹 。过片字句更精美至绝,意象更凄迷朦胧 。此首与上首一咏春恨、一咏秋怨,而格调亦一清空,一沉郁 。才人才情,真无限量,宜后之才人 如苏东坡、王国维辈,折服推赏无已 。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远知何处
【简析】
庭园中 , 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 。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 。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 。室内罗幕不御轻 寒 , 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 。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 , 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 。上片用比兴之 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 。下片另拓词境 。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 。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 地之间 。他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 , 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 , 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 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
此词分三段 。一段以柳色来铺写别情;二段写离筵与惜别之情;三段写愈行逾远,逾远逾恨 。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
西园日日扫林亭 , 依旧赏新晴 。
黄蜂频扑秋千索 ,  有当时纤手香凝 。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简析】
此词上片情景两融,所造形象意境有独到之处 。首二句是 伤春,三、四句即写到伤别,五、六句则是伤春与伤别交 织交融,形象丰满 , 意蕴深厚 。下片写清明已过,风雨已 止,天气放晴了 , 但思念已别的情人,何尝忘怀?虽不忍 去游故地而又不忍不去,尤见其情感浓深 。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
伤情处 , 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简析】
元丰二年 , 暮冬 。会稽山上,微云轻抹;越州城外,衰草连天 。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 , 秦少游正与一位歌妓举杯话别 。数月前,蓬莱阁 内一见钟情的往事 , 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 。眼前是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客心凄楚,更难舍惺惺相惜的知音 。此情此景,令人销 魂 。万种离情,这会儿都付与赠别的香囊,轻分的罗带 。半生来 , 功名不就 , 空赢得薄情郎的恶名 。此一去,何时重逢?禁不住泪沾城不见 , 灯火黄昏 。
破阵子
【南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
最是仓皇辞庙日 , 
教坊犹奏别离歌 。
垂泪对宫娥 。
【简析】
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 , 竟都沉浸在一片 享乐安逸之中 。“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 。其事虽见载于《东坡 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 , 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
《 江村晚眺 》诗句的大意是什么?诗人抓住落日、平沙、江水、渔船、白鸟等景物,展示出一幅由静入动的画面诗句的大意是: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 。
江水已经退潮 , 一艘艘渔船斜靠在岸边 。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在江水旁 , 似醒还睡 。
突然一个渔人前来 , 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 , 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的芦苇荡中 。
什么样的字画挂在家里好 格调高雅不失美感的诗词书法 那要看自己的喜好,以及常来造访的人的文化层次了 。
一 , 字体,真草隶篆等皆可 。
二,内容 , 古今书法大家经常写的诗词歌赋 。
三,字数 , 可以不拘多少 。
例如主席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也十分好呀 。
四,幅面,可长可短,最好不用竖的条幅(如果想用,可以用三扇或者四扇屏) 。
写诗词是要遵守传统还是要不拘一格我觉得李煜的不错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说实话,诗的形式太拘束 , 没有什么喜欢的 。
唯独李义山的比较喜欢 。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经典诗词、美文摘抄(外加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残淡酒 , 怎敌他、晚来风急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 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 , 奔母丧南下金陵 。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 , 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 , 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 , 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 , 遇人不淑 , 旋即离异 。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 , 孀居之苦,凝集心头 , 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 。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
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
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
总结前人研究. 《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 , 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 , 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
」 )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
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 。
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
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 , 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 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 , 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 。
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 , 渐以『冷冷』;冷冷,外也 , 非内也 。
继而『清清』,清清,内也 , 非复外矣 。
又继之以『凄凄』 , 冷清渐蹙而凝于心 。
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 。
故终之以『戚戚』也 , 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
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 , 由浅入深 , 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 , 必贻堆砌之讥 , 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 。
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 , 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
且也 , 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
」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
「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 。
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 这是第一个层次 。
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 , 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 , 由浅入深 , 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 。
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 , 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
换头三句,仍分三层 , 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 , 为第一层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 。
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 。
「以赋为词」 , 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 。
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 。
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 , 而且曲折有味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
诗词高手进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 把自身所要抒 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 借景或借物抒情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 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 , 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如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 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 , 寄寓着诗人的离愁 别恨 。
一般情况下 , 是乐景写乐情 , 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 , 红叶青山急水流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 风雨下西楼 。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
《姜斋诗话》 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
3、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 显突出 。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
可以是 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 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 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
4、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 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
“小时不识月,呼 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 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
5、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 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 ,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 , 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 思想感情 。
6、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 中,也称比兴 。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
如唐 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 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 ,  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 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 , 情感更浓郁了 。
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
如 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 , 象征他 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 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
7、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
合理 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
如“天台一 万八千丈 , 对此欲倒东南倾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 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 。
”(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 间的隔膜与猜疑 。
8、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 《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双关、比拟等用法,特点、作用类似于一般文章中运用 的辞格,此不再赘述 。
另外 , 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 。
如描述 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
9、从整体对诗的把握,使自己的鉴赏提高一个层次的内容 。
①意境及思想感情:主要术语有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 自然、风趣、平淡等 。
此外思想感情有时还有层次 , 主要术语有:"层层拓展、 深入" , "感情渐起波澜" 。
②抒情方式:主要术语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
③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
比喻为更 形象生动(忽如...
如何读懂古诗词.ppt免费全文阅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
中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对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
一、知人论世 。
把握诗词的广义语境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 。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知人论世,用于古诗词的鉴赏,指的是要了解古诗词作者的生平、思想、风格,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作品大意 。
比如,就作家所属的时代而言,唐代国力强盛 , 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词格调高亢 , 情绪激荡 。
而到了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微 , 知识分子的笔下 , 豪迈之气少了 。
悲凉之气多了 。
就作家的风格而言,陶渊明的诗淡远闲静,王维的诗恬淡优美,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等等 。
总之 , 知人论世,司以为你理解古诗词的大意提供正确的方向 。
二、解读标题,参悟诗词的内容大意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它具有或点明话题,或交代内容,或揭示主旨的作用 。
从标题人手,往往可以较快地参悟古诗词的内容大意 。
比如,“送元二使安西” , 交代了送别的对象、朋友以及到达的地点,这是在送别友人;“登高”,交代了这首诗是写作者登到高处的所见所想……总之,诗词的标题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它 。
可以抓住古诗词的内容大意 。
三、解读序、注 , 了解诗词的背景 有的古诗词 , 在诗词的前面有序言,有的在诗词的后面有一些注释,解读它们,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非常有益 。
“序” ,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 ,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 , 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为整篇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 。
“注”,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词词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语,那是在暗示你本诗词的用典或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词的写作风格 。
四、解读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 。
”这里的象指形象,形式;意即内容 。
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 。
由此可见,要想理解一首诗词,诗词的形象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了形象,才能领会诗词的主旨 。
形象的含义很广泛,如在抒情诗中,形象往往是诗人自己(抒情的主人公 ,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写抒情主人公的梦游经历 , 塑造了作者的那种桀骜不驯、毫不妥协的斗争形象 。
诗是意象的表现,是形象的艺术,诗人的主观情思靠形象来表现,没有意象,就不成其为诗 。
诗^往往把自己要表达的情感寄寓在某个客观物象上 , 然后通过这个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 。
而诗人常常赋予一些意象的情感色彩是相对稳定的,这些情惑与我们现代人的感情是相通的,这就为我们理解古诗词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
比如:梅花、莲花、冰雪、石灰、蝉――高洁;折柳、阳关、长亭、南浦、霸桥――送别、离愁;烽火、烽烟、狼烟、塞外、玉门关――战乱、戍边;夕阳、西风、归雁、浮云、子归――羁旅愁思 。
因此,只有抓住诗词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读懂古典诗词 。
五、解读“语言” 。
体昧作者的情感倾向 (一)抓“诗眼” 。
理解诗词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最传神或最能概括全诗要义的一个字(或词),比如《江楼旧感》:“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回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
”抓住诗眼“思”字来理解,思的原因是“独上”,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思的对象是曾经同来的望月人 ,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诗歌反复扣住“思”,缕缕思念更加挥之不去了 。
(二)抓动词 。
比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其中“穿”、“下”和“向”三个字是写动态的动词,将有漫长距离之隔的四个地方,一气穿起 , 表达了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想像还乡行程的迅捷而异常惊喜的心情 。
(三)抓表颜色的词 。
这些词不论作主语、谓语、宾语,作用都在于表现心情 ,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从而渲染气氛 。
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青青”,极写荠麦之繁茂,反映土地荒芜 。
“十里扬州路” , 今非昔比了 。
六、解读“题材”,把握古诗词的主题 古诗词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 但相同题材的诗词在内容上有共同的倾向 。
因此,弄清古诗词所属的题材,有利于把握诗词的主题 。
常见的题材有: (一)怀古咏史诗 。
大多从眼前景物写起,怀古而伤今,怀人而伤己,从而抒发物是人非、光阴易逝、今非昔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感情 。
(二)送别诗 。
大都借助景物渲染 , 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 , 或叙述别后的思念 。
(三)边塞诗 。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 其共同点是创设苍凉、旷远、凄凉之意境 , 或写边塞风情,或述征人之怨,或诉思乡之苦 , 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
(四)写景抒情诗 。
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
(五)咏物言志诗 。
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
(六)忧国伤时诗 。
...
诗词文句意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李大钊十分仰慕杨继盛的气节,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书赠亲戚杨子惠 。
删繁就简三秋数,领异标新二月花 。
这是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
”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 。
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 , 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 。
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 。
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
人生在勤 , 不索何获 。
人活在世界上,就在一个“勤劳” , 不去探索能获得什么呢?
中国古典诗词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
这首诗作于宋朝灭亡的那一年 。
示儿(其四)【宋】陆 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
已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表现中国格调的古诗词】这首诗课本中已经学过,不作过多介绍 。
摸鱼儿【宋】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
惜春长怕花开早 , 何况落红无数 。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
怨春不语 。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 , 尽日惹飞絮 。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
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